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在事业上达到一定高度,考虑通过EMBA课程为自己充电时,可能会被课程介绍中一个充满活力的词汇所吸引——“移动课堂”。这听起来似乎比坐在固定教室里有趣得多,但它究竟是什么?是简单的组团旅游,还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实际上,EMBA课程中的“移动课堂”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深度整合的、极具变革性的教学模式,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商业实践无缝对接,让企业家和高管们跳出熟悉的 boardroom,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习、碰撞、反思与成长。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移动课堂”最核心的理念:学习不应被物理空间所局限。传统的课堂,无论多么先进,终究是一个封闭的、理论驱动的环境。教授在讲台上分享模型,学生在座位上记录笔记。这种模式在传授系统性知识方面非常高效,但对于需要处理复杂、多变且充满“人”的因素的商业世界来说,它缺少了最关键的一环——情境(Context)。
“移动课堂”正是为了打破这“第四堵墙”而生。它将整个课堂“搬”到了企业生产线、研发中心、海外市场,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学习范式的根本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主动的观察者、参与者和探索者。他们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框架,如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等,去亲身验证、挑战甚至颠覆这些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性。这种体验式学习带来的冲击力和记忆深度,是任何书本或案例都无法比拟的。
“移动课堂”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形式,便是深入企业内部的参访与现场教学。但这绝非一次普通的“公司游览”。一次成功的移动课堂,其策划和执行都极为严谨,堪比一个微型的咨询项目。以长江商学院为例,其移动课堂的设计往往遵循着一套精密的逻辑。
在出发前,教授会围绕即将参访的企业或行业,布置相关的预习材料和案例。学生们需要提前研究该企业的财报、发展战略、行业困境等,并带着具体的问题进入现场。例如,去一家新能源汽车的“超级工厂”,学生们可能需要思考:它的供应链管理与传统车企有何本质区别?自动化生产线背后的人才结构是怎样的?这种模式能否被复制到自己的行业中?
到达现场后,课堂的主角不仅仅是带队教授,更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甚至是创始人。他们会亲自讲解企业运营的真实挑战、决策背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未来的战略布局。学生们有机会在生产车间看到一块钢板如何变成一辆汽车,在研发实验室与工程师探讨技术瓶颈,在会议室里与CEO直接对话,进行高水平的问答与交锋。这种“沉浸式”的互动,让抽象的管理理论瞬间变得鲜活、立体。参访结束后,通常还会有一个复盘环节,教授会引导大家将现场的观察与课本理论相结合,进行深度的反思与讨论,最终形成独到的见解。
除了深入单一企业,“移动课堂”还演化出多种多样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果说企业参访是“移动课堂”在“术”的层面的深化,那么跨地域、跨文化的模块则是其在“道”的层面的升华。顶尖的EMBA项目,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具有全球视野的院校,通常会设置海外学习模块,将“移动课堂”延伸至全球范围。
这并非一次商务旅行,而是一场深度的文化与商业文明的沉浸之旅。前往美国硅谷,学生们感受的不仅是科技巨头的辉煌,更是那里“鼓励失败、宽容试错”的创新文化和天使投资生态。去以色列,他们学习的不仅是“滴灌技术”,更是这个“创新国度”在资源匮乏下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存智慧和国民凝聚力。在日本,他们观察的不仅是百年企业的“工匠精神”,更是其在细节管理、质量控制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极致追求。
在这些跨文化模块中,学习的内容早已超越了商业本身。学生们会与当地的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进行交流,探讨当地的政治格局、法律体系、社会习俗如何影响商业环境。这种经历极大地拓宽了学员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逻辑的共性与差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和反思,他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独特定位与机遇。
“移动课堂”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开眼界”,它为EMBA学员带来了多维度的、深刻的裨益。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其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维度 | 传统课堂 | 移动课堂 |
学习环境 | 封闭、稳定、可控 | 开放、动态、真实 |
知识来源 | 教授、书本、案例 | 教授、企业高管、一线员工、市场环境、文化氛围 |
学习方式 | 以理论接收和逻辑思辨为主 | 体验、观察、互动、反思并重 |
学员角色 | 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 主动的探索者和共创者 |
核心目标 | 构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
正如表格所示,“移动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知行合一”。它迫使学员将脑海中的商业模型与现实世界进行对撞,从而获得对知识更深刻、更本质的理解。此外,它还是同学情谊的强大催化剂。在异地他乡,共同面对陌生的环境,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和讨论,学员之间建立起的不仅仅是人脉,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这些在旅途中深夜长谈、在参访后激烈辩论的时刻,往往会成为EMBA生涯中最宝贵的记忆。
总而言之,“移动课堂”是现代EMBA教育理念的一次重要飞跃。它不再满足于传授“what”和“how”,而是引导学员去探索“why”。它将教室的边界无限延展,让每一位身经百战的企业家重新成为学生,带着谦逊和好奇,在真实的世界中砥砺思想、重塑认知。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学习哲学——最深刻的商业智慧,永远根植于鲜活的实践土壤之中。
对于未来的商业领袖而言,世界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而“移动课堂”所做的,就是提供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一个值得信赖的向导团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陪伴他们在这所无边无际的“大学”里,完成一次次涤荡心灵的求知之旅。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