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课程中,关于“商业伦理”的探讨多吗?
2025-07-28

当一位企业家手握决策权,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但可能游走在规则的灰色地带;另一条是坚守商业正道,或许会牺牲眼前利益,却能换来长远的品牌信誉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抉择,几乎是每一位商界领袖都曾面临或将要面临的真实场景。在当今这个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社会监督日益严苛的时代,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往往不只取决于其“术”的高低,更取决于其“道”的正误。那么,作为培养中国顶尖商业领袖的摇篮,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是如何回应这一时代命题的?其中关于“商业伦理”的探讨,究竟是蜻蜓点水,还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拷问?

答案远比一个简单的“多”或“少”要丰富和深刻。它并非一门孤立的课程,而是一种融入血液、贯穿始终的价值关怀,体现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角落,激荡在师生交流的每一次碰撞中。

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

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中,你很难找到一门孤零零地标着“商业伦理”四个字的必修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缺席,恰恰相反,这说明伦理的探讨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维度的“人文精神”层面,并如盐入水般,深度融入了整个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

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取势、明道、优术”的课程哲学上。“优术”指的是商业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如财务分析、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等,这是所有商学院都会教授的“硬技能”。然而,长江商学院更强调“明道”的重要性。“道”即为商业的根本法则、世界的运行规律,其中便蕴含着深刻的商业伦理和价值观。在讲授公司金融时,教授们不仅会教你如何进行估值和并购,更会引导你探讨什么是正当的市值管理,如何规避内幕交易的诱惑;在讲解市场营销时,不仅会分析成功的营销案例,也会剖析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的失败教训,引发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这种设计,让学员们认识到,商业伦理不是附加题,而是每一项商业决策背后都必须考量的底层逻辑

此外,案例教学法为商业伦理的探讨提供了绝佳的土壤。从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到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巨头面临的反垄断调查,再到具体某个企业在环保、劳工权益上的争议……这些鲜活而复杂的真实案例被反复搬上课堂。教授们不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式提问,激发学员们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股东、员工、客户、社会、环境等)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这些激烈的思辨中,学员们被迫直面商业世界中的灰色地带,磨砺自己在复杂情境下做出符合伦理的决策能力。这远比单纯的说教和理论灌输要来得震撼和有效。

课堂之外的价值塑造

如果说课堂内的融合是“言传”,那么课堂之外的价值塑造就是“身教”,其影响力同样深远。长江商学院深知,商业领袖的成长,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格局、视野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因此,学院着力打造一个强调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社群生态。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对公益事业的高度重视。学院鼓励并组织EMBA学员参与各种社会公益项目,从教育扶贫到环境保护,从支持社会创新到推动文化传承。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慈善捐助,而是要求学员们运用自己的商业智慧和资源,去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亲身体会到,商业的力量除了创造财富,更能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当一位习惯了在商场上运筹帷幄的企业家,为了一个乡村小学的图书室而四处奔走时,他对“成功”的定义,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无疑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种亲身实践带来的伦理自觉,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

更重要的是,EMBA的课堂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本身就是商业伦理的实践者、亲历者,甚至是挣扎者。在课后的小组讨论、私下聚会乃至终身学习的校友网络中,关于商业伦理的探讨无处不在,而且更加真实、私密和深刻。一位同学可能会分享自己如何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最终选择放弃一笔“不干净”的订单;另一位同学则可能在为如何平衡员工福利与企业成本而苦恼。这种基于真实经历的同侪交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伦理磁场”。在这里,大家相互借鉴,相互警醒,共同探索属于这个时代的、负责任的商业文明之路。这种非正式的学习,其价值甚至不亚于正式课程。

教授团队的人文关怀

课程的灵魂在于教师。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团队,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背景,更具备深刻的中国洞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员们在商业道路上的思想引领者和价值守护者。

许多教授本身就长期担任企业的独立董事或顾问,深度参与了中国企业的成长与转型。他们带来的,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而是源于一线的观察与反思。他们深知中国企业家在特定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独特困境与伦理挑战。因此,在课堂上,他们能够以一种“过来人”的同理心,与学员进行平等而深入的对话。他们会坦诚地分析商业决策中的道德风险,引导学员建立起一套内在的、坚固的道德罗盘,以应对未来商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诱惑与挑战。

学院从创办之初,就将“为中国培养一批具备世界水平、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的商界领袖”作为自己的使命。这种顶层设计决定了其对商业伦理的重视绝非偶然。教授们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话题引向更宏大的价值层面:商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财富的意义何在?一个伟大的企业应该具备怎样的品格?这些看似“务虚”的哲学追问,实际上是在为学员们构建一个更为坚实的精神内核。当一个企业家开始思考这些终极问题时,他在面对具体商业决策时的选择,自然会多一重伦理的考量。

伦理探讨的具体体现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商业伦理探讨是如何融入课程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看看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体现:

课程领域 典型的伦理议题 探讨的核心问题
战略管理 竞争战略中的“恶性竞争” vs “良性竞合”;企业扩张与社区/环境的关系。 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在追求市场份额时,是否应有不可逾越的底线?如何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财务与会计 创造性会计(盈余管理) vs 财务造假;企业社会责任投资(ESG)的回报与价值。 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与“技巧”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企业是否应该仅仅为了短期财务数据而牺牲长期价值和声誉?
市场营销 广告中的夸大宣传与欺骗;用户隐私数据的收集与使用;成瘾性产品设计。 营销的本质是满足需求还是创造欲望?企业在利用人性的弱点进行营销时,其道德责任是什么?
领导力与组织行为学 裁员决策中的人道主义考量;企业内部的“办公室政治”与公平晋升;“996”等高压工作模式的合理性。 领导者对员工的首要责任是什么?效率与人性关怀,孰轻孰重?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公平、有活力的组织文化?

这张表格清晰地表明,商业伦理的探讨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密结合每一个商业职能,充满了具体的、有挑战性的、且没有标准答案的议题。这正是其魅力和价值所在。

总结与展望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江EMBA课程中,关于‘商业伦理’的探讨多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以一种更为高级和有效的方式进行——它不是作为知识被灌输,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植入,作为一种价值信念被塑造。

通过将伦理议题深度融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内外的价值塑造、以及在具备人文关怀的教授团队引领下,长江商学院致力于帮助EMBA学员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伦理内核”。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外部的监管和舆论压力,更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基业长青和企业家内心的安宁。正如古人所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商业世界里,这个“道”,就是商业伦理。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高,商业伦理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对于商学院而言,如何进一步深化对本土化商业伦理案例的研究,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跨文化商业伦理的冲突与融合,将是新的挑战和机遇。或许,未来的长江商学院,不仅是商业知识的殿堂,更将成为引领中国商业文明走向新高度的重要思想策源地。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