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 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中国商界精英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最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 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 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 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在全球学习生态中,长江EMBA 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 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长江EMBA 学员的高端性及广泛代表性远超同侪。长江EMBA 项目已招收8000 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精英,95% 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 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公益责任与社会创新: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设为每一位EMBA 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
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
对于当下中国企业家来说,无论是自己的业务拓展还是审视竞争对手,都要有全球视野和大局观思维,要明白对方在想什么,站在月球看地球,才能在对外商业合作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中国有利有弊,不好简单评价,但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诸多争论中,笔者发现有一个问题似乎被遗漏了,那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
目前,数字人民币在全国开展试点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同一时期试点地区越来越多,试点提速的背后映射出数字人民币或将呼之欲出。
当100年后回眸今日的世界,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并非特朗普的下台,也可能不是新冠疫情的肆虐,而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这种流动性泛滥的局势是史无前例的,与此同时,由于这种局面是逐渐形成的,它又给人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可能等我们意识到其中的风险时,一切为时已晚。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中国制造2025》开篇即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国327万家制造企业吸纳了1.05亿人就业,占总就业的27.3%,也是各行业之首。
最近几天,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风险资产,包括美股标普500指数、恒生与上证指数均出现下跌,引发市场关注。随着经济复苏与通胀抬头,市场对风险资产逐渐担忧起来。
调研发现,相比于男性受访者,女性受访者在疫情暴发期承受了更大的收入减少风险、更高的工作强度,呈现出了更高的焦虑度和抑郁度、更低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与此同时,无论是在疫情暴发期还是持续期,女性一把手和高管显示出比同职级男性更高的心理复原力水平。
当创新已经成为了所有人耳熟能详的语汇,作为长江商学院社会创新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在朱睿看来,社会创新今天依然处于公共视野的边缘地带。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