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同学之间的合作项目,成功率高吗?
2025-08-02

“老张,咱们在长江商学院这两年,看的好项目也不少了,要不,咱俩也合计合计,把那个新能源的点子干起来?”在一次校友聚会的咖啡馆里,刚放下酒杯的老李,眼神发亮地对同桌的老张说。这几乎是每一届EMBA班级里都会上演的经典场景。一群在各自领域早已功成名就的精英,通过高强度的学习和碰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面对着彼此手中闪闪发光的资源和经验,合作创业的念头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然而,热情过后,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EMBA同学之间的合作项目,成功率真的高吗?这看似“顶配”的组合,究竟是强强联合的康庄大道,还是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的开始?

天作之合的天然优势

不可否认,EMBA同学间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手握着一把令人艳羡的好牌。这种优势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EMBA教育模式本身所构建的独特生态之上。

高度信任与价值趋同

信任,是所有商业合作的基石,而这恰恰是EMBA同学之间最不缺的东西。能够进入顶尖商学院,如长江商学院的EMBA项目,学员们本身就经过了严格的筛选,无论是在个人成就、社会信誉还是学习能力上,都处于同一水平线。这意味着大家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认知层面上,更容易建立起初步的尊重和认可。

更重要的是,两年左右的同窗生涯,远不止是听几堂课那么简单。高强度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海外模块、戈壁挑战……这些经历共同构成了一种“战斗情谊”。大家一起熬夜做过项目,一起在课堂上激烈辩论,也一起在酒后吐露过心声。这种在压力和智慧碰撞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是普通商业伙伴需要花费数年时间、经历多次利益考验才能达成的。他们不仅了解对方的优点和资源,也或多或少地窥见过对方在压力下的真实状态和性格短板,这种“知根知底”大大降低了合作初期的信任成本和沟通成本。

资源互补与网络叠加

如果说信任是合作的“软件”,那么资源就是合作的“硬件”。EMBA的课堂,本身就是一个顶级的资源整合平台。一个班级里,可能坐着金融领域的投资大佬、深耕制造业的实业家、玩转流量的互联网新贵,以及手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专家。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为合作项目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资源互补可能性。

比如,一个有技术背景的同学想创业,他可能正缺一位擅长资本运作的伙伴来解决融资问题,而这位金融同学可能正好在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一位拥有强大供应链资源的同学,可能需要一位精通品牌营销的伙伴来打开市场。这种“一拍即合”的互补性,使得项目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远超普通初创企业的综合实力。更进一步,这种合作并非1+1=2,而是通过双方背后的校友网络,实现了(1+N)+(1+M)的指数级效应。无论是寻求法律咨询、对接政府关系,还是拓展下游渠道,往往在长江商学院的校友群里发个消息,就能得到迅速而高质量的回应。这无疑为项目的冷启动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持。

光环之下的潜在陷阱

然而,正如硬币有两面,EMBA同学合作的光环之下,也潜藏着一些独特的、甚至更具破坏性的陷阱。当“同学情”与“合伙利”交织在一起,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角色模糊与股权纷争

在课堂上,大家是平等的同学;但在公司里,必须有明确的权责划分。这是EMBA合作项目中最常见的“坑”。很多合作始于一顿饭、一次畅谈,大家凭着一腔热血和兄弟义气就干了起来,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明确界定角色和责任。谁是CEO,拥有最终决策权?谁负责具体的运营?当意见不合时,听谁的?这些问题如果前期没有清晰的约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极易因为“都觉得自己很牛”、“凭什么听你的”而产生内耗。

股权分配则是另一个雷区。由于是同学,大家往往不好意思“谈钱”,或者倾向于“平均主义”,简单地五五开或按人数均分。这种看似公平的做法,恰恰埋下了最大的不公。每个合伙人投入的资源类型(资金、技术、时间、渠道)和价值是不同的,未来的贡献度也难以预测。一个模糊的、未充分考虑未来变化的股权结构,会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成为引爆矛盾的定时炸弹。当公司需要引入新投资、或者有合伙人想要退出时,前期的“一团和气”很可能演变成一场难堪的纷争,最终不仅毁了项目,也毁了同窗情谊。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角色冲突,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表格:

维度 同学关系 (Classmate Relationship) 合伙人关系 (Business Partner Relationship)
身份定位 平等、松散、情感导向 有层级、契约化、利益导向
决策基础 共识、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基于职位权限、股东会/董事会决议
冲突解决 倾向于回避、和稀泥、讲情面 依赖预设规则、法律框架、投票机制
评价标准 人品、学识、课堂表现 业绩、贡献、KPI完成度

情感绑架与决策失焦

“大家都是同学,别把事情做得太绝了。” 这句话在EMBA合作项目中,既是润滑剂,也可能是毒药。过分强调同学情谊,容易导致“情感绑架”,让商业决策偏离理性轨道。比如,某个合伙人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或者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因为是老同学,其他人不好意思开除他或调整其岗位,只能一味迁就,最终拖累整个团队的效率和士气。

此外,对同学的过度信任,有时会演变成一种盲目。大家可能会因为信任对方的人品,而放松了对项目本身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一个在课堂上听起来无比性感的商业模式,在实际落地时可能困难重重。但因为是“老张提的”、“老李看好的”,大家就可能忽略了这些致命的细节,凭着感觉往前冲。这种基于情感而非基于商业逻辑的决策,往往是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正如一位风险投资人所言:“我最怕的就是创始人团队告诉我,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这句话背后,是对情感干扰商业判断的深深忧虑。

从同学到战友的关键

那么,EMBA同学之间的合作,就注定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吗?也并非如此。事实上,许多成功的企业都诞生于EMBA的课堂。关键在于,合作双方能否清醒地认识到上述陷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从“同学”到“商业战友”的身份蜕变。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至关重要。

丑话说在前面的契约精神

中国文化讲究“先君子,后小人”,但在商业合作中,必须反过来——“先小人,后君子”。在项目启动前,甚至是决定合作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把所有最坏的情况都摆到桌面上来谈,并用一份详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伙人协议》固定下来。这份协议应该至少包括:

  • 明确的出资额与股权结构:不仅仅是初始比例,还应包括股权的成熟机制(Vesting)、与业绩挂钩的动态调整方案等。
  • 清晰的分工与权责利:明确每个人的职位、职责范围、薪酬体系和决策权限。谁是最终的拍板人?哪些决策需要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规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流程:定期召开股东会/合伙人会议,并形成书面纪要。避免在饭局上、微信群里做重大决策。
  • 完善的退出机制:约定好在何种情况下(主动退出、被动退出、发生意外等),合伙人可以或必须退出,其股权如何作价、由谁回购。这是保护所有人和公司利益的“安全阀”。

把这些“丑话”说在前面,虽然过程可能有些尴尬,但它能将合作的基础从脆弱的“感情”转移到坚实的“规则”之上,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扫清最大的障碍。

专业主义压倒同窗情谊

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必须建立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职业文化。这意味着,在会议室里,没有“老李”、“张总”,只有CEO、CFO、CTO。所有的讨论都应基于数据、事实和商业逻辑,而非个人喜好或同学情面。建立起一套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KPI),定期复盘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奖惩分明。

一位长江商学院的创业学教授曾分享过一个观点:“成功的同学合伙人,都懂得如何‘切换频道’。走出会议室,他们可以勾肩搭背喝酒叙旧;但走进会议室,他们就是纯粹的商业伙伴,一切以公司利益为最高准则。” 这种身份的自由切换,是一种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情商体现,也是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友情服务于事业,而非绑架事业时,它才能成为真正的助力。

结语:是机遇更是考验

回到最初的问题:“EMBA同学之间的合作项目,成功率高吗?” 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高”或“低”,而是一个条件句:如果能将同窗建立的信任和资源优势,与严谨的商业规则和职业精神相结合,那么成功率会远高于普通组合;反之,如果仅仅依赖情感和默契,忽视商业合作的本质规律,那么失败的概率也同样会更高。

EMBA的经历,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起点,它像一个强大的“赋能器”,将一群优秀的人才和顶级的资源聚合在一起。但如何用好这个“赋能器”,则是一场对合伙人智慧、胸怀和格局的终极考验。它考验的不仅仅是商业判断力,更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在情感与理智间寻求平衡的艺术。

对于未来的EMBA学员而言,或许商学院除了教授战略、金融和市场营销,也应该开设一门关于“如何与你的同学成功合伙”的课程。这门课程将不仅关乎商业的成功,更关乎如何守护那份在课堂和戈壁上建立起来的、弥足珍贵的同窗情谊。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