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担当、责任:商学院的校训,你真正做到了几条?
2025-07-27

当毕业典礼的钟声渐渐远去,当西装革履的我们奔赴各自的战场,那个曾经镌刻在学院大厅、回响在教授讲堂的校训——“卓越、担当、责任”,是否也随之尘封在了记忆的角落?或许在某个深夜,当你复盘一天的得失,或是站在事业的十字路口时,这六个字会不经意间浮上心头,像一面镜子,也像一声拷问:毕业多年,这三条商学院的“军规”,我究竟做到了几条?又做到了何种程度?

这不仅仅是对长江商学院学子们的叩问,更是对每一个在商业浪潮中搏击的领导者的灵魂拷问。这六个字,早已超越了一所学院的训诫,成为衡量一个现代商业领袖价值的黄金准则。它不是束之高阁的口号,而是融入血液、指导行动的内生罗盘。

追求卓越,不止于商业成就

谈及“卓越”,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往往是飙升的业绩曲线、扩大的市场份额,或是令人艳羡的财富数字。在商学院,我们学习战略、金融、营销,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赢。然而,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卓越”,其内涵远比“成功”二字要深邃和广阔。它是一种“取势、明道、优术”的智慧整合,更是一种永不满足、持续精进的内在驱动力。

真正的卓越,始于对专业的极致追求。它意味着你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一份PPT,而是要让这份PPT的逻辑、数据和呈现都无可挑剔;你不仅仅是完成一个项目,而是要思考如何让这个项目成为行业的标杆。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工匠精神。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效率是正确地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 卓越的追求者,首先会确保自己在“做正确的事”,然后用最高效、最精良的方式去“正确地做事”。他们不会在90分时沾沾自喜,因为他们的目标永远是100分,甚至是挑战规则、创造一个全新的101分。

更进一步,卓越的边界早已跨越了商业本身。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同样应该是一个卓越的生活家、一个心智成熟的个体。他是否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和谐的家庭关系?他是否拥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够在商业决策中融入对历史、哲学和艺术的理解?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人文关怀”,正是因为深知,一个缺乏温度和广度的灵魂,难以支撑起真正伟大的事业。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维度的登顶,而是事业、家庭、个人成长等多个维度上的动态平衡与螺旋式上升。它是一种永不止步的自我超越,一种将优秀内化为习惯的生活态度。

勇于担当,敢为天下之先

如果说“卓越”是目标和状态,那么“担当”就是通往卓越的路径和行动。在商业世界里,“担当”二字千钧重。它不是简单的“我负责”,而是在不确定性面前敢于决策的勇气,是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挺身而出的魄力,更是推动变革、引领未来的雄心。

在日常工作中,担当体现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当一个新项目充满风险,无人愿意接手时,你是否敢于站出来说“我来试试”?当团队遭遇挫折,士气低落时,你是否能扛住压力,稳定军心,并带领大家找到出路?担当意味着不甩锅、不推诿。一个有担当的领导者,会为团队的失败承担最终责任,并从中汲取教训;同时,他也会将成功的荣耀归于团队,激发每一个成员的潜能。这种品质,是建立信任、凝聚团队的核心要素。正如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办公桌上的那句格言——“The buck stops here.”(责任到此,不再推诿),这正是担当精神最直白的写照。

然而,担当的更高境界,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与开拓。在存量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真正的商业领袖必须具备开辟新航道的能力。这意味着要挑战既有规则,要敢于投入资源去探索无人区,要承受创新失败可能带来的巨大代价。回望那些重塑了行业的颠覆者,无论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还是理念创新,其背后无一不是巨大的担当精神在驱动。作为长江商学院的一员,我们被赋予的不仅仅是管理知识,更是一种引领者的期许。这份担当,要求我们不能只做一个优秀的“守成者”,更要做一个勇敢的“开创者”,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心怀责任,兼济天下之心

在“卓越”和“担当”之上,“责任”为商业赋予了最终的意义和温度。如果说前两者更多是关于“如何成功”,那么“责任”则是在回答“为何要成功”。一个商业领袖的最终价值,不在于他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这个社会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责任的底线,是商业伦理和法律合规。这意味着诚信经营,不欺骗消费者,不压榨员工,不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这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长久生存的根本。在利润的诱惑面前,能否坚守契约精神,能否在信息不对称中保持坦诚,是考验每一个商界人士品格的试金石。任何以牺牲诚信为代价换来的“卓越”,都只是海市蜃楼,终将坍塌。

而责任的更高层次,则是超越企业自身利益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这正是长江商学院一直倡导的“兼济天下”的理念。今天的商业领袖,不能再将自己仅仅视为一个经济动物,而必须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角色。你的企业是否在环境保护(E)、社会贡献(S)和公司治理(G)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价值?这已经成为全球顶级投资者和消费者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从投身公益,到发展绿色产业,再到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社会痛点(如教育、医疗、养老等),负责任的企业家正在用行动证明,商业向善不仅是可能的,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一份自我审视的行动清单

理论的阐述终究要回归实践的检验。那么,面对“卓越、担当、责任”这三面镜子,我们不妨用一个更具体的清单来进行自我评估。这并非一个打分的测试,而是一个持续反思和改进的行动指南。

校训维度 基础实践(及格线) 进阶实践(优秀线) 卓越实践(引领线)
卓越 完成本职工作,达到业绩指标(KPI)。 在专业领域成为专家,持续学习,主动优化工作流程与成果。 设定并达成挑战性目标,引领行业创新,并乐于分享知识,培养他人。
担当 对自己分内的工作负责,出现问题不推诿。 主动承担模糊地带或有挑战性的任务,带领团队攻克难关。 在组织或行业面临重大转折时,敢于决策并承担风险,开创新局面。
责任 做到合法合规经营,遵守商业伦-理。 关注员工福祉、客户价值和股东回报的平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核心战略(如ESG),致力于通过商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看着这张表格,请诚实地问问自己:在每一个维度上,我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我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

结语:从校训到信仰的内化之路

“卓越、担当、责任”,这六个字从我们踏入长江商学院的第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场持续一生的修行。它不是三条孤立的准则,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 没有责任作为根基,卓越可能误入歧途,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
  • 没有担当作为驱动,卓越只能是纸上谈兵,责任也只能是空洞的口号;
  • 而缺乏对卓越的追求,担当责任也可能因为能力不足而变得苍白无力。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是制造焦虑,而是希望唤醒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最初的理想与承诺。毕业证只能证明我们的过去,而我们如何践行校训,才定义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这条路没有终点,它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自省,不断校准自己的行为与内心那座名为“卓越、担当、责任”的灯塔。

未来的商业世界,需要的不再是仅仅会赚钱的商人,而是能够引领时代、温暖社会的企业家。愿我们每一位从商学院走出的学子,都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望来时路时,可以坦然且自豪地说:“卓越,我未曾懈怠;担当,我未曾退缩;责任,我未曾忘记。我,无愧于这段征程。” 这,或许就是对校训最完美的回答。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