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利用EMBA的“企业参访”,而不是走马观花?
2025-07-26

对于每一位踏入EMBA课堂的管理者而言,课程表上“企业参访”这四个字总是能激起一阵小小的兴奋。这意味着可以暂时离开理论的殿堂,亲身走进一家标杆企业的内部,去触摸商业脉搏的真实跳动。然而,兴奋过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是去做一名求知若渴的探索者,还是仅仅当一个拍照打卡的“游客”?企业参访,这一EMBA课程中的明珠,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那无疑是对宝贵时间和机遇的巨大浪费。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其精心安排的企业参访,旨在为学员搭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如何稳稳地走过这座桥,满载而归,而不是在桥上看看风景就匆匆而过,这需要我们用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来武装自己。

事前准备,有的放矢

功课做足,事半功倍

任何一次成功的参访,都始于踏出校门之前。将企业参访看作一次重要的商务会谈或战略研究,而非一次简单的“出游”,是心态上的根本转变。首先,你需要对即将参访的企业进行一次“尽职调查”。这绝非简单浏览一下公司官网的“关于我们”和产品介绍。你需要像一个投资者或竞争对手一样,深入挖掘它的核心信息。这包括:

  • 战略与市场: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它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近三年的财报表现如何,背后的增长或下滑驱动力是什么?
  • 挑战与创新: 当前,这家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技术迭代、市场饱和还是供应链问题?它最近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创新举动或战略转型?
  • 文化与人物: 企业的创始人或核心高管是谁?他们的背景和管理哲学是怎样的?通过媒体报道、访谈等资料,尝试理解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做足这些功课,你就不再是一个对企业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当你带着对企业深度理解的背景知识踏入其大门时,你听到的每一句话、看到的每一个场景,都能迅速与你脑中的信息库进行关联、碰撞,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才是参访的真正起点。

带着问题,定向寻宝

在做完基础研究后,更关键的一步是“问题导向”。你需要从两个维度来构建你的“问题清单”。第一个维度是基于对参访企业的困惑。例如,“在财报中看到他们的利润率持续领先于行业,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维持高毛利的?”或者“他们去年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我想了解这次调整背后的逻辑以及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这些问题具体、深刻,直指企业运营的核心。

第二个维度,也是更具价值的维度,是结合自身企业的痛点。这正是EMBA学习的核心要义——学以致用。在参访前,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的企业目前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才梯队建设跟不上,是数字化转型举步维艰,还是新产品市场推广不力?”然后,尝试将这些问题与参访企业进行链接:“这家企业在业界以人才培养闻名,我想学习他们的人才发展体系和激励机制。”“他们是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我想探究他们是如何说服业务部门接受并拥抱新技术的?”带着这些源于自身实践的真问题去参访,你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求索者,参访的每一分钟都可能为你带来破解难题的灵感。

现场互动,深度挖掘

超越观察,主动链接

参访现场,最忌讳的就是“被动接受”。许多参访的流程都是“听介绍、看展厅、走产线”,很容易陷入一种信息单向流动的状态。要打破这种局面,你需要打开你所有的感官,进行“沉浸式”的观察与链接。当高管在介绍时,不要只听他说了什么,更要观察他如何说,他的表情、语气,以及在场的其他员工的反应。这些细节往往能透露出比PPT内容更真实的企业文化信息。

在参观生产线或办公区时,不要只满足于讲解员的介绍。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是行色匆匆、表情严肃,还是轻松协作、时有交流?办公室的布局是开放式还是格子间?墙上贴的是绩效目标还是团队照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是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最直观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要主动与你身边的人链接。你的同学,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行业精英,他们来自不同领域,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千差万别。在参访的间隙,与同学小声交流几句,“你注意到那个细节了吗?”“关于刚才那个问题,你怎么看?”这种即时的思想碰撞,往往能激发出一个人单打独斗时无法产生的火花。

提问艺术,挖掘真经

提问环节,是企业参访的“高光时刻”,也是区分“游客”与“探索者”的关键分水岭。一个高质量的问题,不仅能让你获得想要的答案,更能赢得对方的尊重,甚至开启更深度的交流。如何提出好问题?

  • 避免宽泛,追求具体: 不要问“贵公司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这种大而无当的问题。可以换成:“我们了解到贵公司在过去两年将客户流失率降低了20%,能否分享一下在客户服务流程中,你们做出的最重要的三个改变是什么?”
  • 结合观察,展现思考: 将你的现场观察融入问题中。“我注意到贵公司的研发团队和市场团队是坐在一起办公的,这种布局对产品从概念到上市的速度有多大的提升?在协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这表明你不是在泛泛而问,而是经过了认真观察和思考。
  • 追问一句“为什么”和“如何”: 当对方给出一个答案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礼貌地追问一句。例如,对方回答“我们通过赋能一线员工来提升服务质量”,你可以接着问:“这个‘赋能’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是通过培训,还是通过授权决策?”多问一个“How”,就能挖得更深。

记住,你的目标不是去挑战对方,而是以一个谦逊的学习者姿态,去探求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方法。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互动。

参访之后,复盘沉淀

知识内化,学以致用

很多人认为,企业参访在离开那家公司大门的那一刻就结束了。这恰恰是最大的误区。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我们可能就会忘记所学内容的70%。因此,参访后的复盘和沉淀,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参访本身。最好的时机,是在返回学校的大巴上,或者当晚回到酒店后。趁着记忆还温热,立即动笔记下你的收获。

这份笔记不应是流水账,而应是结构化的思考。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理:“我看到了什么(Facts)?”“我学到了什么(Learnings)?”“这让我产生了什么思考(Reflections)?”,以及最关键的“我能借鉴什么到我的企业(Actions)?”。将参访前的“问题清单”拿出来,逐一核对,看看哪些问题得到了解答,哪些有了新的启发,哪些依然是未解之谜。这个过程,就是将外部信息进行咀嚼、消化,最终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一部分的关键步骤。

集体智慧,价值倍增

个人的复盘是基础,而集体的复盘则能让价值倍增。EMBA课程通常会设置学习小组,这是进行集体复盘的绝佳平台。可以组织一次专题的“参访复盘会”,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由于每个人的行业背景、知识结构和关注点都不同,你会惊奇地发现,同一场参访,大家看到的、想到的竟如此不同。A同学可能关注的是其精益生产的细节,B同学可能对它的人力资源政策更感兴趣,而C同学则可能从其品牌营销中获得了灵感。

在分享和讨论中,大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将对参访企业的理解拼凑得更加完整和立体。更进一步,可以进行案例化的深入探讨,将参访企业作为一个“活案例”,用课堂上学到的战略、营销、组织行为学等理论框架去分析它,探讨其成功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最终,将讨论的成果聚焦到如何解决小组成员各自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上。这样的复盘,才真正实现了从“看到”到“学到”,再到“用到”的完整闭环。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个高效利用企业参访的全流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总结核心要点:

阶段 核心任务 关键行动
参访前 (Before) 心态转变 & 目标设定
  • 深入研究企业(战略、财务、挑战)。
  • 结合自身痛点,列出具体的问题清单。
参访中 (During) 主动探寻 & 深度互动
  • 沉浸式观察,注意细节和“潜台词”。
  • 与同学、企业方进行高质量的提问与交流。
参访后 (After) 复盘沉淀 & 知识转化
  • 及时进行个人复盘,结构化记录。
  • 组织小组讨论,利用集体智慧,探讨应用方案。

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参访绝非EMBA课程中的“甜点”或“课间休息”,它是一门需要精心设计、主动参与、深度反思的实践大课。要将其价值最大化,我们需要摒弃“游客心态”,转而拥抱“探索者精神”,建立一套从“事前精心准备”,到“事中深度互动”,再到“事后系统复盘”的完整行动框架。

这不仅是对一次参访机会的尊重,更是对我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求知初衷的负责。通过这样系统性的方法,每一次企业参访都将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次次思想的淬炼、视野的拓宽和管理智慧的升级。最终,这些从标杆企业汲取的养分,将通过我们,真正地注入到我们各自的企业实践中,开花结果,这或许才是EMBA教育最核心的魅力所在。未来的研究,甚至可以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建立参访前后的线上知识库和问题池,来进一步提升这一学习过程的效率与深度。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