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EMBA的日记里,写下了多少次对未来的迷茫和期许?
2025-07-26

夜深人静,我合上了那本厚厚的、带有皮质封面的日记。台灯的光晕温柔地洒在书桌上,也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像极了那些在脑海中盘旋、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思绪。这本日记,从我踏入EMBA课堂的第一天起便伴随着我,它像一个忠实的树洞,默默承载了那些在商战酒酣耳热之际无法言说、在家人面前需要故作坚强时必须隐藏的情感。我轻轻抚摸着封面,不禁自问:在这两年浓缩的时光里,我究竟在日记中,写下了多少次对未来的迷茫期许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数字的统计,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复盘。它关乎一个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的中年人,为何选择重返校园,又如何在知识、人脉与自我认知的激荡中,重新校准人生的航向。每一次的迷茫,都像是在浓雾中摸索;而每一次的期许,又像是雾中透出的点点星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旧有认知与新知的碰撞

在踏入长江商学院的校门前,我像许多同学一样,带着一份略显自负的“成功经验”而来。在自己的行业里摸爬滚打十余年,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论,有一张足以应对多数业务挑战的人脉网,也有一份看似清晰的未来三到五年规划。日记本的前几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学习之旅的期许——期待学到“屠龙之术”,期待结识更多“同道中人”,期待为我那已经高速运转的商业机器,再添一个更强劲的涡轮增压器。

然而,真正的挑战很快来临。第一堂战略课,教授就用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古罗马战争案例,颠覆了我对“护城河”的理解。财务管理课上,那些曾经被我认为只是“术”的工具,在教授的演绎下变成了洞察企业灵魂的“道”。我开始在日记里写下第一个迷茫的问句:“我过去赖以成功的那些东西,会不会恰恰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种感觉,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所言:“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麻烦,绝大部分是昨天的成功所造成的。”课堂上的每一次头脑风暴,每一次案例分析,都在无情地敲打我固有的认知框架。日记里的困惑越来越多:“数字化转型,我们公司到底该从何入手?”“面对00后员工,我的激励方式是否早已过时?”

这并非简单的知识迭代,而是一场痛苦的“认知解构”。旧的地图已经无法导航新的世界,而新的地图尚未绘制完成。日记本里,迷茫的笔迹与期许的思考开始交织。我写下对教授某个观点的质疑,也写下与同学激烈辩论后的豁然开朗。我开始意识到,EMBA学习的核心价值,或许并非是给出一份标准答案,而是赋予我们一种敢于否定自己、并从混沌中建立新秩序的能力。这份期许,不再是获得一把“快刀”,而是拥有打磨任何刀具的“磨刀石”。

身份重塑与自我探寻

在公司的会议室里,我是决策者,是发号施令的“总”。但在EMBA的课堂上,所有人都被还原为最原始的学生身份。昔日的光环被暂时摘下,身边坐着的是各行各业的翘楚,有身家百亿的上市公司创始人,也有在新兴领域声名鹊起的独角兽CEO。这种环境带来的,首先是巨大的身份落差感,继而引发了深刻的自我怀疑。我的日记里,充满了这样的迷茫:“在这里,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似乎不值一提。那我,究竟是谁?”

这种迷茫,促使我开始一场艰难的自我探寻。我不再仅仅从“职位”和“财富”的维度来定义自己,而是开始思考更本质的问题: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社会创造怎样的独特价值?日记里,我开始记录下与同学们的深夜长谈。一位做实业的同学,分享了他如何在产业低谷期坚持技术创新,最终迎来曙光的坚韧;一位投身公益的同学,讲述了她如何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眼神里闪烁着使命感的光芒。这些故事像一面面镜子,照见了我内心的渴望与怯懦。

于是,日记中的期许开始变得更加个人化、也更加深刻。我不再只是期许公司业绩的增长,而是期许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趣的人。我开始在日记里规划,除了商业,我的人生是否还能有B面甚至C面?我是否可以重拾年轻时的爱好?我是否能将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年轻创业者?这个过程,恰如组织行为学中提到的“身份转换”(Identity Transition),通过暂时脱离熟悉的环境,个体得以重新审视和构建自我认知。在长江商学院这个“场”里,我逐渐剥离掉外界赋予的标签,努力寻找那个被日常琐碎和商业竞争所掩盖的、最真实的自己。

未来路径的迷思与重构

如果说入学时的期许是一条清晰的登山路径——从山脚到山顶,那么在EMBA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其实站在一个拥有无数路径选择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宏大高原上。原本的目标显得如此渺小,而新的可能性又如此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这便构成了日记中最核心的迷茫

我曾用一个表格,在日记里记录下这种变化:

维度 EMBA前 EMBA中/后
职业规划 在现有赛道做到头部,追求规模和利润。 思考跨界融合、第二曲线、甚至转换赛道。
成功定义 公司市值、行业地位、个人财富。 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贡献、内心平静。
风险认知 规避业务风险,确保稳定增长。 拥抱不确定性,将“危机”视为“机会”。

这张表格的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辗转反侧。我看到同学放弃高薪厚职,投身于人工智能的创业浪潮;也看到有人整合资源,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过去的规划显得保守而乏味。日记里充满了这样的挣扎:“我是该继续深耕我的‘根据地’,还是应该勇敢地跳出去,探索一片新大陆?”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提出的问题,此刻显得尤为振聋发聩:“你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常说“取势、明道、优术”。在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后,我慢慢领悟到,EMBA的学习不是为了给我一个确定的“术”,而是提升我“取势”和“明道”的格局与智慧。日记里的期许,也从寻找一条“正确的路”,转变为培养一种“在任何道路上都能走好”的能力。我开始期待自己能拥有更宏大的全球视野,能洞察产业周期的底层逻辑,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规则。未来的路径或许依旧模糊,但我期许自己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导航员”,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高浪急,都能从容驾驭自己人生的航船。

同窗砥砺与社群反思

EMBA的价值,一半在课堂,一半在同学。这群与我同样在日记里写下过迷茫与期许的同行者,是我这两年最宝贵的财富。与他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既可能加深我的迷茫,也可能点燃新的期许

在一次戈壁挑战赛的分享会上,听着那些完成极限挑战的同学讲述他们如何超越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我曾在日记里反思自己的“舒适区”是否太久没有被打破。当看到一位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同学,通过学习,成功地为他的企业引入了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模式,我又为自己固步自封的想法感到一丝羞愧。这种由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带来的迷茫,是真实而刺痛的,它逼迫你直面自己的短板和惰性。

然而,更多的时刻,这个社群给予的是温暖的支撑和无尽的期许。当我为一个并购案的复杂法律问题头疼时,一位律师同学能在我日记里写下困惑的当晚,就通过一个电话会议,给我提供了专业的框架性建议。当我对一个新商业模式犹豫不决时,几位不同背景的同学会从各自的视角,帮我做“压力测试”,让我看到更多的机会和风险。我们共同复盘失败的案例,也一起畅想未来的蓝图。这个过程,让我深刻理解了“网络效应”的真正含义——它不是简单的资源交换,而是一种“集体智慧”的涌现。我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期许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未来,更是我们这个社群共同创造的未来。

总结与展望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我在EMBA的日记里,写下了多少次对未来的迷茫和期许?”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本日记记录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轨迹:从对外部世界的“术”的期许,到对内在世界的“道”的探寻;从对单一路径的执着,到拥抱未来无限可能性的从容。每一次迷茫,都是一次打破“我执”的契机;每一次期许,都是在废墟之上重建认知高塔的动力。迷茫与期许,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生相伴,共同构成了EMBA这段旅程最核心的价值。

这段在长江商学院的经历,远不止是获得了一纸文凭或一张光鲜的名片。它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成人礼”,让一个在商业世界里奔跑了半生的人,有机会停下来,喘口气,重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要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日记里的文字,就是这场思考的忠实见证。

对于那些即将或正在经历这段旅程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请勇敢地拥抱你的迷茫,并认真记录下你的每一次思考。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混乱、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才蕴含着最大的成长潜能。未来的你,翻开这本日记时,会感谢今天这个在迷雾中不断探索、在黑暗里依然心怀星光的自己。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