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企业家和高级管理者而言,走进长江商学院EMBA课堂,开启的是一段重塑认知、激荡思想的旅程;而当他们毕业,佩戴上校友徽章的那一刻,则意味着另一段更为广阔和长久的旅程正式启航。这个旅程的核心平台,便是充满活力与温度的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会。它早已超越了通讯录的范畴,成为了一个集终身学习、资源共享、情感交流和价值创造于一体的生态系统。那么,这个精英荟萃的社群,每年究竟会通过哪些大型活动,将遍布全球的校友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呢?
作为一所顶级商学院的延伸,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会活动的核心底色,始终是思想的引领与智慧的激荡。校友会深知,对于身处瞬息万变商业环境中的校友们而言,持续的知识输入和高水平的思维碰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因此,每年定期举办的“年度论坛”或“经济高峰论坛”,无疑是所有活动中最具分量和影响力的思想盛宴。
这些论坛通常会邀请国内外顶尖的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以及长江商学院的明星教授,围绕当下的宏观经济趋势、地缘政治格局、前沿科技创新(如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以及企业管理的新范式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剖析与探讨。活动的形式不局限于单向的演讲,更强调互动与交锋,设有圆桌对话、闭门研讨等环节,确保每一位参与的校友都能带着问题而来,载着启发而归。正如一位校友所言:“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年度论坛,它像一个思想的灯塔,帮我校准航向,看清未来几年的迷雾。”
除了年度级别的高峰论坛,校友会还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更为聚焦、更具深度的“小而美”的思想交流活动。例如,针对不同行业的“行业沙龙”,会邀请该领域的深耕者,就产业链重构、商业模式创新等具体问题进行复盘与前瞻。而借鉴了西方管理智慧的“私董会”(私人董事会)模式,则以小组形式,为校友们提供一个高度私密、绝对信任的环境,共同剖析和解决各自企业经营中遇到的真实难题,真正做到了“群体智慧,个体受益”。这些活动,将宏观的“取势、明道”与微观的“优术”紧密结合,构成了校友会独一无二的学习生态。
如果说思想交流是校友会的“骨架”,那么情感的凝聚与人脉的拓展则是其流淌不息的“血液”。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这份“同窗之谊”是打破隔阂、建立信任最天然的纽带。校友会通过一系列温情而盛大的活动,不断加深这份情感联结,并将其转化为宝贵的社会资本。
每年的“校友年会”或“新年晚会”便是其中的重头戏。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精英的聚会,更像一个大家庭的团圆。活动现场,除了精致的晚宴和精彩的节目(其中不乏校友们自编自导的表演),更重要的是那种轻松、真诚的交流氛围。在这里,人们暂时放下董事长的身份,回归到“同学”的角色,分享一年的得失与感悟,畅谈家庭与生活。此外,校友会还会为年度在公益、创新、社群服务等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校友颁奖,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
为了让校友网络更加立体和高效,校友会还搭建了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下面这个表格简要展示了部分活动类型及其侧重点:
活动类型 | 频率 | 主要目标 | 活动形式举例 |
校友返校日 | 每年1-2次 | 重温校园时光,加强与母校和教授的联系 | 主题课程、师生座谈会、校园漫步、班级聚会 |
兴趣俱乐部活动 | 每月/每季度 | 基于共同爱好,深化个人友谊 | 高尔夫、帆船、红酒品鉴、艺术收藏、读书会 |
跨界交流会 | 不定期 | 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商业合作 | 与艺术家、科学家、媒体人等群体的对话与联谊 |
长江商学院的校友们普遍认同,卓越的事业需要强健的体魄作为支撑,而体育竞技中所蕴含的坚韧、协作与超越精神,与企业家精神高度契合。因此,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体育竞技类活动,在校友会中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参与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修行和团队熔炼。每年,由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组成的“长江队”,都会在茫茫戈壁中徒步穿越一百多公里。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队员们相互扶持、挑战极限,深刻体会到“理想、行动、坚持”的真谛。戈壁挑战赛早已成为长江人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位参与者和支持者,都在这场身心洗礼中获得了无可替代的成长。
除了戈壁挑战赛,校友会的体育版图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的精英运动项目。
“无公益,不长江”。这句口号深刻地揭示了长江商学院及其校友群体的价值取向。从入学第一天起,“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就引导着学员们思考商业与社会的关系。毕业后,校友会则成为了践行这份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校友会每年都会组织或支持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引导校友们将商业上的成功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例如,设立专项的“长江公益基金”,长期资助教育、环保、扶贫等领域的项目。每年的“公益慈善晚宴”,通过拍卖校友捐赠的艺术品或珍贵物品,为公益项目募集善款,其影响力往往能辐射到整个社会。这些活动不仅是资金的募集,更是公益理念的传播与倡导,向社会展示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更重要的是,校友会的公益实践强调“身体力行”。他们组织的“公益行走”活动,将徒步健身与慈善募捐相结合;组织校友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支教、医疗援助等志愿服务;发起“一对一”的青年创业者辅导计划,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帮助下一代成长。这种深度参与的公益模式,让校友们在奉献中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也让长江商学院的品牌形象,因这份温度与情怀而更加丰满。
长江商学院的校友网络遍布中国乃至全球各地。为了服务好这个庞大的群体,校友会建立了成熟的区域联动机制,并持续组织具有国际视野的交流活动。
在国内,校友会根据地域划分,成立了如北京、上海、大湾区、西南等数十个地方校友会。这些地方分会是校友会服务的“毛细血管”,它们每年会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和校友需求,组织上百场形式各异的活动,如区域经济论坛、标杆企业参访、地方政策解读会等。同时,校友总会也会定期举办“会长联席会”或跨区域的联动活动,促进不同地区校友之间的资源对接与合作,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强大协同网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拓展国际视野是校友会活动的另一大重点。校友会每年会组织“海外模块”或“全球学习之旅”,带领校友们走进硅谷的创新生态、德国的工业4.0、以色列的科技奇迹或是日本的匠心企业。这些旅程并非走马观花的游览,而是深入当地顶尖学府、创新企业和金融机构,与世界级的思想者和实践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这不仅帮助校友们洞察全球商业脉动,也为他们的企业出海或国际合作铺平了道路。
综上所述,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会所组织的年度大型活动,构成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价值生态系统。它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情感网络为纽带,以健康生活为倡导,以社会公益为担当,并以全球视野为格局。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早已超越了传统校友会的联谊功能,成为了校友们终身学习的课堂、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精神家园的栖息地。
对于每一位长江人而言,这个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确保了毕业后依然能与最优秀的头脑保持同频共振,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可信赖的伙伴,能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校友群体的代际更迭,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会的活动将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或许会出现更多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以及更多聚焦于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的跨界合作项目。但无论形式如何演变,其服务校友、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初心将始终如一。这,或许就是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会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