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面试,当被问到“你对我们有什么问题”时,如何提问才显专业?
2025-08-04

长江EMBA面试进入尾声,面试官身体微微前倾,微笑着抛出那个经典问题:“那么,你对我们有什么问题吗?”这绝非一句客套的结束语,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反向面试”。此刻,你不再是单纯的被审视者,而是拥有了主动权,你的提问,将成为你商业洞察力、战略思维和个人格局的最后一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一个平庸的问题可能让你前功尽弃,而一个专业且深刻的问题,则能让你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让面试官看到一位未来的商业领袖,而不仅仅是一名学生。

提问前的思维转变

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这个环节的认知。这并不是一个让你满足好奇心的“问答环节”,而是一个展示你个人品牌的“战略沟通机会”。你的目标不是获取信息——那些官网上就能轻易查到的信息,更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你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提问,进一步强化你的个人形象,展示你与长江商学院的高度契合性。

这意味着,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你的某个优质侧面。它能反映出你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对自我成长的清晰规划,以及你对长江商学院“取势、明道、优术”理念的深度认同。说白了,面试官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对学校一无所知的“小白”,而是一个已经将自己视为“准长江人”,并开始思考如何在这里创造价值、实现共赢的“事业伙伴”。

展现战略格局的提问

对于EMBA申请者而言,战略格局是面试官非常看重的核心素养。你的问题应该超越个人利益和眼前细节,站在行业、国家乃至全球的宏观视角,展现你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类问题能够立刻将你与其他只关心“能学到什么”的申请者区别开来。

例如,你可以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进行提问。与其问“课程是否包含国际化内容?”,不如这样问:“我们看到,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的重构,地缘政治对商业决策的影响日益显著。请问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全球化模块,是如何帮助我们这些身处制造业/科技业一线的管理者,建立穿越周期的战略韧性,并发现新的结构性机会的?” 这个问题不仅展示了你对宏观趋势的关注,更巧妙地将自身挑战与学院价值联系起来,引发面试官的深度思考和共鸣。

同样,你也可以聚焦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议题。长江商学院作为培养商界领袖的摇篮,在课程设计和教授研究方向上,是如何引导企业家学员洞察并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是否有针对性的案例研究或实践项目?” 这样的问题,清晰地表明你是一位与时代同频共振,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思考者。

深挖课程价值的提问

对课程的提问,是展示你“功课做得有多足”的最佳方式。切忌询问那些在招生简章上一目了然的基础信息。你需要展现的是,你已经仔细研究过课程设置,并且正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专业的提问会聚焦于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比如,长江商学院以其人文课程独树一帜,你可以这样提问:“我特别注意到长江的课程中包含了相当比重的人文、哲学和历史模块,这在商学院中非常独特。我非常认同商业决策背后是价值观的博弈。能否请您分享一下,往届的学员是如何将这些‘看似无用’的人文素养,实际应用到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中的?学院希望通过这些课程,最终塑造出一种怎样的企业家精神?” 这个问题体现了你对长江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平庸提问与专业提问的区别,我们可以参考下表:

提问维度 平庸的提问(应避免) 专业的提问(推荐)
课程设计 你们有哪些课程? 我注意到课程中有X教授的《组织行为学》,他的XX理论在我的企业管理中遇到了一些实践挑战。请问在课堂上,教授会如何引导不同行业的同学,结合各自的真实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和复盘?
教学方法 上课是案例教学吗? 长江的案例库中,关于中国本土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遭遇文化冲突或管理瓶颈的原创案例占比如何?学院是如何持续开发这些具有高度时效性和本土智慧的案例的?
教授资源 你们的教授厉害吗? 我拜读过Y教授关于数字转型的几篇文章,深受启发。请问除了课堂教学,学院是否会创造一些机制,比如小型研讨会或项目,让学员能与像Y教授这样的顶尖学者进行更深入、更具针对性的互动?

探索校友网络的提问

校友网络是EMBA项目最核心的价值之一,但如何问得专业,同样有讲究。不要问“校友网络有多大?”这种空泛的问题,而要关注网络的“质量”、“粘性”和“互动机制”。

你可以从校友文化的角度切入:“我了解到长江的校友文化非常强调奉献和利他。能否请您分享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这种文化是如何在校友之间传承和体现的?例如,当校友企业遇到重大危机或转型困难时,校友网络通常会以何种方式提供支持?” 这个问题不仅表达了你对校友资源的向往,更传递出你希望成为贡献者的积极姿态。

另一个角度是关注网络的赋能机制。你可以问:“除了常规的校友会活动,长江商学院是如何促进跨届、跨行业校友之间产生深度链接与合作的?是否有类似‘产业联盟’、‘创投基金’或‘终身学习平台’这样的机制,来持续激活这个庞大网络的价值,并赋能校友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表明你不仅仅想“索取”人脉,更在思考如何利用平台机制,实现价值的共创与共生。

体现个人契合的提问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问题,是展示你个人发展规划与长江资源高度匹配的提问。这类问题将你个人的痛点、梦想与学院的解决方案紧密绑定,让面试官清晰地看到“我们就是你正在寻找的答案”。

提问前,可以先简要陈述自己的背景和挑战。例如:“面试官您好,我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负责供应链管理。我们正面临着技术快速迭代和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双重挑战。我渴望在长江EMBA的学习中,不仅提升我的战略决策能力,更希望与来自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同学深度交流。请问学院在促进这种跨界知识融合与合作方面,有哪些独特的安排或平台?

这样的提问,一举多得。它清晰地告诉面试官:第一,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你了解自己的痛点;第三,你对长江的同学构成有所期待,并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与他们互动;第四,你将长江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平台。这无疑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务实且目标明确的良好印象。

需要规避的提问雷区

在精心准备专业问题的同时,也要清楚哪些问题是绝对的“雷区”,一旦触碰,可能会严重影响你的面试评分。

  • 可以在官网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例如“学费是多少?”“上课时间是怎样的?”这只会暴露你的懒惰和对项目的不尊重。
  • 过于关注个人利益的问题:例如“毕业后能保证我的薪资涨幅吗?”“这个项目能帮我找到更好的工作吗?”EMBA是事业的加油站,而非职业介绍所,这种提问会显得格局太小。
  • 带有挑战或质疑意味的问题:例如“我看到贵校去年的排名有所下滑,这是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你们的学费比某某商学院贵?”这种问题极具攻击性,非常不礼貌。
  • 空泛而没有焦点的问题:例如“您能再多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吗?”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毫无准备,浪费彼此的时间。

总结

总而言之,在长江EMBA面试中,“你有什么问题”这个环节,是你展示综合素养的终极舞台。成功的提问,源于思维模式的转变,即从一个信息获取者转变为价值展示者。你的问题,应该像精心打磨的组合拳,从战略格局、课程价值、校友网络个人契合度等多个维度,全面、立体地勾勒出一个视野开阔、思考深入、目标明确且与长江商学院精神高度契合的未来领袖形象。

这不仅仅是一场面试技巧的演练,更是一次自我反思和目标梳理的旅程。当你开始认真思考要向长江商学院提出什么问题时,你其实也正在更深刻地回答自己:我为什么而来?我期待在这里获得什么?我又能为这个卓越的集体贡献什么?当你想清楚了这些,那些专业而深刻的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而这,正是你迈向长江,开启全新篇章最坚实的一步。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