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身经百战的企业家或高管决定重返校园,攻读EMBA时,他们选择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或几门课程。这更像是一次战略投资——投资于一个城市,一个圈子,一个全新的资源网络。在中国,这场选择的天平两端,最常被提及的便是北京和上海。这两座超级都市,如同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双子星,各自孕育了风格迥异的商业文明和精英社群。因此,选择北京的EMBA还是上海的EMBA,绝非简单的地理位移,而是一场关乎未来资源偏好、人脉风格乃至个人发展路径的深度考量。
谈及北京与上海的EMBA,其背后最核心的差异,源于两座城市截然不同的资源禀赋。这种差异深刻地烙印在各大商学院的课程设置、校友构成以及日常交流的议题之中,形成了“权力”与“资本”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偏好。
北京的EMBA,更像是一场围绕“权力中心”展开的资源整合。 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绝大多数的中央部委、大型国有企业总部、国家级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这里的资源流动,往往带有强烈的“自上而下”的色彩,与政策走向、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因此,北京emba项目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大型国企、央企、政府背景深厚的民营企业,甚至还有一些拥有官员背景的转型企业家。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可能更多地围绕“一带一路”下的海外布局、国企改革的深水区挑战,或是某项产业政策带来的颠覆性机遇。在这里,“搞定政策”往往比“搞定市场”更为关键,人脉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获取高层信息、理解政策意图和打通体制内关节的能力上。
这种环境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资源观。一位在北京就读EMBA的校友曾半开玩笑地说:“在北京,饭局上聊的可能是某个部委的新规,邻座的同学可能就是这个政策的参与者之一。” 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对于那些业务与政府关系、国家战略、大宗交易或特许经营权息息相关的企业家而言,北京的EMBA圈子无疑是挖掘资源、建立护城河的沃土。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其北京校区也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缘优势,经常邀请具有深厚政策背景的学者和官员进行讲座,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宏大、更具穿透力的战略格局。
相比之下,上海的EMBA则是一场由“资本”主导的盛宴。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对外开放的前沿,上海汇聚了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这里的资源逻辑是市场化的、国际化的、并且高度数字化的。
不同的资源生态,自然会吸引和塑造出不同风格的商业领袖。如果说北京的EMBA同学更像“将帅之才”,那么上海的同学则更偏向于“精算师”的角色。这并非绝对的划分,而是一种基于普遍观察的风格侧写。
北京emba同学的“将帅”气质,体现在他们的大格局、重情义和不拘小节上。 长期在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商业环境中打拼,许多企业家身上都带有一种“江湖气”和战略家的风范。他们善于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谈论的是产业终局和国家命运,对商业的理解常常超越了单纯的利润追求,而上升到一种事业或使命的高度。在交往中,他们更看重“关系”和“人情”,一顿酒、一次深谈,可能就奠定了一份长久的信任。这种风格有时显得粗犷,但背后是对长期主义和战略互信的坚守。
在课堂内外,北京的同学圈更像一个“兄弟会”。他们可能不会在细节上过多纠缠,但一旦认定你是“自己人”,便会倾力相助。他们的决策风格可能更大开大合,敢于在看准大方向后下重注。这种“拍板”的魄力,正是许多传统行业或重资产行业领袖所必需的。他们组织的活动,也常常是诸如戈壁挑战赛、登山探险这类考验意志和团队精神的项目,强调的是“在一起,扛过事”的战友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像长江商学院这类同时在京沪两地乃至全国、全球都有布局的商学院,正在努力打破这种地域带来的固化认知。通过整合不同校区的资源,组织跨地域的学生活动,它们试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双核”乃至“多核”的生态系统,让身在北京的同学也能便捷地对接上海的资本,让身在上海的同学也能深刻地理解北京的政策逻辑。这或许代表了未来EMBA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提供一个更加融合与全面的价值网络。
综上所述,北京EMBA与上海EMBA在资源偏好、同学风格和圈子文化上存在着显著而深刻的差异。北京的EMBA生态,植根于其作为国家权力中枢的地位,呈现出一种“权力导向、格局宏大、关系为本”的特质;而上海的EMBA生态,则由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属性所塑造,展现出“资本驱动、专业精算、价值为王”的风格。这两种风格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只是中国复杂而多元的商业土壤中生长出的两朵不同形态的花。
对于未来的EMBA申请者而言,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差异至关重要。你的选择,应当基于对自身事业阶段、资源需求和个人性格的深刻洞察。如果你从事的行业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渴望建立高层次的政商关系,并且享受那种“一言九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豪情,那么北京可能是你的不二之选。反之,如果你的事业更需要与国际资本和市场接轨,追求高效、专业的合作模式,并且欣赏那种“边界清晰、价值交换”的优雅,那么上海的EMBA社群或许更能让你如鱼得水。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加深,京沪两地的商业文化也在相互渗透和融合。科技的崛起(以深圳、杭州为代表)也正在创造新的商业范式,这或许会成为未来商学院需要探讨的新课题:当“技术”成为继“权力”和“资本”之后的第三极,新一代的EMBA圈子又将呈现出何种面貌?这无疑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