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步入一场长江EMBA招生说明会的现场,空气中弥漫着精英的气息和对未来的期许。精心布置的会场、谈吐优雅的招生老师、屏幕上闪耀的成功校友案例,一切都指向一个充满诱惑的未来: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一个更强大的网络、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然而,在这场精心编排的“演出”中,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企业家或高管,您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一颗冷静的头脑,去分辨哪些是触及灵魂的“真心话”,而哪些,仅仅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营销辞令”。这不仅关乎一笔不菲的投资,更关乎您未来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宝贵光阴与心血。
在任何商学院的宣传中,师资力量都是王牌中的王牌。长江商学院自然也不例外,您会在宣传册和PPT上看到一长串星光熠熠的名字,他们或许是享誉国际的学术泰斗,或许是叱咤风云的业界领袖。这些无疑是吸引眼球的亮点,但真正的价值却隐藏在光环之后。
营销辞令往往是宏大而模糊的。比如,“我们拥有世界顶级的教授团队”,“诺贝尔奖得主为我们授课”,或是“汇聚了东西方最强大脑”。这些话语听起来振奋人心,但却缺乏可以验证的细节。一个名字出现在“客座教授”或“学术顾问”的名单上,与他/她是否会系统性地、深入地为您的班级授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些“大咖”可能仅仅是在开学典礼上做一次一小时的演讲,这带来的启发与一位教授用4天时间带领你们深入剖析一个商业案例,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要探寻“真心话”,您需要像做尽职调查一样去提问。不要停留在“有哪些大牌教授?”这个层面,而要追问得更具体:
真正的底气,来源于对细节的自信。如果招生老师能够清晰、迅速地回答这些问题,甚至能分享某位教授课堂上的趣闻或独特的教学方法,这便是“真心话”的信号。反之,如果回答含糊其辞,反复强调教授的头衔和名气,那您听到的,很可能就是精心包装的“营销辞令”。
“加入长江,您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终身受益的精英网络。”——这几乎是所有顶级EMBA项目的核心卖点。校友网络无疑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但它的价值并非像宣传语所说的那样,可以轻松“获取”和“变现”。
营销辞令常常将校友网络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资源库”或“俱乐部”。“我们拥有数万名遍布全球的精英校友”,“你的同学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轻松实现资源对接”。这些描述营造了一种幻觉:一旦入学,您就能立即进入一个顶级圈层,从此生意亨通、无往不利。然而,现实是,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非单向索取。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不等于网络中的每个人都会为您所用。
要评估校友人脉的“真心话”含量,您需要关注其“结构”和“活性”,而非仅仅是“规模”和“头衔”。
正如管理学者、《影响力》一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所揭示的,人际关系中的“互惠原则”至关重要。一个健康的校友网络,其核心是“奉献、分享、共创”的文化,而非单向的“索取”。当招生老师开始和你探讨“你能为这个集体带来什么”时,这往往比一味强调“你能从这里拿走什么”更加真诚。
EMBA教育的核心产品是课程。招生说明会上,您会听到大量关于课程体系如何前沿、如何创新的描述。分辨其中的“真心话”与“营销辞令”,关键在于看其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是“贴标签”还是“解决真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
维度 | 常见的“营销辞令” | 需要探寻的“真心话” |
课程内容 | “我们紧跟时代潮流,开设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热门课程。” | “我们的‘人工智能’课程,是如何结合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来讲授的?能否看到具体的课程大纲和案例?” |
教学方法 | “采用全球领先的案例教学法。” | “除了哈佛的经典案例,有多少比例是长江教授原创的、基于中国本土企业的案例?这些案例的时效性如何?” |
全球视野 | “我们有丰富的海外学习模块,带你走进硅谷、以色列。” | “海外模块是简单的企业参访,还是有系统的课程和项目?学习成果如何评估?如何帮助我们将海外所学应用到国内的业务中?” |
个人成长 | “实现自我超越,完成从管理者到领袖的蜕变。” | “除了课程,学院提供了哪些具体的领导力发展工具、一对一教练或心理工作坊来支持个人成长?这些是包含在学费里,还是需要额外付费?” |
“真心话”往往体现在“如何做”(How)的层面,而“营销辞令”则停留在“做什么”(What)的层面。例如,当谈到长江商学院著名的“人文课程”,营销辞令会说它“提升格局、沉淀心性”。而真心话则会告诉你,这些课程是通过带领学员参访历史遗迹、与哲学/历史学家深度对话、进行反思性写作等具体方式,让你在纷繁的商业决策之外,找到一个审视内心、构建精神内核的锚点。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顿悟”,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修行”。
更重要的是,要警惕那些“承诺结果”的说法。真正的教育,提供的是可能性和工具,而非保证。如果招生老师坦诚地告诉你:“我们提供最好的平台和资源,但转型升级的痛苦和努力,需要您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并不轻松,甚至会颠覆您过往的很多认知。” 这样的坦诚,远比“保证您脱胎换骨”的豪言壮语更值得信赖。
除了内容本身,招生说明会现场的互动环节,是观察和分辨的最佳时机。注意观察招生老师、校友代表如何回答尖锐或敏感的问题。
当有参与者提出关于学费投资回报率、同学背景同质化、或是某门课程被诟病等挑战性问题时,一个充满“营销辞令”的回答可能会是:回避问题、转移话题、用标准化的说辞来应对,或者用更宏大的价值观叙事来掩盖具体问题。例如,“我们不能单纯用金钱衡量学习的价值,格局的提升是无价的。”
而一个充满“真心话”的回答,会首先承认问题的合理性,然后给出坦诚、多维度的解释。例如,对于投资回报率的问题,真诚的回答可能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回报因人而异。从我们的数据看,很多校友在毕业后实现了薪资或事业的跃升,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回报体现在认知升级和应对不确定性能力的增强上。我们有一些校友,他们利用所学避免了重大的投资失误,这种‘负向收益’同样巨大。我们鼓励您和在场的校友聊聊,听听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这样的回答,既不夸大,又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体现了自信和真诚。
参加长江EMBA的招生说明会,是一次信息收集和价值判断的关键一步。您的目的,不应是去被动地接受一场完美的宣讲,而应是主动地、批判性地去挖掘信息,完成您的“尽职调查”。
总结而言,分辨“真心话”与“营销辞令”的核心方法论在于:
最终,选择是否入读长江EMBA,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决策。它需要与您当前的事业阶段、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个人的学习诉求高度匹配。带着一双能够分辨“真心话”的慧眼去参加说明会,您将不仅仅是一个潜在的“客户”,更是一位清醒、理性的未来合伙人。这本身,就是未来两年学习旅程一个最好的开始。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