教授著作

  • 杜维明与范曾先生举行“天与人”的对话,主题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我觉得这是一种创举。通过对话的形式来研究儒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教授

    天与人 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

    杜维明

  • 作为孔子后继者的历代儒家基本上都是行动的知识分子,他们深入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经世”的各个方面。他们的策略是通过文化尤其是道德教育来转化通常根据财富和权力来界定的世界。 对话一定不能被视为一种说服的开场白。我们也不应当将对话作为解释我们自身立场或表白我们自己信仰的机会。毋宁说,对话是扩展我们视野、深化我们自我反...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杜维明

  • 《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与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杜维明先生的访谈录,主要讨论现代性的价值导向。现代社会以目益复杂的制度和日益发达的媒体激励,劝诱人们以努力赚钱、及时消费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其价值导向是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而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

    现在性与物欲的解放

    杜维明

  • 《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是在杜维明教授召集下的2006-2007年度哈佛-燕京学社“思孟学派工作坊”的集体研究成果。陈来、梁涛等学者围绕与思孟学派关系密切的近年来的出土文献《五行篇》,从哲学、历史和文学多个视角,梳理和还原思孟学派的渊源与传承,具有学术史上的重大价值。

    思想·文献·历史

    杜维明

  • 《中庸·洞见》(中英文对照)便是当代著名新儒家代表杜维明先生的一部诠释国学元典《中庸》深层义理的著作,其紧紧围绕文本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君子”、“政”和“诚”,对蕴含在《中庸》中的种种洞见作了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解析和阐释,既可以看做是作者对《中庸》的“洞见”,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中庸》“洞见”的“洞见”;其思...

    中庸洞见

    杜维明

  • 该书阐述了全球化冲击下的文明对话的主题,主张在全球化冲击下的各种不同形态的文明,应该排除传统的“二分”意识,采取对话的形式求得共存与发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作者主要以儒家精神为个案,剖析了传统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读者正确、深刻地认识全球化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话与创新

    杜维明

  • 本书是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有儒家知识分子研究的著作,收录的定他学术地位的九篇论文前四篇探讨古典时期的概念体系,标明儒家知识分子的神趋向;中间3篇考察宋元明清新儒学纪元的面貌;后两篇对统儒学的现代意义的思考。从本书中可以窥见作者在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厚功底,极其可贵的是:作者是使用现代西方的方法和话语来重新整合传统儒...

    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杜维明

  •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杜维明

  • 人性与自我修养

    杜维明

  • 一个世纪以来,儒学的命运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消长。在本世纪初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儒学从统治了中国两千年的正统席位上退了下来,而成为学者们书桌上的研究批判对象,然而,随着7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儒学的价值,尤其是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

    杜维明

  • 《杜维明文集》共分五卷,第一、二卷是作者负笈北美,游学欧洲、东亚与印度的感悟与体验,第三、四卷是纯学术化、学理性、专业性的论文与论文集,第五卷关于中国哲学等方面的论文。

    杜维明文集(全五册)

    杜维明

  • 《杜维明作品系列: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内容有从帕森斯模式看儒家传统、帕森斯主义的危机、第五讲美国的生命形态、美国社会的基本结构、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美国当代的危机、文化层和社会层的断裂、第六讲哈贝马斯:理性的透视、哈贝马斯思想产生的背景、哈贝马斯及其思想来源等。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杜维明

  • 《杜维明作品系列:儒家思想》内容有东亚思想观念中的“道德共范”、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儒家论做人、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的价值、仁:《论语》中一个充满活力的隐喻、孟子思想中的人的观念:中国美学探讨、自我与他者:儒家思想中的父子关系等。

    儒家思想

    杜维明

  • 《杜维明作品系列·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通过对文本的三个核心概念——君子、政、诚——进行诠释学分析,作者希望破除所谓儒学主要是一种社会哲学或伦理体系的习俗偏见,认为儒家思想作为哲学人类学的一种形式,充满了深刻的伦理宗教的意蕴,它对人的宗教性的唤起和它对人的理性的表达一样充分。所谓信仰与理性,或理性与启示的二分,...

    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

    杜维明

  • 作者八十年代数次来大陆,与大陆学人就儒学传统、儒家精神、中国文化等议题做过多次深入的研讨和对谈,《杜维明作品系列·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大陆讲学、答疑和讨论》即是这些思想交流和交锋的记录,其中关于儒家的“创造的转化”、“超越而内在”,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及“士的自觉”等的讨论,代表了作者在八十年代的核...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

    杜维明

  • 《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1472-1509)》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苦经验的时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作者杜维明以人物思想传记的方式,从考察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明朝的历史与社会出发,探究早期王阳明各个时期思想...

    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1472-1509)

    杜维明

  • 《道•学•政:儒家公共知识分子的三个面向》所收九篇文章,分成彼此关联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含文章四篇)探讨古典时期的概念设置和象征资源,集中讨论道、学、政的观念,重点则在标明儒家知识分子总的精神趋向的道德形而上学,孔子及其弟子所体现的核心价值通过修身与为己之学,为儒家伦理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包括三篇文章,是走进...

    道•学•政:儒家公共知识分子的三个面向 

    杜维明

  • 《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伯克利十年(1971-1981)》是杜维明先生早期学术生涯中的三部随笔作品中的第二部。杜维明70年代初短暂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之后,1971-1981年转赴伯克利,《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伯克利十年(1971-1981)》所收文章是这一时期的心得随笔。伯克利十年,也是杜维明自动选择了一条符合儒家身心性命之学的“做哲学”(do...

    迈进

    杜维明

  • 《龙鹰之旅:从哈佛回归东海的认同和感悟(1966-1970)》作者杜维明1962年赴哈佛留学,本文所收文章是写于通过哈佛博士口试考试到任教普林斯顿大学期间的心得随笔,在这一学术起点上,身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的杜维明接过牟宗三和徐复观等先生的衣钵,超越民族文化认同的儒家论说,开始在轴心文明的视域中反思儒家人文精神。

    龙鹰之旅:从哈佛回归东海的认同和感悟(1966...

    杜维明

  • 《体知儒学:儒家当代价值的九次对话》根据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杜维明先生为浙江大学“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开设“儒家传统的转化与创新”课程时的录音整理而成。《体知儒学:儒家当代价值的九次对话》收入了九次对话记录,内容涵盖文化中国、儒家三期、新轴心文明、启蒙反思、文明对话、全球伦理、印度启示等前沿性论...

    体知儒学:儒家当代价值的九次对话

    杜维明

1 2 3 4

今日开馆时间更多

  • 北京校区    9:00 am - 10:00 pm
  • 上海授课点  9:00 am - 6:00 pm
  • 深圳授课点  9:00 am - 6:00 pm

联系我们更多

北京:010-8518-8858
上海:021-8012-0888
深圳:0755-8283-5188
Library@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