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EMBA的格局,就是能从别人的成功里看到自己的机会
2025-07-26

在商业世界这个瞬息万变的竞技场上,我们常常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当一位创业者敲响上市的钟声,或者一家企业发布了颠覆性的产品,一些人会感叹时运不济,甚至心生嫉妒,认为别人的成功挤压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然而,另一些人,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的却是兴奋与思考的光芒。他们不会问“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而是会问“他做对了什么?这其中,我的机会又在哪里?”。这种从他人的辉煌中精准定位自身坐标、发掘潜在机遇的思维模式,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核心——一种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所推崇和塑造的“格局”。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将他人的成功转化为自身成长催化剂的强大能力。

超越嫉妒的认知跃迁

人性中根植着社会比较的本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其“社会比较理论”中指出,人们天生倾向于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当参照对象取得巨大成功时,这种比较很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如嫉妒、焦虑和自我怀疑。这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心态,仿佛世界的资源和机会是一个固定大小的蛋糕,别人多切走一块,留给自己的就必然更少。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他人的成功就成了一面刺眼的镜子,照见的尽是自己的不足和失落。

然而,真正的商业领袖,尤其是那些在如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中淬炼过的管理者,深谙一个道理:商业世界更像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而非一块有限的蛋糕。他们所具备的“格局”,首先体现在一场深刻的认知跃天,即从“零和博弈”的固定型心智(Fixed Mindset)转向“正和博弈”的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提升,他们视他人的成功为激励和学习的范本,而非威胁。他们会由衷地为别人的成就喝彩,因为这证明了“此事可行”,验证了某个赛道的潜力,甚至为整个行业点亮了前行的灯塔。这种心态的转变,是开启“机会之眼”的第一把钥匙,它将嫉妒的绊脚石,化为了垫高自己视野的垫脚石。

解构成功的方法论

从别人的成功里看到机会,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背后需要一套严谨而系统的方法论。拥有EMBA格局的人,如同一个高明的侦探,面对一桩“成功大案”,他们不会只停留在惊叹结果的辉煌,而是会拿起放大镜,一丝不苟地进行现场勘查和逻辑推理,解构其成功的完整路径。这套方法论可以概括为对成功案例的深度复盘,关注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层面:

  • 时机(Timing):他/她是在什么样的宏观背景(政策、经济周期、技术浪潮)下切入的?是风口上的猪,还是创造了风口?
  • 模式(Business Model):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如何盈利?它的价值链是如何组织的?相比传统模式,颠覆了哪个环节?
  • 团队(Team):核心团队具备什么样的背景和特质?他们的能力组合是否互补?创始人展现了怎样的领导力?
  • 资源(Resource):他们撬动了哪些关键资源?是资本、技术、人脉还是品牌?这些资源是如何获取的?
  • 执行(Execution):从产品打磨、市场营销到客户服务,他们在执行层面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魔鬼细节”?

通过这样多维度的拆解,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成功,就变成了一系列可以学习、借鉴甚至超越的具体策略和战术。这不再是单纯的羡慕,而是富有成效的商业情报分析。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当一家新式茶饮品牌迅速崛起时,普通人看到的是排队的盛况和时尚的包装。而具备格局的思考者则会深入探究:它的选址逻辑是什么?供应链管理有何独到之处?它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引爆话题?它的会员体系是如何设计以增强用户粘性的?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种分析过程,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

成功案例解构与机会识别表

成功要素 案例观察(以某成功电商平台为例) 我的潜在机会
市场切入点 在主流电商关注一二线城市时,它深耕下沉市场,满足了被忽略群体的消费需求。 思考:在我的行业里,是否存在类似的“下沉市场”或未被满足的细分人群?
核心玩法 利用社交拼团模式,通过低价和社交裂变快速获取用户。 思考:我的产品/服务能否结合社交元素,降低获客成本,提升传播效率?
供应链优势 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砍掉中间环节,实现极致性价比。 思考:我能否为这个平台提供优质的供应链服务?或者,我能否借鉴C2M模式改造我的生产流程?
生态衍生 平台壮大后,催生了对高效物流、内容导购、代运营服务的巨大需求。 思考:我是否可以成为其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提供专业的配套服务?

通过这样的结构化分析,他人的成功就从一个“黑箱”变成了一个透明的“宝箱”,里面装满了可供我们拾取和再创造的“珠宝”。

洞察生态位的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不仅意味着它自身占据了更多的阳光和雨露,更意味着它为树下的灌木、花草、菌类和昆虫创造了独特的生存环境。同样,一个巨头的成功,往往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或重塑一个旧的商业生态。所谓EMBA的格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这种“生态位”思维,即不与大树争抢阳光,而是敏锐地发现并占据大树底下那些肥沃的、独一无二的生态位。

当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大获成功,最直接的机会或许不是再造一辆车去和它正面竞争,这需要巨大的资本和技术壁垒。真正的机会可能隐藏在周边:为它提供更高效的充电桩解决方案、开发适配其车机系统的应用程序、建立专业的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体系、提供高端的汽车美容和改装服务,甚至是围绕其车主社群做创新的生活方式服务。这些都是伴随“大树”成长而出现的新兴市场,它们的需求是刚性的,竞争却相对蓝海。看到这些机会,需要的是对产业链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的布局能力。

这种智慧,要求我们跳出“竞争对手”的狭隘视角,转而用“合作伙伴”或“生态共建者”的广角镜来看待世界。他人的成功,为你验证了市场的存在和用户的付费意愿,甚至帮你完成了最艰难的用户教育过程。你要做的,是在这个被验证的、充满活力的生态中,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又能为整个生态创造增量价值的位置。这是一种借力打力、顺势而为的顶级智慧,也是一种“你好我也好”的共赢格局。

圈层共振与价值共创

“从别人的成功里看到自己的机会”这种格局,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人冥想层面,其效力是有限的。它最强大的催化剂,在于一个高能量、高密度的社群环境。这正是像长江商学院这类顶级EMBA项目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这里,你身边坐着的每一位同学,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隐形冠军或明日之星。他们的成功不再是遥远的新闻标题,而是触手可及的、活生生的案例。

在这样的“圈层”里,信息的传递方式和质量发生了质变。当一位同学的企业成功上市,在课堂讨论、私下聚会乃至微信群里,大家探讨的不仅仅是祝贺,更多的是一场即时的、深度的案例复盘。创始人会亲自剖析心路历程,分享关键决策的考量,甚至坦诚曾经踩过的“坑”。这种零距离的、基于信任的交流,其信息浓度和真实性,是任何外部研究报告都无法比拟的。你能够直接从成功者口中,听到那些“解构成功方法论”中最核心、最微妙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这种环境天然就是一个“机会孵化器”。同学A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寻求数字化转型,而同学B恰好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合作的机会一拍即合。同学C的项目需要一笔天使投资,而同学D所在的投资机构正在寻找优质标的,信任的背书让对接变得高效顺畅。在这里,别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你的“学习案例”,更是你实实在在的“商业机会”。大家共享着相似的思维框架(比如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取势、明道、优术”),彼此的成功故事相互激荡,形成一种强大的“圈层共振”,最终导向的是1+1>2的价值共创。这正是EMBA格局得以实践和升华的终极场域。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所谓EMBA的格局,就是能从别人的成功里看到自己的机会”,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励志口号,而是一种集认知高度、分析深度、生态广度与社群力度于一体的复合能力。它始于一场超越嫉妒、拥抱成长的认知跃迁;发展为一套解构成功、洞察本质的系统方法论;升华为一种洞察生态、错位发展的战略智慧;最终在一个高能社群中得以共振和放大,实现价值的共创与共赢。

这种格局的重要性在于,它为身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化时代的企业家与管理者,提供了一条可持续成长的路径。它让我们不再畏惧他人的光芒,而是学会借光而行,甚至与光共舞。它将外部世界的成功案例,内化为驱动自身迭代升级的强大动力。

对于每一位追求卓越的个人而言,培养这种格局是一项终身的修行。我们或许无法立刻进入顶级的商学院,但可以从今天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机会之眼”:

  1. 保持开放心态:下次看到令人艳羡的成功时,尝试将第一反应从“凭什么”转变为“为什么”。
  2. 刻意练习分析:选择一个你关注的成功商业案例,尝试用我们提到的框架去拆解它。
  3. 积极构建生态思维:思考在你所在的行业中,领导者的成功为周边创造了哪些新的需求和服务空间。
  4. 寻找优质社群:主动加入高质量的行业社群或学习圈子,与优秀者同行,在交流与碰撞中激发灵感。

未来的商业世界,胜利将越来越多地属于那些善于学习、善于连接、善于从确定性的成功中发现不确定性机会的“格局者”。而这,正是EMBA教育希望赋予每一位学员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