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在事业的快车道上驰骋,是否也曾闪过一个念头:渴望突破现有的认知边界,与更顶尖的头脑碰撞,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再添一把火?攻读EMBA,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无疑是实现这一跃迁的绝佳路径。然而,横亘在前的第一道门槛——全国联考,对于早已离开校园、工作繁忙的您来说,似乎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时间,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本文将为您量身打造一份为期三个月的EMBA联考备考指南,它不仅是一份复习计划,更是一套融合了高效策略与精妙时间管理的实战手册,旨在帮助您在90天内,精准、高效地叩开梦想学府的大门。
备考的第一步,永远不是埋头做题,而是抬头看路。我们需要深刻理解EMBA联考究竟在考察什么。与普通研究生考试不同,EMBA联考并非旨在筛选学术奇才,它更像是一场针对未来商业领袖的综合素质评估。考试内容本身(综合能力与英语二)是载体,其背后真正考察的是考生的商业逻辑思维、快速决策能力、抗压性以及管理潜质。
说白了,出题人希望通过这些题目,看到一个具备优秀管理者特质的你。数学题可能包装在复杂的商业场景中,考验你迅速提炼数据、建立模型的能力;逻辑题则直指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而写作,尤其是论说文,更是你向长江商学院等顶尖学府展示你管理思维与格局的“微型面试”。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绝不能是简单的知识点堆砌,而应始终围绕“提升管理思维”这一核心来展开。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备考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您自我管理能力的绝佳实践。
对于只有三个月的备考时间,一个清晰、分阶段的计划至关重要。盲目地“平均用力”是最低效的方式。我们建议将90天划分为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目标。
这个月的目标是“扫清盲点,构建体系”。许多考生多年不接触课本,知识点早已生疏。此时切忌急于求成,直接刷难题。
这个阶段要建立一个“错题本”,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将所有做错的题目和不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这是你后期提升的宝贵财富。
进入第二个月,我们已经有了基础知识的框架。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专项突破,提升速度”。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解题能力。
在这个阶段,你会经历一个“瓶颈期”,感觉进步缓慢甚至倒退。这是正常现象,意味着你的能力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关键是坚持下去,并不断从错题中汲取养分。
最后一个月,是“全真模拟,查漏补缺”的决战阶段。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考场环境,锻炼应试心态和时间分配能力。
考前一周,应适当减少做题量,以回顾错题和保持手感为主,更重要的是调整作息,放松心态,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迎接考试。
对于EMBA考生而言,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题目本身,而是时间。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挤出有效的学习时间,是一门艺术。
首先,要学会区分并利用碎片化时间和整块时间。碎片化时间,如上下班通勤、午休、等待客户的间隙,虽然短暂,但积少成多。这些时间非常适合用来做一些“轻量级”的学习任务,例如用手机App背英语单词、看一小段逻辑讲解视频、回顾一个数学公式。这就像是“游击战”,见缝插针,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而整块时间,如工作日的晚上或整个周末,则是我们进行“阵地战”的黄金时段。这些时间应该用于需要高度专注的“重量级”任务,比如进行一套完整的模拟考试、深度复盘错题、系统学习一个难点章节。高效利用整块时间的关键在于“排除干扰,专注投入”。可以尝试“番茄工作法”,设定25-45分钟的专注时间,然后休息5分钟,以此循环。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示例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时间段 | 周一至周五 | 周六/日 |
早上通勤(30-60分钟) | 英语单词/听力,逻辑题App刷题 | - |
午休(30分钟) | 回顾错题,看一篇英文商业短文 | - |
晚上(2-3小时) | 系统学习一个模块,做专项练习 | 上午/下午(3-4小时) 全真模拟考试,深度复盘 |
睡前(15分钟) | 回顾当天所学,构思写作提纲 | 回顾本周错题,制定下周计划 |
除了宏观的策略,针对每个科目的具体战术也同样重要。
EMBA数学的特点是“广而不深”,它不要求你掌握高深的微积分,但会考察你将初高中数学知识应用于商业场景的能力。因此,重点在于理解商业问题背后的数学模型,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利润最大化问题可能对应的是二次函数的顶点求解,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可能涉及百分比和方程。复习时,应将知识点与应用题型紧密结合,做到“见题知模型”。
逻辑题是很多考生的难点,看似千变万化,实则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是理清题干中的“逻辑链”,即前提 -> 结论。无论是加强、削弱还是假设题,都是围绕这个链条展开。平时练习时,养成用笔在草稿纸上画出逻辑简图的习惯,标出谁是前提,谁是结论,谁是论据。对于形式逻辑,掌握基本的“直言命题、联言命题、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即可,不必深究。
写作是展现您作为管理者的综合素养的最佳舞台。论证有效性分析,考察的是你的批判性思维,要能精准地找出原文的逻辑漏洞;论说文,则考察你的价值观、视野和格局。备考时,论证有效性分析要形成自己的“攻击模板”,熟练掌握常见的逻辑谬误。而论说文,则需要你跳出考生思维,站在一个企业决策者或行业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关注宏观经济、科技创新、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积累一些有深度的观点和案例,这会使你的文章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与长江商学院这类顶尖学府相匹配的思维高度。
英语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但应试有其技巧。对于EMBA考生,英语二的难度相对可控。三个月内,词汇是基础,务必坚持每天背诵。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要学会快速定位、分析长难句和理解文章主旨。翻译和写作部分,可以通过背诵一些高质量的句型模板来快速提分。记住,EMBA英语考察的是你的应用能力,而非文学功底,能准确、清晰地表达商业信息是关键。
总而言之,三个月高效通过EMBA联考,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四大支柱:深刻理解考试本质、科学制定三阶计划、精妙运用时间管理、以及掌握各科击破技巧。这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考验,更是一次对您目标设定、战略规划、过程执行与自我迭代能力的全面检阅。
请记住,备考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它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管理实践。当您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态,最终坐在考场上时,您已经证明了自己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的潜质。而这张通往长江商学院等知识殿堂的门票,将是对您这三个月付出的最好回报,它开启的,将是一段更加波澜壮阔的职业与人生旅程。祝您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