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踏入EMBA课堂的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场。你环顾四周,每一张面孔背后,都可能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一个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或是一位在行业内深耕数十载的资深专家。大家带着过往的荣耀与未来的期许汇聚于此,准备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与社交旅程。而这一切,往往始于一个看似轻松却暗流涌动的环节——“破冰”。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简单的自我介绍,更是一场不动声色的个人品牌首秀。如何在这场高手云集的初次亮相中,不被淹没在众多的“总”和“董”之中,快速、高效、并富有魅力地让大家记住你?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在EMBA的破冰环节,最忌讳的就是一份平铺直叙的“履历诵读”。“大家好,我叫XXX,是XX公司的XX职位,负责XX业务……” 这样的开场白安全、标准,但几乎在说完的瞬间就会被下一个人的信息所覆盖。你的目标不是“完成”介绍,而是“植入”记忆。因此,你需要一个强大的“钩子”(Hook),一个能在30秒内抓住所有人注意力的信息点。
与其罗列职位,不如提炼一个独特的个人标签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场。例如,你可以尝试“关键词法”。用三个看似不相关但又能串联起你个人特质的词来介绍自己。比如:“大家好,我身上的三个标签是‘代码诗人’、‘沙漠徒步者’和‘两个女儿的超级奶爸’。写代码如同写诗,需要逻辑与美感的结合,这是我的事业;穿越沙漠让我敬畏自然,重塑认知,这是我的修行;而搞定两个‘小神兽’,则是我最大的成就与挑战。” 这样的介绍立刻在众人心中勾勒出一个立体、有趣、有温度的形象,远比一个冰冷的职位头衔更具记忆点。
人脑天生对故事的接受度和记忆效率远高于枯燥的数据和事实。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记。你的履历固然光鲜,但那只是你的“结果”,而EMBA的同学们更感兴趣的是你如何达到这些结果的“过程”——那些充满挑战、抉择、失败与顿悟的瞬间。
试着将你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浓缩成一个一分钟的微型故事。例如,不要说“我带领公司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而是分享:“三年前,我们公司还是一家非常传统的制造企业,当时我力排众议,将公司全年利润投入到一个前途未卜的数字化项目。我至今还记得项目启动前夜,董事会上那种死一般的沉寂。但正是那份破釜沉舟的决心,让我们抓住了后来市场爆发的机会。” 这个简短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你的业务成就,更凸显了你的领导力、远见和魄力。这种有血有肉的叙述,能让你在众多成功人士中脱颖而出,因为故事是独一无二的,而成功者的头衔却可能千篇一律。
幽默是打破社交壁垒最有效的润滑剂。在EMBA这样一个精英汇聚、气场强大的环境中,恰到好处的幽默感能瞬间拉近你与他人的距离,展现你的自信与松弛感。一个风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更有智慧和亲和力的。当然,这里的幽默并非指讲一个网络笑话,而是结合自身特点,一种高级的、智慧的表达。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安全的一种形式。它能在不冒犯任何人的前提下,巧妙地展示你的谦逊,并化解潜在的距离感。比如,一位体型健硕的同学可以笑着说:“大家看到我的体型,就知道我们公司伙食有多好了,欢迎大家来交流‘体重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心得。” 或者一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可以自嘲道:“我可能是咱们班发量最令人担忧的同学之一,毕竟我们是‘用头发换代码’的。希望未来两年,在长江商学院的滋养下,我的知识和头发都能同步增长。” 这种自嘲式幽默,既能让大家轻松一笑,又能巧妙地传递出你的行业信息和乐观心态,让人印象深刻。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在破冰环节,除了展示“我是谁”,更要传递“我能为你带来什么”的信号。这并非要求你功利地炫耀资源,而是真诚地表达你的价值主张和链接意愿。在自我介绍时,可以巧妙地埋下一些“合作彩蛋”或“价值锚点”。
例如,你可以这样说:“我过去十年一直在做出海业务,踩过东南亚市场的不少坑,也积累了一些本地资源。如果班里有同学对出海感兴趣,我非常乐意分享我的失败教训,让大家少走弯路。”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炫耀你的成功,而在于主动提供价值,姿态是开放和谦虚的。这种“利他”的表达,会让你立刻成为一个潜在的宝贵资源,吸引有相关需求的同学主动与你建立联系。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座待挖掘的宝藏,而你主动点亮自己的那一盏灯,自然会吸引到同路人。
破冰环节结束后,不要被动等待。记住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同学,主动上前交流。你可以说:“刚才听到您分享的关于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我深受启发。我们公司也正在探索相关方向,不知是否有机会向您请教?” 这种基于对方发言内容的精准链接,表明你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并且尊重对方的专业,这比任何泛泛的寒暄都更能开启一段有意义的对话。
策略维度 | 推荐做法 (Do) | 避免误区 (Don't) |
自我介绍 |
|
|
互动交流 |
|
|
非语言信号 |
|
|
总而言之,在EMBA项目的破冰环节中脱颖而出,快速让大家记住你,并非一场需要精心算计的表演,而是一次需要用心准备的真诚沟通。其核心要义在于:用一个独特的故事或标签代替平庸的履历,用恰到好处的幽默与自嘲拉近距离,用主动的价值分享和真诚的倾听建立链接。这背后考验的是你的归纳能力、叙事能力、共情能力和社交智慧。
正如本文开篇所强调的,EMBA的价值远不止于课堂上的知识,更在于与一群同样优秀的人建立深度链接。破冰,就是构建这张高质量人脉网络的第一块基石。它为你未来的学习、合作乃至友谊,奠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因此,花时间去打磨你的“破冰时刻”,是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最终,你希望被记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或一个头衔,而是一个鲜活、有趣、值得信赖、并且愿意分享的同行者。这,才是开启一段非凡EMBA旅程的正确方式。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