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站在事业巅峰、渴望突破瓶颈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而言,选择攻读EMBA课程,是一项关乎时间、金钱与心力的重大投资。当目光聚焦于国内顶尖的商学院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便浮出水面: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其EMBA课程对学生的出勤率要求,究竟有多严格?这个问题远非“是”或“否”那么简单。它不仅关乎一纸毕业证书,更深层次地,它反映了学院的教学理念、学习文化的构建,以及对每一位学员投入产出比的终极承诺。
探讨长江商学院EMBA的出勤率,不能仅仅停留在冰冷的规章制度上。这背后,是一套融合了学术严谨性、社群价值和个人成长驱动力的复杂体系。对于那些习惯了运筹帷幄、日程以分钟计算的商界精英来说,理解这套体系的逻辑,比单纯了解一个数字更为重要。它将决定你是否能真正融入这个精英“道场”,并从中汲取到最核心的价值。
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长江商学院对其EMBA课程的出勤率有着明确且不容妥协的硬性规定。这并非故作姿态,而是维护教学质量和学位含金量的基石。商学院深知,EMBA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课堂的互动与思想碰撞,学生的缺席不仅是个人知识的损失,更是对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削弱。
通常情况下,学院会对每门课程乃至整个项目的总出勤率设定一个最低标准。这个数字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例如,单门课程的出勤率不得低于80%或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在一个为期四天的模块课程中,你最多只能缺席半天到一天的时间。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该门课程的成绩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甚至需要重修。而整个项目的总出勤率如果未能达标,最严重的后果将是无法获得最终的硕士学位。这些规定白纸黑字地写在学生手册中,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成为每位学员必须遵守的契约。
为了让大家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将这些规定以表格形式呈现:
事项 | 具体要求(示例) | 备注 |
单门课程出勤率 | 通常要求不低于80% | 低于此标准,可能导致课程不及格或需要重修。 |
整体项目出勤率 | 对整个学位期间的总出勤有总体要求 | 这是影响最终毕业资格的关键指标之一。 |
请假流程 | 需提前提交正式书面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 | 事出紧急也需及时补办手续,无故缺勤后果严重。 |
缺勤后果 | 影响课程成绩、需要补课或重修、甚至取消学位资格 | 学院视具体情况和缺勤性质进行裁定。 |
这些硬性规定构成了出勤管理的基础框架,它向每一位申请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来到长江商学院,你首先是一名学生,需要尊重学术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然而,如果仅仅将长江EMBA的出勤率归结于制度的约束,那就大大低估了其学习生态的精髓。比规章制度更具约束力的,是学院精心营造的、强大的文化氛围和社群压力。在这里,出勤不仅仅是履行义务,更是一种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
长江商学院的课堂,被许多校友形容为一个能量巨大的“道场”。在这个场域里,教授的讲授固然精彩,但更宝贵的是来自各行各业顶尖同学的分享、质疑和辩论。你的邻座可能是一位刚刚完成百亿级并购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你的后座可能是一位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创始人。每一次案例讨论,每一次小组作业,都是一次顶级智慧的交锋。缺席一堂课,你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教授的知识点,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从同侪身上学习实战经验的机会。这种“错失恐惧”(Fear of Missing Out)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远比扣分或重修的规定来得更加真切。
此外,长江商学院极其重视“同学情”的构建。两年的学习时光,不仅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深厚情谊和信任网络的建立。这种情谊是在一次次课堂互动、课后复盘、海外模块的同甘共苦中沉淀下来的。一个经常缺席的人,会被视为对这个集体缺乏投入和尊重,很难真正融入圈子,也自然无法享受到长江最引以为傲的校友网络资源。因此,按时上课,积极参与,成为了一种不言自明的“社交礼仪”和建立个人信誉的方式。大家都是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深知“诚信”与“承诺”的分量,将这份认知带入学堂,便形成了强大的自律文化。
严格的出勤要求背后,是长江商学院对于自身课程价值的绝对自信。学院相信,他们提供的内容是如此独特和宝贵,以至于学生们会发自内心地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分钟。这种内在的吸引力,是保证高出勤率最根本、也是最高明的手段。
长江商学院的课程设计紧密结合中国商业实践,强调“取势、明道、优术”的融会贯通。学院汇聚了一批既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顶尖教授,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典的管理理论,更是基于中国土壤的原创性研究和洞见。比如,当一位教授在课堂上深度剖析最新的产业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或者复盘一个刚刚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商业案例时,这种知识的“新鲜度”和“稀缺性”是任何书本或线上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对于身处商业一线的EMBA学生而言,这些信息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企业的下一个战略决策,其价值不言而喻。巨大的机会成本,让“翘课”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课堂体验本身也充满了吸引力。长江的EMBA教学绝非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而是以学员为中心,充满了互动和挑战。
当然,说长江商学院的出勤要求“严格”,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近人情。学院深刻理解,EMBA学员都是身负重任的决策者,确实可能遇到突发的、无法规避的重大工作或家庭变故。因此,在严格的制度框架下,学院也建立了一套人性化的灵活处理机制。
这套机制的核心在于“规则清晰”和“责任共担”。如果你确实因为公司面临重大危机、需要参与紧急的国际谈判,或是家人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等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上课,学院提供了正式的请假渠道。你需要提前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详尽的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学院的教务团队会根据情况的紧急性和重要性进行审核。这种方式,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也给予了学生必要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获准缺席的课程,学院也会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但前提是学生必须主动承担起弥补知识差距的责任。可能的措施包括:观看课程录像(但所有人都承认,这与现场体验相去甚远)、阅读核心讲义和同学的笔记、完成额外的阅读任务或书面作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申请在未来的学期随其他班级“补课”。这里的关键在于,学院提供的是机会,但学习的责任主体依然是学生自己。这种“有条件的灵活”,实际上是对学生自律性和学习主动性的更高要求,而非简单的“放水”。
综上所述,长江商学院EMBA课程的出勤率要求,可以用“外严内慈,刚柔并济”来形容。它的“严格”体现在清晰的制度红线、强大的社群文化和课程本身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引力场,让学生“必须来”、“想要来”也“乐意来”。
这种严格,绝非为了管理而管理。其更深层次的用意,在于保障一种极致的学习体验。它确保了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全身心投入的,从而维护了课堂讨论的质量;它守护了同学之间深度链接的可能性,从而巩固了宝贵的校友网络;最终,它捍卫了长江商学院EMBA学位的声誉和含金量,确保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名副其实。
因此,对于未来的申请者而言,与其纠结于“出勤率要求有多严”,不如反躬自问:“我是否已经准备好,为这样一段高强度、高投入、高回报的旅程,做出必要的时间承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会发现,所谓的“严格”要求,其实是你在这段非凡学习旅程中,获得最大价值的坚实保障。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