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装革履的企业高管们,脱下精致的皮鞋,换上满是尘土的越野跑鞋,将自己投身于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便浮出水面。每年,EMBA圈子里最负盛名的“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吸引着无数商业精英。他们为此投入长达数月的艰苦训练,花费不菲的资金购置专业装备。这四天三夜、一百多公里的徒步穿越,究竟是一场昂贵的“自讨苦吃”,还是一笔经过精密计算、回报丰厚的“社交投资”?这背后,是意志的考验,更是人脉、资源与自我认知的一场深度博弈。
要衡量一笔投资是否划算,首先必须清晰地核算其成本。戈壁挑战赛的投入,远非报名参赛那么简单,它是一项需要长期规划和持续付出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时间和金钱两个维度。
时间成本是其中最隐形也最昂贵的。对于分秒必争的企业家和高管而言,时间就是最稀缺的资源。备战戈壁挑战赛,通常需要提前至少半年开始系统性训练。这意味着,每周需要抽出三到四天,每天一到两个小时进行跑步、核心力量和耐力训练。周末的黄金时光,不再是家庭聚会或高尔夫球场上的挥杆,而是几十公里的拉练。这不仅是对个人时间的占用,更是对家庭生活和部分工作精力的“预支”。在比赛期间,加上前后的交通与休整,至少需要完整的一周时间。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对于日常管理着庞大团队和业务的EMBA学员来说,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决策成本。
金钱成本则更为直观。戈壁挑战赛的各项费用加起来,堪称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梳理这笔“装备与行程费用”:
费用项目 | 描述 | 预估费用(人民币) |
---|---|---|
赛事报名费 | 包括赛事组织、安全保障、营地补给等 | 15,000 - 20,000元 |
个人专业装备 | 越野跑鞋、GPS手表、冲锋衣裤、皮肤风衣、越野背包、水袋、登山杖、头灯、睡袋等,通常需要顶级品牌以确保性能和安全。 | 10,000 - 30,000元 |
团队费用 | 队服、队旗、公共物资、出征仪式、庆功宴等团队建设开销。 | 5,000 - 10,000元 |
交通与住宿 | 往返敦煌的机票以及赛前赛后的酒店住宿。 | 3,000 - 8,000元 |
训练及康复 | 聘请教练、参加训练营、运动康复理疗等。 | 5,000 - 20,000+元 |
总计 | 一个相对完整的参赛预算 | 38,000 - 88,000+元 |
这还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对于追求极致体验和装备性能的学员来说,这个数字上不封顶。因此,从纯粹的财务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笔高昂的支出。问题在于,这笔支出能否换来对等甚至超额的回报?
如果说戈壁挑战赛的成本是真金白银和宝贵时间,那么它的回报,则集中在一种无形但极具价值的资产上——高质量的社交资本。这种资本的建立,远非一场晚宴、一次论坛交换名片所能比拟。
在戈壁的极端环境下,所有社会身份和头衔都被暂时剥离。无论是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是创业新贵,在这里都只有一个身份——“戈友”。在烈日、风沙、伤痛和疲惫的考验下,人性的本真会最大程度地显现。你看到的,不再是商业谈判桌上那个滴水不漏的对手,而是一个会疲惫、会脆弱、但依然坚持的伙伴。当你的水喝完了,队友默默递过来他的水袋;当你抽筋倒地,有人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为你拉伸;当你想放弃时,整个团队会围过来为你加油鼓劲。这种同甘共苦、生死相托的经历,构建的是一种“战友情”。这种情感链接,深刻而牢固,远非商业利益所能衡量。
这种深度链接,在以长江商学院为代表的顶级商学院中,被视为一种核心的文化传承。长江商学院的校友们常说,“无兄弟,不长江”,而戈壁挑战赛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最佳场景。它像一个高效的“信任催化剂”。在商业合作中,最大的成本是信任成本。而对于一同征服过戈壁的校友来说,他们之间已经预存了极高的信任度。一个在戈壁上能把后背交给你的伙伴,在商业世界里,他的可靠性也自然会得到更高的评价。正如管理学研究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其社会资本理论中提到的,封闭网络中的强关系能极大地促进合作和信任。戈壁挑战赛,正是为这些商业精英们创造了一个极致的、封闭的强关系网络。
除了社交价值,戈壁挑战赛对参与者个人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和精神洗礼。这笔投资的回报,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个人成长和心智模式的重塑上。
“理想、行动、坚持”是戈壁挑战赛的核心精神。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位参与者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感悟。在一百多公里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撞墙期”——身体的极限、心理的崩溃点。如何面对这种极限状态,如何说服自己再多走一步,如何战胜放弃的念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个人意志力的极致淬炼。许多企业家事后分享,他们在戈壁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坚持”二字的真正分量。当他们回到企业经营中,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融资的困境或内部管理的难题时,戈壁上那段咬牙坚持的经历,会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
此外,戈壁是一个能让人“清零”和反思的场域。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被信息、会议和决策包裹,很难有时间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但在茫茫戈壁,天地之间,只剩下自己、队友和脚下的路。这种极简的环境,迫使人们去思考一些更本质的问题:我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的人生应该如何排序?这种深刻的内省,往往能带来认知的跃迁和心境的豁然开朗。这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帮助企业家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定海神针”。正如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理论,当个体完全沉浸在某项挑战中时,会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和目标感,戈壁挑战赛正是创造这种“心流”体验的绝佳机会。
戈壁挑战赛所创造的价值,最终会以各种形式延伸到残酷的商业世界中,成为参与者一项独特的竞争优势。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基于“戈友”身份的高效资源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限于同校的队友,而是覆盖了所有参与过戈壁挑战赛的商学院精英。当你需要寻找某个行业的专家、一笔关键的融资,或者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时,“戈友”这重身份就像一张VIP通行证。一句“我是X届戈壁回来的”,能迅速拉近距离,建立初步的信任。在长江商学院等校友网络强大的社群里,由“戈友”发起的项目、成立的公司、组建的基金不胜枚举。这个圈子内部的信息流动效率和资源匹配精准度,是外部人士难以想象的。
更深层次地,戈壁的经历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筛选标签”。能够完成戈壁挑战赛的人,至少在几个方面证明了自己: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EMBA的“戈壁挑战赛”,投入的训练时间和装备费用,是一笔划算的“社交投资”吗?
答案是:对于目标明确、能够承担其高昂门槛的特定人群而言,这大概率是一笔极其划算的投资。
它并非适合所有人,其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天然的筛选门槛。然而,正是这道门槛,确保了参与者圈层的同质性和高质量。这笔投资的本质,是用可量化的成本(金钱和时间),去撬动难以量化的巨大回报——包括深度绑定的社交网络、经过极限考验建立的信任、个人意志的飞跃式成长,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无限商业可能性。
它早已超越了一场单纯的体育赛事,演变成了一个集社交、自虐、修行、商业于一体的复合场域。对于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学员来说,参加戈壁挑战赛,与其说是一次选择,不如说是一种融入核心圈层的“投名状”。
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更深入地追踪“戈友”群体在赛后的商业合作密度与成功率,将其与未参赛的同学进行对比,从而更量化地评估这项“社交投资”的ROI。但无论如何,当一群中国最有活力的商业大脑,选择在荒芜的戈壁上寻找力量与链接时,这本身就说明了,在那个场域里,一定存在着比金钱和时间更宝贵的东西。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