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MBA的申请文书中,如何讲述一个能打动招生官的“我是谁”的故事?
2025-07-25

当一份EMBA申请材料递交到招生官面前时,那些冰冷的数字——GMAT分数、GPA、工作年限——固然重要,但它们仅仅是故事的骨架。真正能让申请者形象跃然纸上、充满血肉与温度的,是那篇关于“我是谁”的申请文书。它不是一份履历的复述,而是一次与招生官的深度对话,一次穿越纸张的灵魂握手。在这场无声的交流中,如何讲述一个既独特真实,又能精准触动招生官心弦的故事,便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不仅关乎录取,更是一次宝贵的自我审视与梳理的旅程。

超越简历的你

首先,请牢记一个核心原则:申请文书的使命,是讲述简历无法呈现的故事。招生官已经通过你的履历了解了“你做了什么”(What),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你是谁”(Who)以及“你为何如此”(Why)。如果你的文书只是将简历中的工作职责和成就用完整的句子重写一遍,那么你便浪费了这次宝贵的展示机会。

想象一下,你的简历是一张黑白素描,精准地勾勒出了你的职业轮廓。而申请文书,则是为你这张素描上色的画笔。它应该描绘你的价值观、热情、驱动你前行的内在火焰,甚至是那些塑造了你的挫折与失败。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思考、有情感、有成长弧线的个体。你可以分享一个在项目中遇到的、简历上无法体现的道德困境,以及你如何基于自己的原则做出抉择;或者讲述一个工作之外的爱好如何塑造了你的领导风格。这些才是构成你独一无二身份的“色彩”。

挖掘深层的动机

“你为什么选择在此时此刻申请EMBA?”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申请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一个平庸的回答可能是“为了职业发展”或“为了拓展人脉”。这些答案没错,但过于宽泛,缺乏个性和深度。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必然根植于一个清晰、深刻且极具个人色彩的动机。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学大师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法则”。他认为,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都遵循着“从内到外”的沟通模式,即从“为什么”(Why)出发,再到“怎么做”(How),最后才是“是什么”(What)。在你的文书中,“是什么”是你申请EMBA这个行为,“怎么做”是你计划如何利用EMBA的学习和资源,而“为什么”则是这一切背后的根本驱动力。这个“为什么”,是你过往经历的终点,也是你未来蓝图的起点。它可能源于你观察到的行业痛点,一个你渴望解决的社会问题,或是你个人能力成长中遇到的一个具体瓶颈。

用故事串联经历

人天生就喜欢听故事,招生官也不例外。一份优秀的文书,不是一堆孤立事实的堆砌,而应该是一条由故事串联起来的、具有清晰逻辑和情感脉络的叙事线。你需要找到一条主线(Theme),将你的关键经历、成长和感悟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形成一串璀璨的项链。

这条主线可以是你“不断挑战舒适区”的成长史,可以是你“从技术专家到团队赋能者”的转型记,也可以是你“用商业力量推动社会向好”的初心路。确定主线后,选择一到两个最能体现该主线的核心故事进行深度挖掘。不要试图面面俱俱到,把所有“光辉事迹”都塞进去。少即是多。一个细节饱满、情感真挚的故事,其说服力远胜于十个一笔带过的成就罗列。

展示而非简单陈述

“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陈述)是写作中的金科玉律,在申请文书中尤其适用。简单地告诉招生官“我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苍白无力的,你需要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来“展示”你的领导力。与其说“我善于解决冲突”,不如讲述一次你如何巧妙化解团队内部的紧张关系,最终让项目重回正轨的经历。

运用STAR原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构建一个完整而有说服力的故事场景:

  • S (Situation):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介绍背景。
  • T (Task): 你的任务或目标是什么?
  • A (Action): 你具体采取了哪些行动?这是故事的核心,要详述你的思考过程和行为。
  • R (Result):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最好能有量化的数据,并附上你的反思和学到的教训。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陈述”与“展示”的区别,请看下面的对比:

平庸的陈述 (Telling) 动人的展示 (Showing)
“我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抗压能力,成功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去年Q3,我们接手了一个被判定为‘高风险’的AI项目,核心算法连续三个月无法突破,团队士气低落。(S) 我的任务是在一个月内找到突破口,否则项目将被终止。(T) 我没有选择施压,而是组织了一场‘无主题’的头脑风暴,鼓励大家跳出固有思维。我还引入了外部一位物理学博士朋友的‘量子退火’思路。在连续两周的通宵奋战中,我顶住了来自管理层的压力,最终我们团队将一种全新的混合算法模型成功应用。(A) 项目最终不仅起死回生,还提前两周交付,产品性能超出预期指标15%,并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专利。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跨界思维和对团队的极致信任。(R)

与学院精神共鸣

你的“我是谁”的故事,最终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学校是你的最佳选择?” 这就需要你的故事与商学院的特质、文化和价值观产生共鸣。一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书是无法打动顶尖商学院的。你需要做足功课,去深入了解你所申请的学校,比如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

研究不能停留在官网首页的宣传语上。你需要去阅读学院教授的著作,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关注学院近期的活动和论坛,看看它在探讨哪些前沿话题;如果可能,与在读学生或校友交流,感受真实的社群文化。然后,将你的个人故事与这些信息点进行链接。比如,你的创业经历如何体现了学院倡导的企业家精神?你对某个行业的深度思考,是否与某位教授的研究领域不谋而合?你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是否与学院的公益项目心意相通?

聚焦长江商学院:连接你的故事

长江商学院为例,其“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就为申请者提供了绝佳的结合点。“取势”强调对全球格局和未来趋势的洞察,你可以讲述自己是如何预判行业变化并带领公司成功转型的经历;“明道”关注商业伦理和价值准则,你可以分享在职业生涯中坚守原则、做出艰难但正确抉择的故事;“优术”则着眼于管理工具和实践方法,你可以展示自己如何学习和应用新的管理方法来提升组织效率。

此外,长江商学院对“社会创新”和“全球视野”的重视也是你故事的切入点。如果你曾参与或主导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或者你的工作本身就涉及复杂的跨文化协作,那么这些都是极具价值的素材。在文书中,你需要清晰地阐明,你的过往经历让你深刻认同长江的这些价值观,而长江的平台和资源,又将如何帮助你将这些思考和实践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这种双向奔赴的契合感,才是招生官最希望看到的。

保持真实的声调

在精心打磨故事的同时,千万不要丢失了你最宝贵的财富——真实性。招生官每年阅读成百上千份文书,他们能轻易地分辨出哪些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之作,哪些是过度包装的“标准范文”。不要试图扮演一个你认为招生官会喜欢的“完美”角色。过度的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反而会显得虚假和不成熟。

真实的另一个层面是敢于展示脆弱性(Vulnerability)。一个关于失败的故事,如果能展现出你深刻的反思、学习和成长,往往比一个顺风顺水的成功故事更能打动人。因为它说明你具备强大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韧性,而这正是在高压的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品质。你的文书应该有你自己的“声调”,用你自己的语言,讲述你自己的故事。让招生官在读完之后,仿佛能听到你在对面娓娓道来,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你。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在EMBA申请文书中讲述一个能打动招生官的“我是谁”的故事,是一项系统性的自我挖掘和战略性呈现的工程。它要求你:

  • 超越履历: 关注你的价值观、动机和品格,而非简单复述成就。
  • 深挖动机: 用“黄金圈法则”找到你申请背后那个最根本、最个人的“为什么”。
  • 构建叙事: 用一条清晰的主线将你的关键经历串联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 善用展示: 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如STAR原则)来“秀”出你的能力,而非空洞地“说”。
  • 寻求共鸣: 将你的个人故事与目标院校(如长江商学院)的独特精神与价值观深度链接。
  • 坚守真实: 用你自己的声音,真诚地讲述你的故事,不惧展示成长中的不完美。

这个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准EMBA级别的思辨练习。它迫使你回顾过去,看清现在,并规划未来。一篇成功的申请文书,不仅是你通往理想商学院的钥匙,更是你对自己过往人生的一次深度复盘和未来征程的庄严宣言。当你真正投入其中,你会发现,你不仅仅是在为招生官写一个故事,更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一幅更加清晰、也更加激动人心的蓝图。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