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精英的圈子里,流传着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词——“私董会”。当这个词与顶尖商学院——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联系在一起时,它的神秘光环便愈发耀眼。外界的想象五花八门:是一群亿万富翁在密室里决定市场走向?还是一个顶级人脉资源交换的秘密俱乐部?当这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企业家们关起门来,他们究竟在讨论什么?今天,我们就将层层揭开长江EMBA最神秘“私董会”的面纱,探寻其背后真正的价值与议题。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个概念:私董会,即私人董事会(Private Board of Directors),绝非简单的社交聚会。它不是觥筹交错、互换名片的应酬场所,而是一个高度结构化、有严谨流程的小组学习与决策支持机制。想象一下,你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企业家,但依然面临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困境与焦虑。这时,你需要的不是空泛的安慰,而是一个能与你平等对话、提供真知灼见的“镜子”和“智囊团”。
长江商学院的私董会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而生。它通常由10-15位背景相当、但行业各异的EMBA学员组成,并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或教授担任主持人。这种模式借鉴了西方成熟的CEO圆桌会议,并结合了中国本土的商业环境与人情文化。其核心在于创造一个绝对安全和信任的环境,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最棘手、最真实、甚至是最难以启齿的问题,然后借助集体智慧,共同探寻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深度的、持续的陪伴式成长,远非一两次讲座或论坛所能比拟。
能够进入长江商学院EMBA私董会圈子的,无疑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是手握重金的投资人、是带领数千人团队的上市公司CEO、是颠覆行业的创业新贵,也是在传统行业深耕数十年的“隐形冠军”。这个门槛本身就决定了私董会内部讨论的起点和高度。大家都在同一个“量级”上,能够迅速理解彼此所面临的挑战的复杂性和量级,避免了“鸡同鸭讲”的尴尬。
然而,财富和地位并非唯一的通行证。私董会的组建更看重成员的多样性和承诺度。一个典型的私董会小组,会刻意吸纳来自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消费、医疗健康、金融投资等不同领域的成员。这种跨界组合的价值在于,一个做实体零售的老板可能会从一个做SaaS服务的创始人那里,获得关于数字化转型的颠覆性思路。同时,所有成员都必须承诺投入固定的时间(通常是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并愿意在会上保持极高的坦诚度和参与感。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尊重与责任。
那么,关上门后,这些商业巨头到底在聊什么?答案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宽泛和深刻。私董会的议题,几乎涵盖了一位企业家所能面临的所有挑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这部分是最符合外界想象的,但讨论的深度却远超一般。成员们带来的不是已经有答案、用来炫耀的“成功案例”,而是那些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真问题”。
在这些讨论中,其他成员会像真正的“董事”一样,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他们不会给你客套的赞美,而是会直接指出你思考中的盲点、逻辑上的漏洞,甚至是你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错误假设。
如果说商业问题是“术”的层面,那么创始人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困境,则是“道”的层面,这也是私董会最具价值的部分之一。企业家是孤独的,他们内心的压力、恐惧和挣扎,很难向员工、家人甚至配偶完全倾诉。
在私董会这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里,他们可以卸下盔甲,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讨论的话题可能包括:
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存在于任何一本教科书中。此时,来自同侪的共情、理解和经验分享,就成了最宝贵的“良药”。你会发现,原来那个叱咤风云的“大佬”,也曾因为同样的问题彻夜难眠。这种“原来我不孤单”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
如此私密和深刻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完全依赖于一套严格的“游戏规则”。这套规则的核心,是两根不可动摇的支柱:绝对保密和坦诚建言。
“入会第一天,我们就要签署保密协议,并进行庄严的宣誓,”一位长江商学院EMBA的私董会成员曾匿名分享,“会上讨论的任何内容,包括谁是案主、讨论了什么问题、谁说了什么话,都绝对不允许向小组成员以外的任何人透露,哪怕是自己的家人。这是铁律,一旦违反,不仅会被立刻除名,更会在整个圈子里信誉破产。” 这种堪比“地下工作”的保密级别,是建立信任的基石,让每个人都敢于将自己最脆弱的“软肋”暴露出来。
在此基础上,私董会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议事流程,确保每一次讨论都能高效且富有成果。通常采用“案主模式”,即每次会议聚焦于一位成员(案主)提出的问题。其流程可以简化为下表:
步骤 (Step) | 角色 (Role) | 核心任务 (Core Task) |
---|---|---|
1. 案主陈述 | 案主 (Case Presenter) | 用15-20分钟,详细阐述自己面临的真实困境、背景信息和个人感受。 |
2. 澄清式提问 | 其他成员 (Other Members) | 只能提问,帮助案主和自己厘清事实,挖掘深层信息。严禁在此阶段给出任何建议或评判。 |
3. 核心问题提炼 | 教练/主持人 (Coach/Facilitator) | 引导案主,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真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4. 给出建议与反馈 | 其他成员 (Other Members) | 每个人轮流发言,结合自身经验,分享自己的思考、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 |
5. 案主总结与承诺 | 案主 (Case Presenter) | 总结今天最大的收获,并向小组成员承诺自己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行动计划。 |
这个结构化的流程,避免了讨论的跑偏和泛滥,确保了每一分钟的投入都有价值。它迫使成员们深度思考,而不是即兴地发表评论。特别是“澄清式提问”环节,往往能帮助案主自己发现问题的本质,正所谓“好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总而言之,长江商学院EMBA的“私董会”远非一个简单的社交圈或资源池。它是一个基于深度信任的、高度结构化的同侪学习与互助平台。在这里,讨论的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策略,而是深入到企业经营、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乃至人生哲学的方方面面。
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对于顶尖的企业家而言,他们最稀缺的资源,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信息,而是一个能够与之进行高质量、无保留对话的“同类”。私董会正是为满足这种终极需求而生。它像一面多棱镜,让成员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打破思维定式;它也像一个能量场,让孤独的攀登者们相互取暖,汲取继续前行的勇气和智慧。
未来,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不确定,这种深度、私密的 peer-to-peer 学习模式,其价值将愈发凸显。它或许预示着未来高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向多向的智慧共创。而对于那些有幸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修行,一份可以相伴终生的宝贵财富。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