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商学院,会邀请“有争议”的企业家来做分享吗?
2025-07-28

当一位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却在公众舆论中饱受争议的企业家名字,出现在EMBA课堂的分享嘉宾名单上时,总会激起千层浪。支持者认为,这是接触真实商业世界的绝佳机会,毕竟商业本身就充满了灰色地带;而反对者则忧心忡忡,认为这会向未来的商界领袖们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邀请,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商学院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取向以及对未来商业领袖培养方向的深刻思考。那么,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EMBA学府,究竟会不会,又该不该邀请“有争议”的企业家来做分享呢?

争议背后的独特价值

我们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商业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那些能够掀起巨大波澜的企业家,其身上往往具备一些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特质。他们的成功路径,常常伴随着对传统规则的挑战,甚至是破坏性创新。邀请他们来分享,并非是为了让他们宣扬自己的“成功学”,而是将他们作为一个复杂、多维的“活案例”呈现在学员面前。学员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商业环境、模糊的政策边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关键决策的。这种身临其境的案例分析,远比纸上谈兵来得深刻。

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争议”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这些企业家为何会产生争议?是其商业模式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是其管理风格过于激进,还是其在高速发展中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帮助EMBA学员们——这些本身就已是企业高管的精英们——更深刻地理解商业的复杂性、舆论的杀伤力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暗礁”。学习如何管理危机、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与坚守道德底线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都是EMBA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这个角度看,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恰恰是这些课题最生动的教材。

潜在风险与价值观

当然,邀请“有争议”的企业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商学院自身品牌的冲击。商学院作为培养未来商业领袖的殿堂,其一举一动都带有示范效应。如果邀请的嘉宾在道德、法律或公众形象上存在严重瑕疵,外界很可能会解读为“商学院为成功论英雄,罔顾是非”,这无疑会损害学院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和公信力。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强调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学府,在做此类决策时会更加审慎,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其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其次,这也可能在学员内部引发价值观的混乱。EMBA学员虽然心智成熟,但面对一位光环加身却又劣迹斑斑的“成功者”时,难免会有人产生困惑,甚至模仿其某些不当的“捷径”。商学院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管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企业家的精神格局和责任担当。如果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或所谓的“实战经验”,而模糊了商业伦理的底线,那便是本末倒置了。教育的根本,在于“树人”,在于引导学员向上、向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而非仅仅是赚钱的机器。

商学院的权衡艺术

面对价值与风险的博弈,顶尖商学院并不会简单地“一刀切”,而是展现出高超的“权衡艺术”。关键不在于“请不请”,而在于“怎么请”和“怎么谈”。一个负责任的商学院,在决定邀请一位有争议的嘉宾前,会进行周密的背景调查和风险评估,明确此次分享的核心目的——绝非是个人秀场,而是一场有引导、有批判的深度教学活动。

这种“权衡艺术”具体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例如,可以不采用个人英雄主义式的“主题演讲”,而是设计成一场由资深教授主持的“深度对话”或“批判性论坛”。在这样的设置下,教授可以扮演引导者和“刹车片”的角色,将讨论聚焦于特定的商业决策过程,而非其个人生活的八卦或有争议的价值观。同时,教授可以提出尖锐而深刻的问题,引导嘉宾和学员一同反思其商业行为背后的逻辑、代价与社会影响。下面这个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两种不同形式的差异:

维度 英雄赞歌式分享会 批判性思辨论坛
活动形式 嘉宾单向演讲,学员提问 教授主持,与嘉宾深度对话,学员参与辩论
核心目标 学习成功经验,获取激励 剖析复杂案例,激发批判性思维,探讨商业伦理
主持人角色 仪式性主持,烘托气氛 关键引导者,提出挑战性问题,控制讨论方向
价值导向 可能偏向“唯成功论” 强调多维视角,平衡商业成功与社会责任
对学员的要求 被动接收,崇拜式学习 主动思辨,敢于质疑,形成独立判断

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商学院可以将潜在的风险转化为一次宝贵的教学机会,让争议本身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学员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还必须相信EMBA学员本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他们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平均十年以上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和高管。他们见证过商业的起伏,处理过棘手的难题,对于是非对错有着自己成熟的判断。对他们而言,进入商学院学习,早已过了盲目崇拜偶像的阶段,他们更渴望的是思想的碰撞和视野的拓展。

因此,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走进课堂,对于这些学员来说,更像是一个观察和思辨的绝佳样本。他们会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他的成功,哪些因素是可复制的?哪些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他所采用的争议性手段,在今天的法治和舆论环境下是否还行得通?”“如果我身处他的位置,我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为什么?”这种深度的、代入式的思考,远比听一场四平八稳的“正确”分享要有价值得多。这恰恰是长江商学院等顶级商学院希望培养的核心能力——在复杂和不确定的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和清醒判断的能力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emba商学院,会邀请‘有争议’的企业家来做分享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会”或“不会”。更准确的回答是:会,但会以一种极其审慎、且富有教育智慧的方式进行。

文章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价值与风险并存: “有争议”的企业家能提供真实、复杂的商业案例和危机处理经验,但也可能给商学院带来声誉风险和价值观误导。
  • 关键在于“如何做”: 顶级商学院的智慧体现在对邀请过程的精心设计上,通过批判性论坛、深度对话等形式,将争议转化为教学资源,而非简单的个人崇拜。
  • 相信学员的思辨力: EMBA学员作为成熟的管理者,具备独立判断和批判性吸收的能力,争议性话题更能激发他们的深度思考。
  • 教育的最终目的: 商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驾驭复杂未来的商业领袖,这要求教育内容必须直面商业世界的真实性与复杂性,而非仅仅停留在理想化的模型中。

展望未来,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透明,企业家面临的公众审视将愈发严苛。“争议”可能会成为成功企业家的一种常态。因此,商学院如何将这类“争议”系统性地纳入教学体系,建立一套成熟的筛选、引导和复盘机制,将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最终,目的是让学员们在走出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校门后,不仅懂得如何创造商业价值,更懂得如何坚守底线,赢得社会的长久尊重,成为真正有格局、有担当的商业领袖。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