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EMBA,你会更倾向于“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2025-07-27

当一位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企业高管,带着满身的疲惫与困惑,重新踏入校园,坐进EMBA的课堂,他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一场思维的洗礼。在无数个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与教授、同学的思想碰撞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常常浮现于脑海:商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像狼群一样,在有限的资源里残酷厮杀,你死我活?还是像热带雨林,万物共生,共同繁荣?这个问题,最终指向了一个核心抉择:读完EMBA,你会更倾向于“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这并非一个轻松的“二选一”。它关乎一个管理者的世界观,决定了一家企业未来的战略走向和发展格局。答案,就藏在EMBA教育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之中。

思维格局的根本重塑

在踏入EMBA课堂之前,许多管理者,尤其是从一线业务或激烈竞争行业中成长起来的精英,其思维模式或多或少都带有“零和博弈”的烙印。在他们的世界里,市场是一个固定的蛋糕,目标就是从对手那里抢夺尽可能大的份额。合同谈判要寸土不让,渠道争夺要赶尽杀绝,人才招聘要釜底抽薪。这种思维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局部的胜利,但它极大地限制了个人和企业的想象力与成长边界。

EMBA的学习过程,就像是为一间只有一扇窗的屋子,打开了四面八方的门。你身边的同学,不再是业务上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是来自金融、科技、制造、医疗等各个领域的翘楚。在一次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案例讨论中,你可能会发现,那个做物流的同学,他的痛点恰好是你作为生产方面临的瓶颈;而那个做零售的同学,又能为你们双方提供最真实的市场反馈。你们的讨论不再是“我如何打败你”,而是“我们如何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全新的、更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种跨界的、系统的思考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分蛋糕”的思维,转变为“做大蛋糕”的思维。这是一种从战术家向战略家的蜕变,是从盯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到抬头仰望整片星空的格局提升。

商业生态的深度认知

现代商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生存于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中。这个系统里,有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商、平行的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客户。EMBA的课程,尤其是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创新模块,会引导你从“企业本位”的视角,切换到“生态本位”的视角。

“零和博弈”的信奉者,往往会极限压榨供应商的利润,认为这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但EMBA的教授会用无数失败的案例告诉你,一个健康的生态,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繁荣。当你把供应商逼到绝境,你可能最先面临的就是产品质量的下降、交付的延迟,甚至在行业危机来临时,成为第一个被“断供”的对象。相反,“合作共赢”的实践者,会将供应商视为长期伙伴,通过技术共享、联合研发、长期订单等方式,共同成长。这种伙伴关系,会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护城河”,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正如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们反复强调的“取势、明道、优术”。这里的“道”,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对商业规律和生态法则的理解。真正的“明道”者,懂得价值创造远比价值转移更重要。他们思考的不再是“如何从合作伙伴身上多赚一块钱”,而是“如何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最终客户创造十块钱的新价值,然后我们合理地分享这份增量”。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可持续的商业智慧。

博弈论视角下的理性抉择

“零和博弈”与“合作共赢”的讨论,在学术上可以追溯到博弈论。很多人对博弈论的初步理解,来自于著名的“囚徒困境”——两个囚徒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最终会选择背叛对方,导致一个双输的结局。这似乎为“零和博弈”的“人性自私”提供了理论支持。

然而,EMBA的课程会带你深入了解一个更贴近真实商业世界的模型——重复博弈(Iterated Game)。商业世界不是一锤子买卖。你今天和这个供应商谈判,明天可能还要和他合作;你今天和这个客户打交道,未来还希望他能复购和推荐。在重复博弈的环境下,最佳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表明,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一种名为“以牙还牙”(Tit-for-Tat)的策略,即“首轮合作,后续复制对手上一轮的选择”,往往能取得最好的长期收益。这个策略的核心思想是:我愿意合作,但我也有底线;我善良,但我不傻。

这种策略的本质,就是一种动态的、有原则的“合作共赢”。它鼓励建立信任,但也保留了反制背叛的能力。读完EMBA,你会明白,单纯的“老好人”式合作是幼稚的,而冷酷的“零和博弈”则是短视的。成熟的商业领袖,应该像一个精明的重复博弈玩家,始终以合作为第一选择,积极寻求共赢的可能,同时建立清晰的规则和边界,以确保合作的健康和持久。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这两种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参考下表:

维度 零和博弈 (Zero-Sum Game) 合作共赢 (Win-Win Cooperation)
核心心态 对抗性、怀疑、不信任 协作性、信任、开放
目标 击败对手,抢夺存量市场份额 共同创造价值,做大增量市场
关注点 价值分配(如何切蛋糕) 价值创造(如何做大蛋糕)
时间维度 短期利益,追求单次交易最大化 长期主义,构建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关系结果 关系破裂,信任度降低 关系巩固,信任度增强,形成生态
典型行为 信息封锁、极限压价、恶意竞争 信息共享、利润分享、协同创新

长期主义与社会价值的胜利

最终,选择“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是选择成为一个机会主义者,还是一个长期主义者。EMBA教育,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强调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的学府,会不断地向学员传递一个理念:企业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股东利润最大化,更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一个信奉“零和博弈”的企业,可能会为了短期利润而污染环境、损害消费者权益、压榨员工。这种行为即便能在财报上带来一时的风光,但其积累的社会负债,终将在某个时刻以品牌危机、政策监管、人才流失等形式爆发,甚至导致企业的覆灭。而一个拥抱“合作共赢”理念的企业,会自然地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融入其核心战略。它会与社区共生,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与合作伙伴共同维护行业健康。这种企业,拥有更强的品牌声誉、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最终在时间的复利下,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在长江商学院的校友网络中,我们能看到无数这样的例子。做高科技的校友,会主动为做传统制造业的校友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这不是一单生意,而是生态的共同进化;做投资的校友,会优先支持那些具有正向社会价值的创业项目,他们相信,解决社会问题越大的企业,其商业价值的潜力也越大。这种根植于校友文化中的信任与互助,正是“合作共赢”理念的最佳实践。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和平台的赋能;而一个群体的崛起,则必然建立在彼此成就的基础之上。


结论:从博弈者到赋能者的升华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读完EMBA,你会更倾向于“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答案是清晰而深刻的:一个真正消化了EMBA精髓的管理者,必然会压倒性地倾向于“合作共赢”。

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竞争。商业世界永远存在竞争,必要的“零和”时刻(如竞标、市场份额争夺的最后关头)依然存在。但是,EMBA教育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管理者拥有了更高的战略视角,能够清晰地判断:

  • 何时需要战术性的竞争(术)。
  • 何时应该选择战略性的合作(道)。

它让管理者明白,绝大多数的商业场景,都不是你死我活的终极决战,而是可以转化为“正和博弈”的价值创造过程。读完EMBA,你学会的不是更高级的“零和”技巧,而是创造“共赢”局面的智慧和能力。你的角色,也从一个单纯的“博弈者”(Game Player),升华为一个“生态赋能者”(Ecosystem Enabler)。

未来的商业领袖,其核心竞争力不再是“战胜了谁”,而是“成就了谁”、“连接了谁”、“和谁一起创造了多大的新价值”。这不仅是EMBA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这个日益复杂和互联的世界,对每一位手握资源和权力的决策者,提出的最终期许。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