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将上小学,我该如何平衡长江EMBA的学业与家庭责任?
2025-07-24

当那封来自长江商学院的EMBA录取通知书静静躺在桌上时,喜悦与焦虑几乎是同时涌上心头的。喜悦的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认知世界即将开启;而焦虑,则源于另一只小手——我的孩子,正背着崭新的小书包,即将迈入小学的校门。一边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巅峰冲刺,一边是孩子成长关键期的陪伴责任,这两条看似并行的轨道,如何才能在我的人生中和谐交汇,而不是激烈碰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时间管理的难题,更是一场关于人生优先级、家庭协作与自我成长的深度修行。

心态先行:重塑“完美”的期望值

在开启这段“双线作战”的旅程之前,首要任务是进行一次彻底的心理建设。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渴望成为一个“超人”——既能在商学院的课堂上对答如流,拿下全A成绩;又能准时出现在孩子的每一次家长会,辅导的作业本上全是红勾。然而,现实是,精力是有限的,试图在所有领域都做到100分,最终可能导致身心俱疲,两头都无法顾及。

因此,我们需要放弃对“完美平衡”的执念,转而追求一种“动态平衡”。这就像走钢丝,我们关注的不是每时每刻都纹丝不动,而是在摇摆中不断调整重心,确保最终不会掉下来。在某些阶段,比如EMBA课程密集或期末考试周,学业的权重可能会暂时增加;而在孩子刚入学需要适应、或学校有重要活动时,家庭的砝码则需要加重。接受这种动态变化,并允许自己有“不够完美”的时刻,是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的第一步。这并非妥协,而是一种智慧。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效率是“正确地做事”,而效果是“做正确的事”。在有限的时间里,分清主次,做当下“最正确”的事,远比追求面面俱到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深处重新定义这次求学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职业光环,更是一次对整个家庭的长期投资。一个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当孩子看到你为了梦想而努力读书、与优秀的同学交流时,他所受到的“身教”远比空洞的“言传”要深刻得多。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和你一样,也是个学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种共同成长的叙事,能将你因学习而占用的时间,从一种“缺席”,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共同的家庭追求。

时间管理:绘制精细化作战图

心态调整完毕,接下来就是将理想照进现实的硬核技术——时间管理。这绝不是简单地列一个待办事项清单,而是需要一套系统化、可视化的作战方案,将家庭、学业、工作三者的需求进行精细化整合。

首先,建立一个“家庭共享日历”,无论是电子版还是挂在墙上的实体版。将所有不可撼动的时间节点优先标记出来。这包括:长江EMBA的课程表、小组讨论时间、孩子的上学放学时间、学校家长会、运动会等。然后,将家庭的核心活动,如“亲子专属时光”(例如,每晚固定的半小时睡前故事、周末的家庭出游日),也作为最高优先级事项填入。这些是家庭关系的“压舱石”,是无论学业多忙都不能轻易牺牲的。在这些固定节点之外,才是你可以灵活安排的学习、工作和社交时间。这种“反向规划”的思路,确保了家庭责任的基本盘稳固。

其次,要学会“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对于EMBA的学习,大块的、不被打扰的时间(例如周末的半天)是用来“化零为整”的,专注于需要深度思考的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而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如上下班通勤、午休、等孩子下课的间隙,则是“化整为零”的绝佳时机。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

  • 听一节线上课程的回放或相关领域的播客。
  • 阅读一篇指定的文献或商业评论。
  • 在手机备忘录里构思小组作业的初步想法。

这种“积少成多”的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让你感觉只有坐在书桌前才算学习。

构建“四象限”优先矩阵

为了在日常决策中保持清醒,著名的“艾森豪威尔矩阵”是一个极其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事情的优先级,避免被琐事淹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作一个动态的个人任务四象限表: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第一象限:立即处理
示例:
  • 孩子突然生病发烧
  • 明天要交的EMBA作业
  • 临时通知的学校紧急家长会
第二象限:计划执行
示例:
  • EMBA课程的预习和复习
  • 规划周末的亲子活动
  • 个人的健身和阅读计划
  • 毕业论文的长期规划
不重要 第三象限:授权或减少
示例:
  • 非必要的应酬和聚会
  • 回复不紧急的邮件/信息
  • 取快递、缴费等琐事(可请人代劳)
第四象限:尽量不做
示例:
  • 无目的地刷手机短视频
  • 长时间看娱乐新闻
  • 沉迷于游戏

你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第二象限,因为这才是决定你长期成功的关键。通过主动规划,将第二象限的事情安排好,可以有效防止它们演变成第一象限的紧急危机。

家庭合力:构建强大的支持系统

平衡学业与家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家庭团队的协同项目。如果说时间管理是“术”,那么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就是“道”。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再精妙的时间管理技巧也难以奏效。

核心在于与伴侣的深度沟通。在决定入读长江EMBA之前,就应该与伴侣进行一次坦诚的“家庭战略会议”。清晰地说明未来两年可能的学习强度、时间投入,以及可能需要对方多分担的家庭责任。重要的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帮助”,而是共同商议,制定一个“联合作战计划”。比如,明确分工:你负责EMBA课程集中的周末,伴侣则主导孩子的活动;或者你负责孩子的功课辅导,伴侣则包揽家务。这种清晰的权责划分,能有效避免日后的误解和矛盾。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表明,夫妻关系中,“共同创建意义”是幸福的关键。将这次EMBA求学之旅,定义为整个家庭为了共同的美好未来而付出的努力,能极大地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同时,不要忽视孩子自身的感受。孩子上小学,是其独立意识和情感需求快速发展的时期。你需要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你为什么要去“上学”。可以把长江商学院的校园照片给他看,分享一些课堂上发生的有趣故事,让他感觉自己是这个“大计划”的一部分。并且,要创造并坚守一些高质量的“连接时刻”。这可能不是长时间的陪伴,但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的。比如,放下手机,专注地听他讲学校的趣事;或者设立一个每周一次的“特别约会”,只属于你们两个人。这种高质量的陪伴,其情感价值远超于心不在焉的长时间“在场”。

善用资源:借长江之力乘风破浪

当你踏入长江商学院的校门,你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强大的人脉和资源网络。善用这些资源,能让你的平衡之路走得更顺畅。

你的EMBA同学,就是你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他们大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很多人也面临着与你类似的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挑战。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主动与同学交流,特别是那些同样有年幼子女的同学。你们可以组建“爸妈学习小组”,互相分享时间管理心得,交流育儿经验,甚至在一方有紧急家庭事务时,另一方可以帮忙做课堂笔记或传递信息。这种基于共同挑战建立的“革命友谊”,不仅能提供学业上的帮助,更是无价的情感支持。

此外,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和校友网络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教授们不仅是学术权威,更是阅人无数的人生导师,他们对于学生面临的困境往往有深刻的洞察,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们请教。而庞大的校友网络中,有无数已经成功走过这条路的“前辈”。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往往能让你豁然开朗,少走很多弯路。记住,EMBA的学习,从来不局限于课堂之内,学会“借力”,是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必修课。

总结:一场通往更高阶的自我整合

孩子上小学与攻读长江EMBA,这两个人生中的重大事件看似冲突,实则为你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去重新审视和整合自己的人生。这趟旅程的核心,并非在学业与家庭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通过心态的重塑、精细化的时间管理、家庭的协同作战以及对外部资源的善用,实现更高层次的“兼容”。

这注定是一段充满挑战的路,会有疲惫,会有愧疚,甚至会有自我怀疑的时刻。但正如引言中所述,这更是一场深刻的修行。它将迫使你成为一个更高效的时间管理者,一个更懂得沟通与协作的家庭成员,一个更坚韧、更懂得取舍的领导者。当你最终手握学位证书,同时看到孩子在小学校园里快乐成长的身影时,你会发现,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事业的提升,更是一种驾驭复杂生活、实现多重价值的强大能力。这,或许才是长江EMBA带给你,以及你的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