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EMBA同学中,看到的最可悲的“中年危机”。
2025-07-27

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堂上,我身边坐着的,几乎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他们或是执掌着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或是深耕行业数十年的隐形冠军,言谈举止间,无不透露出运筹帷幄的自信。然而,褪去课堂上激昂的案例分析和晚宴上觥筹交错的热络,在那些更为私密的交流瞬间,我却窥见了一种深藏于成功光环之下的巨大虚无。也正是在这些精英云集的同学中,我看到了最令人唏嘘、最可悲的“中年危机”——它无关乎财富的缩水或事业的瓶颈,而是一种深刻的、由内而外的自我迷失与价值错乱。这种危机,像一根无形的绞索,勒住了他们曾经鲜活的灵魂,让他们在名利场的巅峰,活成了一座孤岛。

追逐虚幻的光环

中年危机的第一个可悲之处,在于一种“表演型”的自我救赎。当一个人在商业上达到顶峰,物质财富不再是追求的目标时,巨大的空虚感便会袭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选择向内探索,去寻找真正能触动自己灵魂的东西,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省力、也更为虚假的方式——为自己购买一个新的“人设”标签。

我有一位同学,暂且称他为L总。他在自己的行业里呼风唤雨,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但在EMBA的圈子里,他发现谈论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似乎有些“不够高级”,周围的人开始聊起了艺术、哲学和慈善。于是,L总以一种令人咋舌的速度,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艺术收藏家”。他斥巨资拍下几幅当代艺术作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辟出一块空间,煞有介事地挂起来,并开始在朋友圈频繁地晒出与艺术家的合影。然而,每当有人与他深入探讨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或艺术流派的演变时,他便支支吾吾,只能用“感觉”、“气场”这类模糊的词汇来搪塞。他的收藏,不是源于热爱,而是源于焦虑,是为了融入一个更高阶层的社交圈,为了给自己贴上一枚“有品位”的标签。这种追逐,本质上不是对美的向往,而是对身份的恐慌。这比单纯的物质炫耀更可悲,因为它试图用金钱去购买和伪造一个人的灵魂深度。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还有人突然就成了“国学大师”,言必称《道德经》,行必效仿古人,却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漏洞百出;有人转型为“慈善家”,高调捐款,频繁出席各类慈善晚宴,但对公益项目的具体运作和真实需求却漠不关心,他们享受的是镁光灯下的道德光环,而非助人行为本身带来的内心宁静。这种种行为的背后,是同一个逻辑:用外部的、可被量化的标签,来填补内部的、不可名状的空虚。他们以为换上一件华丽的新衣,就能变成另一个人,却不知那衣服之下,依旧是那个迷茫、焦虑、找不到存在意义的自己。这种表演,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深夜里的辗转反侧。

情感的错位追寻

如果说追逐虚幻的光环是对社会身份的弥补,那么在情感世界里的错位追寻,则是对生命活力的可悲模仿。这是我观察到的第二种深刻的危机表现。很多人在年轻时为了事业牺牲了家庭和情感,到了中年,事业稳固,回过头来却发现情感账户早已透支,家庭关系淡漠如水。

面对这种情感荒漠,一些同学的选择不是真诚地去修复和灌溉,而是用一种“项目式”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寻找一位年轻的伴侣。他们追求的,并非是灵魂的共鸣或情感的慰藉,而更多是对方身上洋溢的青春气息,以及这种关系能带给他们的“我还年轻”、“我依然有魅力”的虚幻感觉。他们会像做一个商业项目一样,用金钱、资源和所谓的“人生经验”去“投资”这段关系,期待获得一种即时的、可见的“回报”——即旁人的羡慕和自我感觉的良好。然而,这种建立在价值交换而非真挚情感上的关系,往往脆弱不堪。当新鲜感褪去,他们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买来了一面镜子,短暂地照见了自己渴望的青春模样,却丝毫没有解决内心的孤独与苍老感。这种情感的“外包”,是一种饮鸩止渴,最终只会让他们在更深的虚无中沉沦。

更可悲的是,这种错位的情感追寻也体现在对子女的补偿上。许多常年缺席孩子成长的父亲,在中年时突然“父爱爆棚”,开始用近乎溺爱的方式来弥补。他们用最昂贵的礼物、最豪华的旅行,试图“买回”错过的时光。他们会突然对孩子的学业和未来指手画脚,试图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去强行规划子女的人生,美其名曰“为你好”。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带有强烈控制欲的关爱,往往让已经成年的子女感到窒息和不适。他们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生导师”或“提款机”,而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平等对话、给予情感支持的父亲。这种补偿式的爱,出发点是自身的愧疚和焦虑,落脚点却是对另一段人生的粗暴干涉,最终导致的是两代人之间更深的隔阂。

认知牢笼的悲哀

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常常强调“拥抱变化”、“终身学习”,但最可悲的“中年危机”,恰恰是很多人在认知上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坚固的牢笼,拒绝再向前走一步。这种认知固化,比任何外部的失败都更具毁灭性。

我见过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同学,如今却对新事物充满了鄙夷和不屑。他们谈论起当下火热的商业模式,如直播电商、人工智能时,总会轻蔑地归结为“泡沫”、“投机”或“不过是我们当年玩剩下的”。他们沉浸在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里,将其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以此来衡量和评判所有新生事物。他们身边围绕的,也多是迎合他们观点的下属和朋友,任何质疑和不同的声音都会被视为“幼稚”或“挑战权威”。这种状态,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在其著作《终身成长》(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称之为“固定型心智”(Fixed Mindset)。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极度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就意味着对他们整个人的否定。

这种认知上的故步自封,让他们失去了作为一名企业家或领导者最宝贵的品质:好奇心与学习能力。他们不再阅读,不再深入一线,不再与年轻人真诚交流。他们的世界,被压缩在由过去的成功、奉承的下属和固化的认知所构筑的“信息茧房”里。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战略决策上的滞后和失误。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让他们丧失了生命的弹性与乐趣。一个对世界不再好奇的人,他的灵魂其实已经开始枯萎。这是一种无声的、缓慢的死亡,比公司破产更令人感到悲哀。

固定型心智与成长型心智在商业领袖中的对比

特征 固定型心智 (Fixed Mindset) 的中年领袖 成长型心智 (Growth Mindset) 的中年领袖
对待挑战 回避挑战,害怕失败暴露自己的“无能”。 拥抱挑战,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
面对障碍 容易放弃,将障碍归咎于外部环境或他人。 在障碍面前更坚韧,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看待努力 认为努力是徒劳的,有天赋的人不需要努力。 相信努力是通往精通的路径。
接受批评 对批评极其敏感,视为人身攻击。 从批评中学习,欢迎有建设性的反馈。
看待他人成功 感到威胁,嫉妒他人的成功。 从他人的成功中找到灵感和借鉴。

结语:寻找真实的“存在感”

综合来看,我在EMBA同学中看到的这种最可悲的“中年危机”,其核心症结可以归结为一点:在外部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后,却彻底丧失了真实的“存在感”。

  • 他们试图用虚幻的光环来证明自己的品味与深度,却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 他们用错位的情感来追寻逝去的活力,却在表演式的关系中加倍孤独。
  • 他们用固化的认知来捍卫过往的荣耀,却亲手关闭了通向未来的大门。

这种危机之所以“可悲”,因为它不是命运的无情打击,而是主动或被动的自我放弃。他们拥有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资源和自由,本可以去探索更广阔的人生,去体验更深刻的生命,却选择了一条最狭窄、最虚饰的道路。他们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活在对未知的恐惧中,唯独没有活在真实的、当下的自己里。

那么,出路何在?或许,真正的解药不在于向外寻求更多的“标签”和“证明”,而在于一次勇敢的、真诚的向内探索。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去直面自己的空虚和恐惧,去撕掉那些昂贵但虚假的面具。这可能意味着:

  1. 重建与自我的连接:花时间独处,诚实地问自己,抛开财富、地位和名声,我究竟是谁?我真正热爱什么?什么事情能让我感到由衷的快乐和满足?
  2. 拥抱真实的脆弱:向家人和真正的朋友承认自己的迷茫和软弱,寻求真诚的情感支持,而不是用金钱和权力去构建虚假的关系。
  3. 重启学习与好奇:以“空杯心态”去接触新领域、新知识、新的人群。放下身段,去向年轻人学习,去理解这个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如今却已感到陌生的世界。

在长江商学院的日子,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战略、资本和领导力的知识。但或许,对于走到生命中途的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一课,是如何在事业的巅峰之后,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实现从“成功”到“丰盛”的转变。这,或许才是应对中年危机最根本,也是最有尊严的方式。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