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读完了EMBA,公司的业绩还是没有起色?
2025-08-02

投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学费,牺牲了无数个陪伴家人的周末,在飞机和高铁上啃完了成堆的案例……当您终于拿到那本印着烫金字样的EMBA毕业证书时,心中涌起的,除了成就感,更多的是对公司未来的无限憧憬。您仿佛手握屠龙宝刀,准备在商场上大展拳脚,带领公司冲向新的高峰。然而,几个月甚至一年过去了,您却沮丧地发现,公司的财务报表依旧平淡无奇,团队士气似乎也未见高涨,那些在课堂上让您热血沸腾的商业模型,在现实中却处处碰壁。于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盘旋在心头:为什么我读完了EMBA,公司的业绩还是没有起色?

这个问题,是许多企业高管在完成深造后面临的共同困惑。这并非意味着EMBA无用,也并非您的能力不足。问题往往出在从“知道”到“做到”的惊险一跃,以及个人认知升级与组织系统惯性之间的巨大张力。这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认知与实践命题。

知识与实践的鸿沟

EMBA课程,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类顶级商学院,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您提供一个高度浓缩的商业知识体系。在课堂上,您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战略框架、金融工具、营销理论和领导力模型。教授们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哈佛案例,为您剖析了通用电气、苹果、华为等巨头的成败得失。这极大地拓宽了您的视野,提升了您的认知维度,让您学会了用“上帝视角”去审视商业世界。

然而,知识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价值,能够被有效应用的知识才是力量。这便是理论与现实之间最著名的“知行鸿沟”(The Knowing-Doing Gap)。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里·菲佛(Jeffrey Pfeffer)和罗伯特·萨顿(Robert I. Sutton)在其同名著作中指出,许多公司之所以失败,并非因为管理者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将所学付诸行动。您在EMBA课堂上学到的,好比是一张张精准的航海图和先进的导航仪器;但您公司的具体情况,却是一艘有着自己独特结构、船员习惯和历史包袱的船。直接把新航图交给习惯了看星星辨方向的老水手,他们不仅可能看不懂,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您可能会兴奋地和团队讨论“蓝海战略”,但员工们关心的可能是这个月的KPI和奖金;您想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但公司的财务和人事系统却完全无法支撑这种精细化的核算。这种认知上的“时差”和语言体系的“断层”,是导致EMBA知识“水土不服”的首要原因。您学到的是屠龙之术,但回到公司,您面对的可能并非恶龙,而是一群需要安抚、激励和引导的羚羊。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EMBA教育的核心是提升个人的领导力与决策能力。然而,公司的成长是一个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独角戏。您是公司的“大脑”,但一家公司的成功,还需要强健的“躯干”(中层管理者)、灵活的“四肢”(基层员工)以及健康的“血液循环系统”(企业文化和流程)。如果整个组织的系统没有做好准备,单凭大脑的升级,很难驱动整个身体的进化。

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组织惯性”(Organizational Inertia),它指的是组织在面对变革时倾向于维持现状的强大力量。这种惯性来自于既有的成功经验、固化的工作流程、稳定的利益格局以及员工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当您带着全新的理念回到公司,试图推动变革时,您挑战的不仅仅是某个流程或制度,而是整个组织过去赖以生存的“舒适区”。员工可能会问:“我们以前这样做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改?”中层管理者可能会担心,新的模式会削弱他们的权力和地位。这种无形但巨大的阻力,足以让任何宏伟的蓝图搁浅。

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掉(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 您从EMBA带回的先进战略,如果与公司现有的文化格格不入,最终只会被强大的组织文化所吞噬。例如,您想建立一个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但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却依然严厉惩罚每一个犯错的员工,那么创新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因此,EMBA毕业后的首要任务,或许不是立刻推行某个新战略,而是思考如何将个人学识转化为组织能力,如何成为一名“首席赋能官”,去培育支持变革的土壤和文化。

战略与执行的脱节

在EMBA的课堂上,您可能花费了大量时间研讨那些激动人心的商业战略。无论是颠覆式创新、平台战略还是数字化转型,这些词汇都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您满怀信心地为公司制定了一份看似完美的战略规划,逻辑清晰,前景诱人。然而,战略的成功,只有10%在于其本身的精妙,而剩下的90%在于不折不扣的执行。

战略与执行之间的脱节,是企业管理的“百慕大三角”。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出在战略本身,而是出在执行的每一个环节。拉姆·查兰(Ram Charan)在《执行》一书中强调,执行是一种纪律和文化,是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您的新战略是否被清晰地传达给了每一个层级的员工?他们是否理解这个战略与自己日常工作的关系?公司是否为执行新战略配置了足够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是否有明确的衡量指标(KPIs)和跟进机制来确保执行不偏航?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

战略设想与执行现实的差距

战略设想 (Strategic Vision) 执行现实 (Execution Reality) 可能的原因
拥抱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市场部依旧依赖传统渠道,数据团队提交的报告无人问津。 员工缺乏数据分析技能;现有IT系统老旧,无法支持;“凭经验”决策的文化根深蒂固。
推行客户导向文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依旧冗长,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下。 部门墙严重,KPI考核只关注本部门利益;缺乏授权,一线员工没有决策权。
打造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持续学习与创新。 员工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无心学习;培训预算被削减。 短期业绩压力过大;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成长;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一个再好的战略,如果缺乏配套的组织能力、资源支持和文化氛围,最终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您在EMBA学到的,是如何“画出”这张蓝图,但更艰巨的任务,是回到公司,成为那个带领团队“施工”的总工程师。

时间滞后性的影响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变革的“时间滞后性”。任何深刻的组织变革,其效果的显现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像种下一棵树,您需要先松土、施肥、浇水,然后耐心等待它发芽、生根、长成大树,这个过程无法被压缩。同样,企业业绩的提升,尤其是由战略转型和文化重塑带来的提升,往往会经历一个“J型曲线”效应。

在变革初期,由于引入新的流程、打破旧的习惯,组织的效率和业绩甚至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下滑。员工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团队需要时间去磨合,市场也需要时间去感知您的变化。在这个阶段,您和您的团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会有人开始质疑变革的正确性。这正是考验您作为领导者决心和耐心的关键时刻。许多美好的变革,都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您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们,那些已经成功实现企业转型的企业家,他们的故事里往往也包含了数年的坚持与煎熬。他们懂得,真正的变革是“慢”功夫,需要“文火慢炖”。因此,请给予自己和您的团队多一点耐心。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业绩起色就轻易否定EMBA学习的价值,更不要因此陷入自我怀疑。您需要做的是,设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持续不断地沟通愿景,庆祝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用长期主义的眼光看待这场变革。

总结与建议:从“学霸”到“实干家”的转身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读完了EMBA,公司的业绩还是没有起色?” 答案是复杂的,但核心在于:EMBA为您完成了个人认知层面的“系统重装”,但公司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却尚未同步升级。 您拿到了最先进的地图,但您还需要教会船员如何识图,加固船体,并与他们一起,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海洋中,校准航向,乘风破浪。

这趟从知识到业绩的旅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您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为了更好地走好这段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将您的个人学识转化为团队的共同语言。多举办内部的分享会、读书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您学到的模型和理念传递给核心团队。您的角色不是发号施令的“先知”,而是循循善诱的“教练”。
  • 从小处着手,快速迭代: 不要试图一上来就进行颠覆性的全面改革。选择一个业务单元或一个具体问题作为试点,运用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通过一个“小而美”的成功案例,建立团队的信心,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再逐步推广。这符合互联网产品开发的“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思想。
  • 翻译与适配,而非照搬: 任何商业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适用条件。您需要做的不是“复制-粘贴”,而是“翻译-适配”。结合您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学到的理论进行裁剪和改造,使其能够真正在您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 建立反馈与衡量机制: 如何判断变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建立清晰、可量化的衡量指标,并定期复盘。这不仅能让您及时调整策略,也能让团队看到努力的成果,从而获得持续的动力。
  • 保持谦逊与耐心: 变革之路充满挑战。作为领导者,保持开放和谦逊的心态,愿意倾听来自一线的反对声音,承认自己并非全知全能。同时,保持战略定力,给予变革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EMBA的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更高级、更艰难的学习的开始。 它为您打开了一扇窗,让您看到了商业世界的辽阔与深邃。而窗外的风景能否成为您公司的现实,取决于您接下来如何作为一名领导者,带领您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这趟旅程,远比任何课堂作业都更具挑战,也更富魅力。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