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聚光灯从父辈们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上移开,缓缓聚焦于一群新面孔时,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正在交接。他们,被外界贴上“创二代”或“下一代企业家”的标签,成长于物质丰裕和全球化浪潮之中,手握着父辈打下的江山,眼中却闪烁着截然不同的光芒。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守业”,而是渴望“创业”——在既有的商业版图上,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纪元。这股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拍打着商学院的殿堂之门,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中国商业领袖的平台。这不仅仅是一次生源结构的变化,更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的序曲。长江EMBA的课堂,将如何因应这群思想活跃、视野开阔、需求多元的“新同学”,进行一场彻底的自我革新?
第一代企业家走进长江EMBA的课堂,大多带着清晰而迫切的需求。他们是时代的开创者,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凭借直觉、胆识和机遇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当企业规模化、规范化之后,他们普遍感到了知识的瓶颈和管理的短板。因此,他们渴望学习系统的管理理论,如财务报表分析、战略制定、市场营销等“术”层面的硬知识,以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同时,拓展高端人脉,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也是他们学习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对他们而言,EMBA是一个加油站,更是一个资源整合的顶级圈层。
然而,下一代企业家(创二代)的需求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偏移。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海外顶尖大学的教育背景,对经典的商业理论早已不陌生。他们面临的不再是“从0到1”的生存问题,而是“从1到N”的转型与创新挑战。他们的困惑更加复杂和深刻:如何在尊重父辈功勋的同时,推动颠覆性的组织变革?如何在全球化退潮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为家族企业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他们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管理工具箱”,而是引领变革的领导力、激发创新的思维框架,以及应对高度不确定性的战略韧性。
为了回应这种需求转变,长江EMBA的课程体系必须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重塑。传统以职能划分的课程模块(如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虽然仍是基础,但其权重和讲授方式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必须从“解释过去”转向“预见未来”,将更多的焦点放在那些决定未来商业走向的关键议题上。
这意味着,课程列表中将涌现大量新面孔。例如,《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再造》将取代传统的IT管理课程,深入探讨企业如何从战略、文化到流程进行系统性数字化变革;《ESG与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将成为必修课,帮助新一代企业家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转化为长期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护城河;《家族企业治理与代际领导力》则会直面他们最核心的痛点,提供兼具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智慧的解决方案。此外,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全球供应链重构、地缘政治风险分析、影响力投资等前沿课程,也将从边缘走向中心。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新旧课程体系的关注点:
维度 | 传统EMBA课程焦点 | 面向下一代企业家的EMBA课程焦点 |
战略层面 | 竞争战略、蓝海战略 | 生态系统战略、动态能力与战略韧性 |
技术层面 | 信息化管理(ERP) | 数字化转型、AI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 |
领导力层面 | 绩效管理、激励理论 | 变革领导力、仆人式领导、组织文化塑造 |
全球化 | 跨国经营、市场进入策略 | 地缘政治风险管理、全球价值链重构 |
价值导向 | 股东价值最大化 | 利益相关者价值、ESG、企业社会使命 |
如果说课程内容的更新是“换药”,那么教学模式的升级就是“换方”。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习惯了即时反馈和高度互动的“创二代”而言,传统的“教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已经远远不够。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因此,长江EMBA的教学模式必须变得更加体验化、社群化和个性化。
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员变了,对老师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下一代企业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学识渊博的理论派教授,他们更渴望与那些在商业前沿亲身搏击过的实战派导师对话。因此,长江EMBA的师资团队需要更加多元化,形成一个由学术教授、实践教授、行业大咖和思想领袖构成的“导师天团”。
一方面,学术教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最新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洞察未来的商业思想。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的“取势、明道、优术”理念,在此时需要被赋予新的内涵,“势”更多指向科技和全球格局的突变,“道”则更多关乎商业伦理和长期主义。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引进“实践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他们可能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顶级的风险投资人,或是领导过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CEO。他们带来的不是抽象的理论模型,而是充满细节、血肉丰满的实战经验和失败教训,这种“过来人”的分享,对正在摸索的“创二代”来说价值千金。
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导向上,师资需要引导学员超越对财富增长的单一追求。长江商学院自创立之初就融入了深厚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面对下一代企业家时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更希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家。因此,课程中需要融入更多关于哲学、历史、社会学的思考,引导他们探寻“企业的终极目的”和“企业家的社会角色”,帮助他们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总而言之,下一代企业家(创二代)的涌现,正从需求端、内容端、模式端到师资端,全方位地重塑着长江EMBA的教学范式。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从“知识的传递”转向“能力的共创”,从“管理者的培养”转向“变革者的赋能”。
这不仅是长江商学院面临的挑战,更是其引领中国商科教育再上新台阶的绝佳机遇。通过主动拥抱变化,长江EMBA能够继续巩固其作为中国顶尖商业领袖摇篮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将深度参与并赋能中国民营经济的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这一宏大历史进程。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追踪这些教学模式变革的长期效果,量化其对学员企业转型成功率、创新活力以及社会责任表现的具体影响,从而为全球商科教育的创新提供来自中国的宝贵经验。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