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的“戈壁挑战赛”与中欧的“赛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2025-07-24

在顶尖商学院的世界里,真正的教育早已超越了课堂的范畴。当一群身价不菲的企业家和高管们,脱下西装,换上运动服,他们所投身的,并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与身份认同的仪式。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场景,莫过于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们所热衷的“戈壁挑战赛”,以及中欧商学院引以为傲的“水上赛艇”。一片是漫漫黄沙,一片是碧波荡漾;一个考验的是极致的个人坚持,一个强调的是完美的团队同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极限挑战,如同两面镜子,映照出两所顶级商学院背后迥异的文化气质、价值取向,甚至是它们所培养的商业领袖们未来将如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密码。

自然场域的隐喻

赛事选择的自然环境,是解读其文化密码的第一把钥匙。戈壁与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场域”,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哲学隐喻。

“戈壁挑战赛”的舞台,是玄奘法师九死一生求法的“莫贺延碛”,即今天的甘肃与新疆交界的茫茫戈壁。这里的环境叙事是苍凉、酷烈、悲壮的。参与者面对的是烈日、狂风、沙暴以及一望无际的荒芜。在这片土地上,个体显得无比渺小,挑战的核心是向内求索——如何战胜自身的生理极限与心理防线。戈壁是静止的、恒定的、充满压迫感的对手,它考验的是人的耐力、意志力和在极端孤独中保持信念的能力。这正如中国许多第一代创业者的写照:在资源匮乏、前路未卜的“商业戈壁”中,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硬生生蹚出一条路来。

因此,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戈壁精神,更像是一场现代版的“苦行僧”朝圣。它强调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开拓者精神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雄主义。走过戈壁,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涅槃”,这种通过肉体磨砺达成的精神升华,深深植根于东方哲学,特别是儒释道文化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理念。这是一种对原始生命力的崇拜,是对个人极限意志的最高奖赏。

相比之下,赛艇运动的场域——水,则是流动、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水面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赛艇的挑战,并非单纯地对抗自然,而是要理解并利用水的规律,与之和谐共处,进而驾驭它。胜利的关键不在于个人的蛮力,而在于整个团队如何以最优化的方式,将力量精准、同步地作用于船桨,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在水面上滑行。水,这个对手,是动态的、需要技巧去应对的,它要求参与者具备极高的适应性和协作性。

中欧的赛艇文化,因此更贴近现代西方企业管理的逻辑。它隐喻着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海洋中航行,领导者需要做的不是用意志力去硬抗风浪,而是带领团队,精准判断“水文”(市场趋势),调整“桨频”(运营节奏),保持“同步”(内部协同),最终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对系统、流程和精细化管理的推崇,强调的是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型领导力。

挑战哲学的分野

如果说自然场域是“硬件”,那么赛事所遵循的挑战哲学就是“软件系统”。戈壁挑战赛与赛艇运动在如何定义“挑战”与“胜利”上,展现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戈壁挑战赛的核心理念,可以用其著名的口号来概括:

  • 理想
  • 行动
  • 坚持
  • 超越

这是一个极具英雄主义色彩的线性叙事。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从赛前的体能储备、心理建设,到赛中的相互扶持、自我激励,再到冲过终点线的释放与升华。挑战的哲学是“征服式”的,即征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脆弱。在这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许多参赛者津津乐道的,往往不是最终的名次,而是在途中某个濒临崩溃的瞬间,如何凭借一句鼓励、一个眼神而重新站起来的故事。这种体验是高度个人化、情感化和精神化的。

这种哲学塑造的领导者,往往是愿景驱动型的。他们相信宏大的理想,并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甚至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代价。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是凝聚团队的核心。长江商学院的校友中,不乏白手起家、历经九死一生的传奇企业家,戈壁的叙事与他们的个人奋斗史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赛艇运动的挑战哲学,则更偏向于“优化式”的。它的核心是数据、节奏、同步和效率。赛艇是一项可以被高度量化的运动:桨频、功率、速度、航线,每一个变量都直接影响最终成绩。训练中,教练会拿着秒表和数据分析工具,对每一次划水进行精细的调整。比赛的胜负,往往就在零点几秒之间。挑战的本质,是如何将八个独立的个体,熔炼成一个完美运作的、高效的系统。在这里,没有个人英雄,只有完美的团队。

这种哲学培养的领导者,更像是系统构建者流程优化者。他们精于计算,擅长协调资源,追求组织内部的“零内耗”和效率最大化。他们相信科学管理和精准执行的力量。这与中欧商学院培养众多跨国公司高管和职业经理人的定位不谋而合。对他们而言,商业的成功不是一场悲壮的史诗,而是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

维度 长江EMBA“戈壁挑战赛” 中欧“赛艇”
核心哲学 征服与超越(Conquer & Transcend) 协同与优化(Synergize & Optimize)
胜利定义 完成即胜利,强调个人意志与精神升华 追求极致效率,强调团队同步与数据表现
过程体验 情感化、故事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个人史诗 理性化、数据化、追求可复制的完美流程
隐喻领导力 愿景驱动的开拓者 系统驱动的管理者

团队协作的范式

在团队与个体的关系上,戈壁与赛艇也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这直接影响了它们所构建的社交网络形态。

戈壁挑战赛的团队模式,可以称之为“支持型社群”。虽然是以团队形式报名,但在漫长的赛道上,大部分时间里,每个人都是在与自己赛跑。团队的角色,更多体现在后勤保障、精神鼓励和终点线的等待。队员之间形成的关系,是“战友情”,一种基于共同经历极端环境而产生的深刻情感联结。大家称呼彼此为“戈友”,这个身份标签背后,是一种“我懂你”的默契。这种团队范式,允许并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A队队员是团队的荣耀,但B队、C队队员的坚持同样值得尊敬。它是一个以个体为中心,由外围支持系统构成的同心圆结构。

这种社交范式构建的校友网络,黏性极强,情感浓度极高。它更像一个“江湖”或“家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在“一起扛过枪”的过命交情上。在商业合作中,这种基于强情感纽带的关系,往往能超越单纯的利益计算,形成坚固的互助同盟。对于长江商学院来说,戈壁挑战赛不仅是体育活动,更是其强大校友网络的“熔炉”。

赛艇的团队模式,则是“整合型系统”。在一条八人艇上,个体的存在感被最大程度地消解。船的灵魂是“桨频”,由舵手(Cox)和领桨(Stroke)设定,其他人必须无条件地、毫秒不差地跟随。任何人的个人主义行为——无论是想多出一分力还是少出一分力——都会破坏船的平衡与节奏,导致整体速度下降。在这里,最优秀的团队,是八个人划起来像一个人。团队的胜利,是系统的胜利,而非任何个体的功劳。

它所构建的社交网络,更偏向于一个“高绩效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建立在对彼此专业能力和角色履行的绝对信赖上。合作的基础是清晰的规则、明确的分工和对共同目标的极致追求。这种关系在商业世界中,表现为高效的项目合作与精准的业务协同。它培养的是一种“契约精神”和“流程意识”,这对于在规范化、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运作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文化基因的溯源

追根溯源,这两种赛事所体现的文化密码,与两所商学院的创办背景和文化基因紧密相连。

长江商学院的戈壁挑战赛,其文化内核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它直接致敬的是玄奘西行这一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玄奘所代表的,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求取真经),甘愿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的精神图腾。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以及在苦难中实现自我修炼与超越的叙事,与中国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一脉相承。它唤起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使命感。

同时,长江商学院自创立以来,就与中国本土民营经济的崛起紧密相连。其学员多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和民营企业家。他们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部“戈壁挑战史”。因此,戈壁挑战赛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场对他们过往奋斗的致敬,和对未来征途的激励。它用一种极具东方美学的方式,将商业的残酷竞争,升华为一场关乎理想与坚持的英雄之旅,完美契合了这群时代开拓者的心理需求。

而中欧的赛艇,则带有鲜明的西方精英教育烙印。赛艇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是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之间延续百年的传统赛事,也是常春藤盟校的标志性运动之一。它代表了一种“绅士的竞争”(Gentleman's Competition)精神——在严格的规则下,通过力量、技巧和团队合作,优雅而激烈地一决高下。这项运动背后,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对科学、理性和系统效率的推崇。

中欧商学院本身就是中国与欧盟合作的产物,其基因中就刻着“全球视野”和“中西合璧”。选择赛艇作为其标志性运动,无疑是向其欧洲文化之根的致敬。它所吸引的学员,也多为拥有国际背景、在跨国公司或大型规范化企业中成长的职业经理人。赛艇所倡导的规则意识、流程管理和团队精神,正是他们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赖以成功的核心素养。它传递的是一种普适的、现代的、可量化的卓越标准。

结论与展望

总而言之,长江EMBA的“戈壁挑战赛”与中欧的“赛艇”,远非简单的体育活动,它们是两所顶级商学院精心构建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熔炉”。

戈壁挑战赛,通过其苍凉的场域、英雄主义的挑战哲学、支持型的团队范式和深植于东方传统的文化基因,塑造并吸引着那些具有开拓者精神、愿景驱动、坚韧不拔的商业领袖。它是一曲献给个人意志与理想主义的赞歌。

赛艇运动,则以其动态的环境、优化式的挑战哲学、整合型的团队范式和源自西方精英教育的文化基因,培养并凝聚着那些精于系统管理、数据驱动、强调协同效率的商业精英。它是一场关于集体理性和流程之美的演绎。

理解这两种活动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不仅有助于我们洞察两所商学院的办学理念与育人导向,更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中国商业生态中两种主流领导力范式的并存与演化:一种是充满草莽英雄色彩的“创业家精神”,另一种是精细化、科学化的“职业经理人精神”。

未来的商业世界,或许不再是单一模式的胜利。一个有趣的研究方向是,随着中国企业日益全球化,以及全球企业不断深化本土化,这两种文化密码是否会开始相互渗透与融合?我们是否会看到,在戈壁的黄沙中,出现了更多对数据和效率的极致追求?在赛艇的碧波上,注入了更多关于理想与超越的情感叙事?这两种力量的交织与碰撞,必将塑造出新一代中国商业领袖更加复杂和多元的领导力图谱。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