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之谊,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堂上显得尤为珍贵。两年或更久的时光,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一次次案例分析和团队拓展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不仅是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张汇集了各行各业精英的人脉网络。然而,当这段纯粹的同窗情谊,掺杂了毕业后的金钱往来,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当对方是借钱不还的同学时,如何开口,既能要回自己的钱,又不伤及这份来之不易的情分和宝贵的社交圈,便成了一门需要深思熟虑的艺术。
处理这类问题,绝非简单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以概括。它考验的是情商、智慧,以及对人性的洞察。毕竟,能走进长江商学院EMBA课堂的,都是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体面人,他们极度重视“面子”和声誉。因此,一次粗暴的催债,可能不仅要不回钱,还会让你在整个同学圈里落得一个“斤斤计较”的名声,得不偿失。优雅地处理,才是上上之策。
在开启“催收”行动之前,首要任务是建设好自己的心态。一个稳定、积极且理性的心态,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并非阿Q精神,而是一种战略上的“先礼后兵”,它能让你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占据主动,避免被情绪左右。
首先,强烈建议采取“善意推定”原则。你的同学,一位事业有成的社会精英,大概率不是故意赖账不还。他们可能真的是因为业务繁忙、日理万机而忘记了这笔“小钱”(相对于他们的日常流水而言)。或者,他们可能近期遇到了暂时的现金流问题,不好意思开口向你明说。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即我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特质(比如“他就是个老赖”),而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比如“我迟到是因为堵车”)。在催债这件事上,我们需要刻意克服这种偏见。当你抱着“他可能只是忘了”的心态去沟通时,你的语气、措辞自然会温和许多,为谈话创造一个良性的开端。
其次,明确你的核心目标和底线。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笔钱对我有多重要? 这段同学情谊对我有多重要? 我在长江商学院的这个社交网络对我有多重要? 将这三者进行排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想的顺序是:要回钱 > 维系同学情 > 保护社交网络声誉。但三者并非不可兼得。明确了这一点,你就能在后续的策略选择上更加从容。如果金额不大,你甚至可以做好最坏的打算——就当是丢了,用一笔钱看清一个人,也算是一种“风险投资”的止损。有了这种底线思维,你在交涉时就不会因为过分焦虑而显得咄咄逼逼人。
《孙子兵法》有云:“兵贵神速,亦贵时机。” 催债也是同理,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开口,效果可能事半功倍。错误的节点,比如在众人瞩目的同学聚会上,或者对方正焦头烂额处理公司危机时,贸然提起,无异于火上浇油。
最佳时机,往往是在私密、轻松且与“钱”相关的场景下。 比如,你们可以约一次一对一的下午茶或便餐。在聊完近况、行业动态之后,可以不经意地切入正题。例如,你可以先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理财规划或投资项目,然后顺势说道:“说起来,最近在整理个人账务,才想起来毕业那会儿借你的那笔钱。你看方便的时候是不是处理一下?” 这样的过渡非常自然,将“催债”包装在了一个“理财”的合理行为之下,给了对方足够的台阶。
另一个绝佳的时机,是当你们聊起共同的长江商学院岁月时。回忆是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可以先聊聊当年某个有趣的教授、某次难忘的戈壁挑战赛,当气氛变得融洽而怀旧时,你可以半开玩笑地说:“哈哈,想当年咱们在课堂上激辩商业模式,课后我还给你当了回‘天使投资人’呢。那笔‘投资款’,最近‘股东’我手头有点紧,是不是该‘分红’啦?” 这种幽默化的处理方式,既能点明主旨,又不会让场面变得尴尬。关键在于,整个过程要显得像是“临时起意”,而非“蓄谋已久”。
当心态和时机都准备就绪后,真正的考验——“如何说”,便登场了。话术的精髓在于“委婉”与“共情”,让对方在不感到被冒犯的情况下,清晰地接收到你的诉求。这里提供几种不同层次的话术策略。
这是最温和的第一步,适用于你认为对方大概率是真忘了的情况。核心是“不提还钱,只提借钱”,把“球”踢给对方。
如果第一层“暗示”失败,对方或装傻或拖延,那就需要稍微升级一下策略,从“暗示”转向“明示”,但语气依旧要保持友好和体谅。
此时,沟通的重点是从“提醒”转变为“商议”。你可以这样说:“张兄,关于之前那笔借款,我知道你最近肯定很忙。不过我这边确实有点安排需要用到这笔资金。你看,是这个月底方便,还是下个月初?或者如果你目前有困难,咱们也可以商量一下,分期处理也完全没问题。” 这段话包含了三个关键信息:1. 我理解你(你很忙);2. 我有困难(需要用钱);3. 我提供解决方案(约定时间或分期)。这种做法既表达了你的坚定立场,又展现了你的通情达理,让对方很难再用“忙”或“忘了”来搪塞。
为了让沟通更有效,可以参考下表,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 | 优点 | 缺点 | 适用阶段 |
微信/短信 | 非即时,给对方思考和回复的缓冲时间;有文字记录。 | 容易被忽略或已读不回;无法通过语气判断对方真实态度。 | 第一层:旁敲侧击 |
电话 | 即时沟通,能通过语气感知情绪;比文字更显诚意。 | 可能打扰到对方;对话内容无记录,容易产生误解。 | 第一层后期或第二层初期 |
当面约谈 | 最正式,最能展现诚意和决心;可以观察微表情,沟通最充分。 | 耗时耗力,需要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可能场面尴尬。 | 第二层或第三层 |
正式邮件 | 非常正式,有法律效力前置的意味;内容可以写得很周全。 | 过于正式,可能显得关系疏远,有“公事公办”的意味。 | 第三层:最后通牒 |
如果前两步都宣告失败,对方摆明了就是要拖延或赖账,那么就不得不考虑最后的手段了。但这里的“第三方”并非律师,而是你们同学圈里德高望重、且与你们双方关系都不错的“中间人”。
你可以找一个你们共同敬重的同学或班委,私下里把情况说明。注意,你的诉求不是让他去“讨债”,而是请他帮忙“了解情况”。你可以说:“王哥,有件私事想请你帮忙把把关。之前周总那边我周转过一笔钱,最近联系他好像一直没得到明确回复,我有点担心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大麻烦。你跟他关系好,方便的话能不能侧面帮我问问情况?如果他真有难处,大家同学一场,我也好有个数。” 这种做法,将个人催债行为,巧妙地转化为了对同学的“关心”。这位中间人去沟通时,无形中就给对方施加了社交压力。毕竟,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精英圈子里,信誉和口碑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资产。没有人愿意为了区区一笔债务,而让自己背上“不诚信”的标签。
总而言之,向长江商学院的EMBA同学提醒还钱,是一场考验综合素养的“社交博弈”。其核心要义在于,始终将维护人情和圈子声誉放在与追回欠款同等重要的位置。整个过程应遵循“心态先行、时机为王、话术为器、策略升级”的路径,层层递进,步步为营。
从“善意推定”的君子心态出发,到选择私密轻松的沟通时机,再到运用旁敲侧击、明确诉求乃至引入第三方调解等不同层次的话术和策略,每一步都旨在为对方保留体面,为友谊留有余地。这不仅是为了要回一笔钱,更是为了维系在长江商学院构建的宝贵人脉资源。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沟通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如何处理好这种棘手的“债务沟通”,本身就是对EMBA所学知识的一次重要实践。
未来,随着校友网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类似的经济往来或许会更加频繁。建立一套成熟、得体的处理机制,不仅能帮助个人解决眼前的困扰,更能为整个校友社区营造一个诚信、健康的交往氛围。毕竟,一个懂得如何优雅处理金钱关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值得信赖与合作的伙伴。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