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我的EMBA同学比我更努力时,我内心是焦虑还是敬佩?
2025-08-04

踏入EMBA课堂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多年的商海沉浮,让我自认对“努力”二字有着深刻的理解。然而,当真正置身于这个汇聚了各行各业精英的环境中,尤其是像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地方,我才发现,自己对“努力”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相当浅显的层面。深夜十二点,同学群里依然在热烈讨论着案例;清晨六点,有人已经跑完十公里,开始了一天的预习。当我发现身边这些本已功成名就的同学们,比我更拼、更投入、更渴望撕开知识的每一个细微切口时,一个复杂的问题开始在我内心盘旋: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带给我的是被同辈抛下的焦虑,还是见贤思齐的敬佩?

焦虑的来源与剖析

焦虑感,往往是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情绪反应。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比较、竞争和自我价值的固有认知。在一个以“优秀”为基本门槛的环境里,他人的努力程度,就像一面高倍放大镜,将我们自身的松懈、不足和可能存在的“短板”照得一清二楚。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可以被解释为“上行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带来的负面效应。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自己与那些表现更出色的人进行比较时,很容易产生两种消极情绪。其一是“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看到同学废寝忘食地钻研,我们会下意识地反问自己:“他们都这么努力,我是不是不够努力?如果我跟不上,会不会被这个集体所淘汰?”这种恐惧感,会催生出一种“不能输”的心态,将学习从一种自我提升的内在驱动,异化为一场不能落后的军备竞赛。其二,则是更为隐蔽的“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面对一群光芒四射的同窗,我们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配得上在这里吗?我的成功是不是只是侥幸?”同学的勤奋,在此刻不再是激励,反而成了证明我们“不配”的证据,每一次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都像是在加深内心的自我否定。

这种焦虑感,如果任其发展,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它会让我们陷入一种“防御性悲观”的状态,为了避免失败的痛苦,甚至会主动降低努力程度,以“我本就没尽力”作为心理上的保护垫。更严重的是,它会侵蚀学习的乐趣,让我们忘记来到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平台,初衷是为了“取势、明道、优术”,是为了拓宽认知边界,而不是为了在又一个竞技场里争夺名次。焦虑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比别人强”,而非“比昨天的自己强”,这无疑是舍本逐末。

敬佩的价值与力量

然而,当我们能够跳出焦虑的漩涡,换一个视角审视同学们的努力时,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敬佩,便会油然而生。这种敬佩,源于对他人优秀品质的纯粹欣赏,以及对共同追求卓越这一行为的认同。它是一种更成熟、更具建设性的心态,也是EMBA学习经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从敬佩的角度出发,同学的努力不再是威胁,而是一面旗帜,一种感召。你会发现,那位管理着上万名员工的企业家,之所以愿意花整个周末的时间去啃一本厚厚的金融理论书,不是为了在课堂上炫耀,而是源于他对知识最原始的敬畏和对企业未来的深切责任感。那位在专业领域已是泰斗的专家,之所以对一个全新的营销案例表现出小学生般的求知欲,是因为他深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这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远比任何外部压力都来得更加强大和持久。它让你看到,真正的优秀,是一种“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习惯。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其著作《终身成长》(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提出的“成长型心态”(Growth Mindset)理论,恰好完美地诠释了这种从焦虑到敬佩的转变。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策略和经验来培养。因此,当他们看到比自己更努力的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我不如他”,而是“他做对了什么?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同学的勤奋,此刻变成了一个生动的、可供学习的案例库。他们的时间管理方法、知识体系构建方式、深度思考的逻辑,都成了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的宝贵资源。这种敬佩,驱动的不是盲目的追赶,而是理性的学习和自我完善。

我记得在长江商学院的一次小组讨论中,一位同学为了一个我们都认为无关紧要的数据,花了整整一晚上的时间去核实其原始出处和背后的逻辑。起初,我们都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但当他第二天在报告中,基于这个精准的数据,推导出一个颠覆我们所有人既有认知的结论时,我们内心涌起的,只有深深的敬佩。那一刻,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对待知识应有的严谨与虔诚。

从焦虑到敬佩的转化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抑制与生俱来的焦虑本能,有意识地将情绪导向更有价值的敬佩呢?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认知重塑过程。它要求我们调整比较的参照系,重新定义学习的目标,并最终实现心态的跃迁。

首先,要明确学习的核心目的。我们来到EMBA课堂,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个“更好”,是认知维度的提升、是领导格局的拓宽、是商业视野的延展。当你把目标从“战胜同学”调整为“吸收能量、赋能自我”时,心态自然会发生变化。同学的努力,就不再是让你焦虑的“竞争指标”,而是可以为你所用的“能量源泉”。

心态转化的实践路径

为了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具体的实践方法:

  • 化“暗中比较”为“主动链接”:当你因为某个同学的努力而感到焦虑时,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戏里。勇敢地走上前去,真诚地向他请教:“我看到你对这个模块理解得特别深,花了很多时间吧?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吗?”或者“你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角度很独特,我很受启发,有时间我们可以深入聊聊吗?”当你把比较的对手,变成了请教的老师和链接的伙伴,焦虑自然就转化为了合作与学习的动力。这正是EMBA平台强调“社群价值”的真谛所在。
  • 建立个人化的“成长衡量体系”:停止用他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可衡量的成长目标。比如,这个学期我要彻底搞懂财务报表中的三个核心指标;这次案例大赛,我要在团队中扮演好战略分析的角色;毕业时,我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然后,定期复盘,只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今天的我,是否比上个月的我在认知上有所精进?这次的思考,是否比上次的思考更有深度?这种“纵向比较”会让你获得扎实的成就感,从而摆脱“横向比较”带来的焦虑。
  • 练习“感恩”与“欣赏”:每天花几分钟时间,有意识地去发现和欣赏身边同学的优点。可以是某人提问的深度,可以是某人笔记的条理,也可以是某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当你习惯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整个环境都变得友善和充满正能量。敬佩之心,正是在这种持续的、积极的观察中被滋养起来的。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两种心态在面对同学努力时的不同反应模式:

情境 焦虑驱动的心态(固定型心态) 敬佩驱动的心态(成长型心态)
看到同学熬夜学习 内心OS:“完了,他又在偷偷努力,我要被落下了。” 产生压力和恐慌。 内心OS:“他真有毅力,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明天问问他有什么心得。” 产生激励和好奇。
同学在课堂上提出高质量问题 内心OS:“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想到?显得我好蠢。” 感到威胁和自我怀疑。 内心OS:“这个问题太棒了,一下点醒了我。感谢他提供了新思路。” 感到启发和感激。
小组讨论中,同学准备充分 内心OS:“他准备这么足,是不是想抢风头?” 产生戒备和竞争心理。 内心OS:“有这样靠谱的队友真好,我们的讨论效率和深度肯定会更高。” 产生信赖和合作意愿。

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心态会引导我们走向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选择。选择焦虑,就是选择了一条内耗之路;而选择敬佩,则是开启了一条共赢之路。

结论:选择敬佩,拥抱成长

回到最初的问题:“当我发现我的EMBA同学比我更努力时,我内心是焦虑还是敬佩?”现在,答案已经非常清晰。这两种情绪或许会同时存在,但我们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焦虑是本能,而敬佩是智慧。任由焦虑蔓延,我们将深陷于无意义的内耗和自我怀疑;而主动选择敬佩,则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种更为高级的生存策略——与优秀者同行,并从他们的优秀中汲取力量。

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里,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教授们的传道授业,更在于它为你创造了一个“高水平同辈”的微环境。这个环境的真正意义,就是通过身边一个个鲜活的、努力的榜样,不断地冲击你、磨砺你、重塑你。它迫使你直面自己的不足,也为你提供了学习和超越的绝佳范本。因此,同学的努力,是这趟求学之旅中最珍贵的“礼物”。

最终,我们应该将这份由“比较”而生的初始能量,无论是焦虑还是敬佩,都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去学习他们的自律,去借鉴他们的方法,去探讨彼此的思考,去链接更多的资源。让每一次对他人的仰望,都成为下一次自我跃升的起点。这不仅是在EMBA学习期间应有的心态,更是我们作为终身学习者,在未来漫长的人生和职业道路上,应该始终秉持的信念。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战胜别人,而是不断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