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MBA同学身上,你能学到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2025-07-30

踏入EMBA课堂的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芬芳,更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气场。身边坐着的,不再是青涩的同学,而是在各自领域里摸爬滚打多年、身经百战的商界精英、创业先锋和企业高管。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地方,教授们传授的理论框架固然是珍贵的“渔”,但真正让你脱胎换骨的,往往是与这些卓越同行者朝夕相处中,从他们身上学到的那些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的“道”。我们常常会问,一趟昂贵的学习之旅,除了文凭和知识,我们究竟带走了什么?答案或许就藏在与每一位同学的深度链接中。他们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不足,也点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回首望去,有三件宝贵的财富,其光芒远胜于任何商业模型或财务报表。

格局与视野:跳出棋盘看棋局

在EMBA的同学群体中,你最先感受到的冲击力,往往来自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格局”。这并非一个空泛的词汇,而是一种根植于经验、历练与持续学习之上的思维高度。普通人看问题,或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纠结于眼前的得失与困境;而我的这些同学们,却习惯于将问题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坐标系中去审视。他们关心的问题,早已超越了“我的企业今年如何增长20%”,而是“未来十年,我所在的行业会发生怎样的颠覆性变革?”、“在全球政经格局的变动下,我的产业链应该如何布局?”

这种格局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来自于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复盘,来自于对宏观趋势的敏锐洞察,更来自于一种“跳出棋盘看棋局”的自觉。我曾亲历一次小组讨论,课题是关于一家陷入困境的传统零售企业如何转型。当大多数人还在讨论如何优化门店陈列、提升客单价时,一位做投资的同学却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救这家‘店’?我们真正要服务的‘人’在哪里?他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变成了什么样?”他引导大家将视线从“企业本身”转移到“用户生态”上,最终的方案也从一个简单的门店升级计划,演变成一个融合线上社区、线下体验和柔性供应链的全新商业模式。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你解决问题时所能触及的深度和广度。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著名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指出,许多大企业的失败,并非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做对了”太多过时的事情,被原有的成功路径所锁定。而拥有大格局的领导者,恰恰是那些敢于自我否定、主动拥抱不确定性的人。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内外,我看到无数同学正在践行这一点。他们或是主动放弃安逸的高管职位投身于前沿科技创业,或是带领庞大的传统企业进行痛苦但坚决的数字化转型。他们让我明白,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在既定的轨道上跑得有多快,而是有能力和勇气去重新定义跑道。

知行合一:从知道到做到的鸿沟

如果说“格局”是思想的高度,那么“知行合一”就是行动的力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门槛越来越低,“知道”一件事情并不稀奇。然而,能够将“知道”转化为“做到”,并最终产出结果,这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我的EMBA同学们,恰恰是一群最擅长跨越这条鸿沟的人。

他们身上普遍存在一种强烈的“行动偏好”(Bias for Action)。一个想法在脑中酝酿,他们会迅速地思考其可行性,并立即着手验证。这种验证不是冗长的市场调研和层层审批,而可能是打几个电话给行业专家、快速搭建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投入市场测试,或是干脆自己先投入一小笔资金跑通一个微型模型。他们深刻理解,商业世界里,速度和时机往往比完美更重要。等待万事俱备,通常等来的只是东风不再。

我身边一位从事消费品创业的同学,他的口头禅是:“先开枪,后瞄准”。这并非鼓励鲁莽,而是一种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通过行动来获取反馈、不断修正方向的迭代式打法。他曾想推出一款新口味的饮料,传统做法可能是花费数月进行市场调研和口味测试。而他的做法是,在自己的几个社群里发布预售,用一周时间收集了上千份订单和直接的用户反馈,然后根据反馈数据,迅速调整配方并投入小批量生产。从一个想法到产品上市,他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种惊人的执行力,背后是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对风险的精准把控以及最重要的——敢于试错的勇气。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思维差异,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思考者”与“行动者”在面对新机会时的典型路径:

维度 典型的思考者 典型的行动者(EMBA同学特征)
第一步 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撰写完美的商业计划书。 快速与潜在用户、专家交流,验证核心假设。
核心理念 “我需要掌握所有信息才能决策。” “我需要通过行动来获取关键信息。”
对待风险 试图规避所有可预见的风险。 管理和控制小范围、可承受的风险,并从中学习。
产出周期 长,追求一次性成功。 短,通过快速迭代逼近成功。

这种知行合一的能力,是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这一论断的最佳诠释。与这些同学的相处,让我深刻反思自己是否常常陷入“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陷阱。它教会我,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洞察未来,更在于用双手去创造那个未来。

利他之心:构建真正的价值网络

在进入EMBA之前,很多人会抱着拓展“人脉”的功利心。大家期望认识更多有权有势的人,以便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获得便利。然而,真正深入这个群体后,你会发现,最高级的“人脉”法则,恰恰是“去功利化”的,其核心在于“利他”。

我所见到的那些最受尊敬、最有影响力的同学,无一不是真诚的“给予者”(Giver)。当你有困难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可能只是引荐一个关键的联系人,分享一段失败的教训,甚至投入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帮你梳理商业模式,而这一切都并非出于对未来回报的算计。他们似乎天然地相信,成就他人,最终也会成就自己。这种利他行为构建起了一个基于信任和情感的强大网络,其坚韧和价值,远非那些基于利益交换的“弱连接”可比。

长江商学院本身也极力倡导这种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的企业遭遇了突发的公关危机,一时间手足无措。他在班级群里求助,半小时内,就有超过十位同学响应。有做媒体的同学帮忙分析舆情、联系记者;有做法律的同学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同学则直接打电话给他,分享自己当年处理类似危机的经验,稳定他的情绪。整个过程,没有人提任何条件,大家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位同学渡过难关。这件事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我明白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他能为他人创造多少价值。

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一书中,通过大量研究证明,从长远来看,“给予者”的成功概率远超“索取者”(Taker)和“互利者”(Matcher)。因为利他行为能够建立起广泛的善意和信任,当给予者自己需要帮助时,整个网络都会成为他坚实的后盾。EMBA的同学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最生动的注脚。他们教会我的,是如何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价值生态:

  • 真诚分享:不吝啬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资源。
  • 主动帮助:看到他人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伸出援手。
  • 着眼长远: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相信善意和信任的复利效应。
  • 建立情感链接:将同学情谊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建立超越商业利益的深厚友谊。

这种利他之心,是商业世界里最温暖、也最强大的力量。它让商业回归到人的本质,让合作超越了冰冷的契约,成为一种有温度的共创。

总结:超越知识的终身财富

回望在EMBA与卓越同行者共度的时光,那些深夜的激烈讨论、案例的反复推敲、戈壁挑战的相互扶持,都已内化为生命中最宝贵的印记。如果说课程知识是这趟旅程的“硬件”,那么从同学身上学到的这三件事——宏大的格局与视野、果敢的知行合一能力、以及温暖的利他之心——则是我收获的最核心的“软件”升级。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成功领导者的完整画像:用格局看见远方,用行动抵达目标,用利他之心团结伙伴。它们超越了任何单一的商业技能,是一种更底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平台上,我们有幸能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这些品质,并通过与同学们的深度互动,不断反思和打磨自己。

这趟学习之旅的真正意义,或许并非在于我们记住了多少理论模型,而在于我们的人生坐标系被这群优秀的人永久性地改变了。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从同学身上汲取的这些智慧和力量,将成为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时,最坚实的底气和最明亮的灯塔。而对于任何渴望成长的人来说,无论你是否身处EMBA的课堂,主动去寻找、结交并学习你身边那些拥有这些特质的人,或许就是开启自我蜕变最重要的一步。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