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江商学院的“入学导向”模块,是如何在三天内重塑一个人的?
2025-07-29

当一群已经站在各自领域顶峰的企业家、高管们,暂时放下显赫的身份和过往的成就,齐聚一堂时,会发生什么?很多人会想到人脉拓展、案例学习或是思维碰撞。然而,在长江商学院,这一切的起点,是一个被称为“入学导向”的神秘模块。它并非简单的迎新活动,而是一场为期三天的,高强度、高密度的“人生重塑”之旅。这短短的72小时,如同一座熔炉,将过往的认知付之一炬,再从灰烬中淬炼出全新的自我。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魔力,能让一群心高气傲的精英在三天内完成一次深刻的蜕变?

破冰与自我颠覆

对于任何一位走进长江商学院的学员来说,他们都带着耀眼的光环。他们是成功的创业者、是跨国公司的高管、是资本市场的弄潮儿。这种成功带来了自信,也固化了思维,形成了一层坚硬的“自我”外壳。因此,“入学导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破冰与自我颠覆。这并非传统意义上让大家做个自我介绍、玩几个小游戏那么简单,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旨在瓦解个人防线的心理与行为挑战。

想象一下,你可能被要求参与一项看似与商业毫无关系的极限体能挑战,或者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团队中,去完成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创意任务。在这些活动中,你过往的职位、财富和经验几乎毫无用处。你不再是“某某总”,而只是团队中的一员。这种强制性的“归零”体验,会让学员们迅速卸下伪装,暴露出最真实的自己——包括优点,也包括脆弱和不足。正如领导力专家马歇尔·古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所强调的:“成就你的过去,往往会阻碍你的未来。”长江的入学导向,正是通过制造一种“非常规”的环境,迫使学员们直面这个现实,为接下来的“重塑”清空思想的缓存。

从“我”到“我们”的强制切换

在颠覆自我的过程中,另一个核心机制是从个体思维向集体思维的强制转换。许多高强度的团队任务,其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单凭任何一个人的智慧或力量都无法完成。这迫使这些习惯了发号施令的“独狼”们,必须学会倾听、信任、妥协与协作。他们会发现,身边那个沉默寡言的同学可能拥有解决关键问题的独特视角,而那个看似冲动的队友则可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执行力。这种体验远比任何课堂教学都来得深刻,它让“团队”不再是一个抽象名词,而是一种可以触摸、可以依赖的生命共同体。

价值观的深度重塑

如果说“自我颠覆”是破,那么“价值观重塑”就是立。长江商学院的入学导向模块,绝非仅仅停留在技能或思维模式的训练上,它触及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你为什么而奋斗?商业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这区别于许多商学院将利润最大化作为核心导向的传统模式,长江从一开始就试图为学员们植入一种超越商业本身的使命感。

在三天的议程中,学员们可能会被带入一场关于商业伦理的激烈辩论,探讨企业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共同富裕等议题上应该扮演的角色。教授们引导的,往往不是寻找标准答案,而是激发学员们进行内心的拷问。他们会接触到一些超越商业范畴的案例,比如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模式,或是一位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文化传承中的匠人故事。这些内容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学员们自身事业的格局与边界,促使他们思考如何从“富”到“贵”,如何让自己的成功更具社会价值。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思维的转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

维度 传统的商业思维 长江商学院重塑后的思维
核心目标 股东利益最大化,追求利润 创造综合价值,兼顾利益相关者(员工、社会、环境)
竞争观念 零和博弈,击败对手 共生与合作,构建生态系统
成功定义 个人财富与企业规模 社会贡献与个人成长,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决策依据 数据、模型、短期回报 数据结合人文关怀、长期主义与道德直觉

人文精神的全面注入

“重塑”的另一个关键力量,来自于人文精神的注入。长江商学院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商业领袖,需要的不仅仅是“术”,更是“道”与“势”的洞察力。因此,在入学导向模块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哲学、历史、艺术等看似与商业“无关”的元素被大量地引入。

或许在某个下午,学员们不是在分析财务报表,而是在一位历史学家的带领下,探讨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从中领悟组织生命周期的规律与变革的必然性。又或者,在某个晚上,他们会沉浸在一场古典音乐会中,由一位艺术家引导,去感受超越语言的、关于美与和谐的力量,并反思这种和谐如何应用于组织管理。这种“无用之用”,恰恰是塑造一个人格局与视野的“大用”。它让学员们跳出商业的狭窄框架,从更宏大的人类文明尺度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事业。

正如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教授所强调的,培养的企业家要“站在月球看地球”,具备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这三天的入学导向,就是一次密集的“升空”训练。它通过人文的滋养,让学员们的思维变得更柔软,更有弹性,也更有温度。他们开始理解,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要创造商业价值,更要传承和创造文化价值。这种认知上的飞跃,是任何商业技能培训都无法给予的。

社群链接的情感构建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这三天也是一个强大社群的“情感奠基”过程。长江商学院的校友网络之所以极具凝聚力,其根源并非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在入学之初就共同经历过“熔炉”考验后建立的深厚情谊。

在这72小时里,学员们一起流汗,一起熬夜,一起面对挑战,一起分享失败的沮丧和成功的喜悦。他们在彼此最真实、最脆弱的状态下相遇,建立了超越身份和背景的信任。这种在“战壕”里结下的友谊,远比在酒会中交换名片来得坚固。它为未来几年的学习,乃至一生的事业发展,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情感基础。学员们会发现,这个集体不再是一群冰冷的“人脉资源”,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寻求支持、分享智慧、甚至倾诉困惑的“家人”。

这种情感链接的构建,是“重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一个充满善意和智慧的集体所接纳和支持时,他会更有勇气去突破自我,去尝试那些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这正是社群的力量,也是长江商学院入学导向设计的点睛之笔。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长江商学院的“入学导向”模块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三天内实现对一个人的“重塑”,其秘诀在于一个系统性的、多维度的精密设计。它并非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体验式变革,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强制归零:通过高强度的挑战,打破原有的身份认知和思维定式。
  • 价值升维:引导学员超越商业利润,思考企业的社会使命与个人的人生意义。
  • 人文浸润:以历史、哲学、艺术拓宽视野,培养领袖的格局与智慧。
  • 情感链接:在共同的经历中构建深度信任,形成一个有温度的强大社群。

这三天,与其说是一次“入学教育”,不如说是一次“人生启动”。它为学员们接下来的学习之旅设定了基调,也为他们未来的事业和人生道路校准了罗盘。当然,三天的“重塑”只是一个开始,它点燃了变革的火花,而真正的蜕变,则需要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实践来完成。

对于未来的研究而言,一个有趣的方向是长期追踪参与过此模块的学员,量化分析这种“重塑”对他们后续的决策行为、企业发展模式以及个人幸福感产生的具体影响。但这无疑已经证明,最高端的商业教育,其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燃灵魂、重塑认知的能力。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