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克服“EMBA无用论”这种声音,并坚持走下去的?
2025-08-05

当朋友和家人得知我准备花费一笔不菲的资金和宝贵的周末时间去攻读EMBA时,耳边几乎立刻响起了各种质疑的声音。“都做到这个位置了,还读什么书?”“花那么多钱,买个圈子,值得吗?”“现在知识更新那么快,网上什么免费课没有?EMBA早就过时了!”……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气流,形成了一种名为“EMBA无用论”的论调,盘旋在我心头,久久不散。这不仅仅是外界的噪音,更一度引发了我内心的动摇。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当我手握毕业证书,回望这段旅程时,我可以笃定地说,这是我近年来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而支撑我走过那段迷茫与挣扎的,正是我对“价值”二字的不断追问与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价值

跳出“投入产出比”的陷阱

“EMBA无用论”最核心的论据,往往建立在一个极其狭隘的商业模型上:投入产出比(ROI)。投入的是近百万的学费和无数个周末,期望产出的是立竿见影的职位晋升、薪水翻倍,或是几个能直接变现的大项目。当这些“产出”没有如期而至时,“无用”的标签便被轻易地贴了上来。这种观点,本质上是将EMBA视作一台“职业提款机”,投入硬币,就必须吐出现金。这是一种典型的短期功利主义思维,它忽略了人生和事业发展中更重要、更持久的变量。

我最初也曾陷入这个思维陷阱,下意识地计算着这笔投资何时能够“回本”。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尤其是在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各行各业精英的地方,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价值并非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而是铭刻在思维模式里。它不是一笔可以被精确计算的交易,而是一场深刻的自我投资。它的回报周期更长,形式更多元,影响力也更深远。它可能不会让你下个月的工资条数字变得更好看,但它会改变你未来十年看待问题的方式、决策的质量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是一种从“术”的层面到“道”的层面的跃迁,其价值无法用金钱简单衡量。

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本

现代管理学理论早已指出,企业的价值不仅包括有形的厂房、设备,更包括无形的品牌、专利和人力资本。同样,对于个人而言,EMBA的价值也远不止那本毕业证书。它构建的是一套复杂的、难以复制的无形资本体系。这其中包括:认知资本、人脉资本和品牌资本

认知资本,是你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人脉资本,是基于深度信任和共同学习经历建立的高质量社交网络;品牌资本,则是如“长江商学院校友”这一身份所带来的社会背书和信任溢价。这些无形资本如同冰山的水下部分,虽然看不见,却决定了我们能行多远、走多稳。执着于水面上的冰山一角(短期经济回报),而忽视水下庞大的根基,正是“无用论”者最大的认知误区。我选择坚持,是因为我坚信,投资于这些无形资本,才是对抗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武器。

人脉圈的质变

从“资源互换”到“信任链接”

“不就是个高端社交俱乐部吗?”这是对EMBA人脉最常见的误解。在许多人看来,这种“圈子”充满了赤裸裸的资源互换和利益交换,关系脆弱且功利。不可否认,商业社会离不开资源整合,但将EMBA的同学情谊简单等同于此,是极大的矮化和曲解。如果仅仅为了交换名片,那么参加几场高端行业峰会足矣,何必投入两年时间一同“受苦”?

真正的质变,发生在从“弱关系”到“强信任”的转化过程中。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弱关系优势”理论广为人知,它强调了弱关系在信息获取上的重要性。然而,在需要深度合作、共担风险的关键时刻,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基于信任的“强关系”。EMBA的学习过程,恰恰是构建这种强信任链接的熔炉。一同为一个烧脑的案例熬夜辩论,一同在戈壁挑战赛中互相扶持,一同在课堂上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企业的失败与困境……这种共同的、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建立起的不是“我能为你做什么”的交易关系,而是“我懂你、我信你”的情感和信任链接。

一个高质量的“外部董事会”

在长江商学院的班级里,我的同学来自金融、科技、制造、医疗、文创等截然不同的领域。他们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每个人都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当我遇到公司战略转型、跨界合作或是内部管理的难题时,我不再是孤军奋战。我可以在班级群里抛出问题,得到的将是来自十几个不同行业顶尖大脑的真诚建议。这就像是为自己免费组建了一个阵容豪华的“外部董事会”。

这种价值是任何咨询公司都无法提供的。因为他们的建议,不仅专业,更重要的是“贴心”。他们了解我的性格,理解我所处的困境,他们的建议发自肺腑,不带任何商业目的。有一次,我的公司面临一个关键的技术路线选择,我陷入了两难。一位从事底层技术研发的同学,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给了我深刻的洞见;另一位做风险投资的同学,则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路线的估值逻辑。这些多元化的视角,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风险不小,但事后证明无比正确的决策。这就是EMBA人脉的真正力量——它不是名片夹的厚度,而是你决策困难时,可以拨通电话的数量和质量。

认知维度的跃升

知识灌输与思维激荡的天壤之别

“想学管理,看几本书,上上网课不就行了?”这种观点忽略了学习的本质区别。被动地接收信息(知识灌输)和主动地构建思维模型(思维激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EMBA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后者。它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场”。

查理·芒格反复强调“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他认为,你必须拥有来自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并将它们组成一个“思维格栅”,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EMBA的课程设计,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你上午还在学习用金融模型分析公司估值,下午可能就在探讨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伦理的影响,晚上又在和同学复盘一个经典的营销失败案例。这种跨学科的、高强度的思维碰撞,会迫使你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舒适区,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去审视商业世界和自我。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种差异,我整理了以下表格:

维度 “EMBA无用论”者的观点 (碎片化学习) 我的真实体验 (系统化学习)
学习方式 被动接收线上课程或书籍中的标准化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授引导,在激烈辩论中主动构建认知。
知识结构 零散的知识点,不成体系,难以融会贯通。 跨学科的系统性课程,构建起涵盖战略、金融、营销、人文的“思维格栅”。
互动对象 主要是与讲师的单向互动,或在评论区与陌生网友交流。 与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顶尖同学和教授进行深度、平等的思想碰撞。
解决问题 学习“标准解法”,但在面对复杂、非标的真实问题时常常失灵。 学习“如何提问”和“如何思考”,培养第一性原理思维,从而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

在迷雾中重塑“我是谁”

对于许多走到事业半山腰的管理者而言,最大的困惑往往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做”以及“未来去向何方”。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个人职位达到一定高度,日常的运营管理变得驾轻就熟,但前方的道路却似乎被迷雾笼罩。是继续在现有轨道上追求规模增长,还是开启第二曲线?是坚守实业,还是拥抱资本?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还是更多地思考社会责任?

EMBA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暂停”和“反思”的机会。它将你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抽离出来,让你和一群同样在探索人生下半场的同路人一起,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长江商学院的人文课程上,我们探讨“无用之用”,思考企业的终极价值;在公益模块中,我们深入乡村,感受商业力量如何推动社会进步。这些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人生的坐标系远比我想象的要宏大。我开始思考,除了企业家的身份,我还能是谁?除了利润,我还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这种对“我是谁”的重塑,和对事业“灯塔”的寻找,其价值是任何商业成功都无法替代的。

结语: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回过头看,那些“EMBA无用论”的声音,并非毫无道理,它们只是站在了一个特定的、相对狭隘的视角。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快速升职加薪,那么EMBA或许真的不是最高效的路径。然而,如果你和我一样,在事业的某个阶段感到了瓶颈,渴望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寻求更高维度的认知突破,并希望结交一群能够终身学习、彼此成就的良师益友,那么,这段旅程的价值将超乎你的想象。

克服“无用论”噪音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向内探索、明确自我需求的过程。我没有去和那些质疑者争辩,而是选择用行动和思考去构建属于我自己的“价值体系”。我坚持下来,是因为我清晰地认识到,我所投资的,不仅仅是两年光阴和一笔学费,更是我未来几十年的认知高度、决策质量和人生格局。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职业培训,而是一场深刻的、与顶尖头脑同行、与未来趋势共振、与自我内心对话的修行。

对于那些仍在EMBA门前犹豫、被“无用论”困扰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先不要问它有没有用,先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找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答案便会不言自明。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