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项兵:中国企业要学会价值竞争思维,要学会越卖越贵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9日

“新浪财经2022年会暨第15届金麒麟论坛”于12月14日-16日举行。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出席并演讲。

项兵说,过去40多年中,全球经济保持着巨大的增长和发展,其中,中国和美国起了决定性作用。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达到了38.6%,美国贡献了18.6%,G7国家加在一起贡献了25.7%。

他也坦言,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发展的推手和发动机方面有一定的不同之处。美国是创新驱动,中国是经济上迭代力量驱动,这方面确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

“这种发展模式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一些非常重大的挑战。挑战之一是‘收入不均’。    我们国家和美国可能在这方面的挑战是共同的。换句话来说,面向未来的一个发展模式的核心点是包容性增长,中国和美国都必须在解决包容性增长方面做出比较大的努力”,项兵强调。

项兵指出,共同富裕国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有非常发达的市场经济,相对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第二是有非常浓厚的社会主义特色,涵盖度、宽度和广度非常之深的社保体系。

他表示,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可以做一些调整和变革,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改革开放,一步一步地尽快实现市场配置资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弘扬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构建“清”和“亲”的新型政商关系,高度重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创新方面,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大投入。

最后,项兵建议中国企业做出四点调整:

1.价值竞争的思维。绝大部分中国企业进行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竞争,比较少的中国企业是走向创新驱动的价值竞争。所以,面向未来,为了打造更多的高附加值就业机会,可能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要学会价值竞争的思维,要学会越卖越贵。

2.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以“月球看地球”的俯视思维,才有可能有一批引领式的“大风流”的创新。

3.企业群体结构的调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企业群体结构要么是家族企业,要么是国有企业,我们相对来讲匮乏像IBM、通用电气、西门子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它们既不是国有企业,也不是任何自然人控制的家族企业,管理权、所有权分离,最大10个股东,没有一个是自然人,都是机构投资者。希望我国能够延续在经济上新生代迭代力量的这种标杆的作用,能够面向未来,持续不断地产生经济场新生代迭代的力量。

4.企业在价值取向方面可能要做一些调整,更为重视社会责任、社会功能。企业不仅要重视如何挣钱,可能要更多地关心为什么挣钱和财富的使用。

“面向未来,要求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可能不仅仅要追求销售额进入世界500强,同样重要的甚至更为重要的,是要更多地关注如何为我们国家打造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项兵说,将来企业在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把均值工资拿出来晾一晾,看是不是为中国打造了一批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因为这是共同富裕的一个先决条件。

以下为演讲实录:

项兵: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参加新浪财经2022年年会和论坛,我希望借此机会,来谈一下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看法,尤其是社会主义是不是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成为全球的主流发展模式。

当然我今天谈的这一切,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长江商学院。

大概是1979年撒切尔夫人主政时,她就启动了西方学者所谓的“新自由主义”,这里包括小政府、大企业、减税、减少工会的影响力、大规模的私有化、放松管制,乃至放松金融管制,推动全球贸易。里根总统是“撒切尔主义”的忠实粉丝,在美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copy“撒切尔主义”的打法,包括在电信、金融、航空等行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放松管制。

1978年,我们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的政策,也启动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的新的变革,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也进一步推动了贸易和经济的全球化。

回顾自1979年以来的这种变革,包括我们的改革开放,确实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财富和经济增长。比如说1979年全球GDP是10万亿美元,到了2021年,全球的GDP变成了96.1万亿美元,贸易增长也翻了n倍,也包括财富增长,也包括贫困人口的减少。

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达到了38.6%,美国贡献了18.6%,G7国家加在一起贡献了25.7%。

所以,应该可以这么说,在过去40多年,全球经济这种巨大的增长和发展之中,中国和美国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发展这种推手和发动机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我们国家在过去20年,应该说在经济上新生代迭代力量培养方面是独领风骚。所以,美国是创新驱动,我们是经济上迭代力量驱动,这方面确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

经济上迭代力量的培养方面,可以从三组数据来说明。

第一,财富500强企业的产生和诞生。2001年我们国家有11家企业跻身于世界财富500强排名榜。到了2022年,我们国家的财富500强的企业达到了129家。按福布斯全球10亿美元亿万富豪排行,2001年我们国家只有一人上了富豪榜,到了2022年,我们国家上了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人数达到了539人。所以,整体来讲,在过去20年,无论是财富500强企业的增加,以及新生的财富500强企业的增加,或者是新诞生的亿万富翁的人数方面,中国是遥遥领先的。

在独角兽方面,我们国家贡献的新的独角兽企业应该是仅次于美国,是第二位的。我们2015年只有22家独角兽企业,到了2022年10月份,达到了172家,我们国家的独角兽企业占了全球14.5%,仅次于美国,是贡献数目第二大的国家。

这种发展模式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一些非常重大的挑战。挑战之一是“收入不均”。    我们国家和美国可能在这方面的挑战是共同的。换句话来说,面向未来的一个发展模式的核心点是包容性增长,中国和美国都必须在解决包容性增长方面做出比较大的努力。

基于这一点,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共同富裕,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我演讲的第二部分是希望探讨一下包容性增长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我们讲的“共同富裕”国家的共同特点。

全球在发达国家之中能称得上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体是不多的。这些共同富裕的经济体可能涵盖北欧四国,像瑞士、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这些共同富裕的国家的特点是以下两点:第一,有非常发达的市场经济,就是我们强调的市场配置资源起到决定性作用,相对比较公平的竞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因为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创富,没有创富何以谈共同富裕?这些共同富裕国家第二个特点是非常具有非常浓厚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平、公正的健全的涵盖度、宽度和广度非常之深的社保体系。

我们的邻居日本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在东亚之中,日本在全民中产阶级、共同富裕方面,包括基尼系数都是比较低的,应该是做的不错的。

我们看一下尤其是西欧这些国家,如何通过再次分配(所谓的二分配)降低基尼系数这方面。因为一次分配结束以后,基尼系数还是比较高的,包括芬兰,到了0.516。通过比较强大的积极有效的二次分配,芬兰的基尼系数在二次分配之后下降到0.265。所以,积极的二次分配对于实现包容性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了有效的二次分配来解决市场经济一次分配带来的比较严重的收入和财富不均的问题。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在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就是以强大的再分配来解决包容性增长问题,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的主流发展模式,一定要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组合,才能真正地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

在共同富裕方面做的比较有特色的可能是北欧国家为主,以瑞典为例,这个国家几乎是从摇篮到坟墓,全周期都有非常发达的保障体系,老百姓享受几乎是全覆盖的公费医疗,孩子念书,从从幼儿园念到博士后都是学费全免,同时几乎相当于是带着工资去学习。所以,无论是教育、医疗、养老,他们都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是像瑞典这个国家福利如此之好,也没有出现“高福利养懒人”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们解决了所谓的“高福利养懒人”的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富裕的一个典范。瑞典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之中都是遥遥领先的,IMD世界竞争力排名他们排第四,世界经济论坛排名他们全球第八,人均GDP,欧盟第七位,世界第二十二位,人均GDP全球排名第十二位。出了一批知名企业,包括爱立信、沃尔沃、宜家家居、H&M、ABB等等等等。也出了8家独角兽企业。所以,整体来讲应该说瑞典的人口不是那么大,人口大概一千万多一点,类似于杭州市的人口,多多少少他们是解决了高福利养懒人的问题,在福利非常之高的情况下这么多年能保持全球的竞争力,保持不断的创新能力,确实难能可贵。

面向未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可能做一些调整和变革。国家已经把双循环定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的战略,就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改革开放。当然在市场经济方面,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尽快地实现市场配置资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了这一点。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弘扬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构建一个“清”和“亲”的新型政商关系,高度重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创新方面,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确实要加大投入。这次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尤其和美国应该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另外,如何建立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生态体系,使得这种科技的进步尽快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是我们可能一步一步要改进的一个聚焦点,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和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企业层面,我们可能做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调整。

1.价值竞争的思维。绝大部分中国企业进行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竞争,比较少的中国企业是走向创新驱动的价值竞争。所以,面向未来,为了打造更多的高附加值就业机会,可能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要学会价值竞争的思维,要学会越卖越贵。

2.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以“月球看地球”的俯视思维,才有可能有一批引领式的“大风流”的创新。我也希望我们国家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国家,能够产生一批大风流创新企业的国家。

3.企业群体结构的调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企业群体结构要么是家族企业,要么是国有企业,我们相对来讲匮乏像IBM、通用电气、西门子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它们既不是国有企业,也不是任何自然人控制的家族企业,管理权、所有权分离,最大10个股东,没有一个是自然人,都是机构投资者。

我们国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前是国有企业、C类企业为主,现在变成了A类和C类的组合,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组合,我们在B类企业的打造方面进展比较缓慢,我也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延续我们在经济上新生代迭代力量的这种标杆的作用,能够面向未来,持续不断地产生经济场新生代迭代的力量。

4.企业在价值取向方面可能要做一些调整,更为重视社会责任、社会功能。企业不仅要重视如何挣钱,可能要更多地关心为什么挣钱和财富的使用。

面向未来也要求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可能不仅仅要追求销售额进入世界500强,同样重要的甚至更为重要的,是要更多地关注如何为我们国家打造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将来企业在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的均值工资拿出来晾一晾,是不是看为中国打造了一批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因为这是共同富裕的一个先决条件。

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能有全球视野、全球责任,在全球可以不断地学习、借鉴和全球资源整合,这样的话会诞生更多的中国企业,为全球重大问题解决更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

在二次分配方面,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了,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健全的再分配的体系,这样对于保证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在社保体系的投入,尤其是和俄罗斯、巴西相比,我们有些课还是要补的,这个课我们应该可以尽快补上。

以上就是我对新的全球大变局和中国发展新时代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些思考和观察,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朋友我以指正。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