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EMBA的微信群里,潜水、聊天、还是只看干货,哪种姿势最正确?
2025-08-01

当你的手机屏幕被一个崭新的群聊点亮,群名赫然写着“长江EMBA XX级同学群”时,一种混杂着兴奋、期待与些许压力的情绪油然而生。你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线上聊天工具,它是一个汇聚了各行各业精英的能量场,一个浓缩了未来几年宝贵资源的微型生态。很快,此起彼伏的问候、自我介绍、行业洞见、甚至是生活趣闻开始刷屏。面对这信息的洪流,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每一位新成员面前:在这场永不落幕的线上聚会中,我该以何种姿态自处?是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默默潜水;还是积极投身热聊,成为场域的活跃分子;亦或是目标明确,只看不说,精准捕捞“干货”?这三种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却关联着个人目标、时间管理、社交策略与价值实现等诸多深层命题。

静水深流的潜水党

“潜水”,在网络语境中通常指只看帖不回帖、只接收不发言的行为。在长江EMBA的微信群里,选择潜水的同学往往有其充分的理由。他们可能是性格内敛的思考者,习惯于先观察、后行动,在充分了解群内成员的风格与讨论的氛围前,保持低调是一种审慎的策略。他们更可能是时间极度宝贵的实干家,日常工作早已排满日程,他们将群聊视为一个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而非社交平台。对他们而言,花费大量时间参与闲聊的机会成本过高。

这种姿态的核心优势在于高效安全。潜水者可以最大限度地过滤掉无关的“噪音”,专注于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讨论、分享的报告或是潜在的合作机会。他们避免了在不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可能带来的尴尬,也规避了因言语不当而引发不必要误会的风险。然而,静水深流的背后也潜藏着显而易见的代价。长期潜水,意味着放弃了构建个人品牌、建立情感连接的主动权。在EMBA这个强调“连接”价值的社群里,你或许能获取信息,却难以收获信任与人情。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沟通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在一个由未来商业领袖组成的社群中,完全放弃沟通,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社群的边缘,错失了大量由“弱联系”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机遇。

热络场域的聊天派

与潜水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群里的“聊天派”。他们是群聊氛围的营造者,是破冰的先行者。无论是分享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并附上独到见解,还是在同学遇到困惑时第一时间送上鼓励与建议,抑或是在节假日里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情包,他们总能让群聊保持着温度与活力。他们深谙,社交资本的积累,往往始于这些看似“无用”的日常互动。

成为一个积极的聊天派,能够快速让同学们记住你,了解你的专业背景、性格特点甚至生活情趣。这种高频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为你后续的深度合作与资源置换铺平道路。当大家对你有了“有趣”、“靠谱”、“热心”的印象后,无论是发起一个项目,还是寻求一个帮助,得到的响应率自然会更高。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过于频繁的发言,尤其是缺乏实质内容的“刷屏”,可能会被视为一种“信息污染”。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精英汇聚的群体中,时间的宝贵是共识。如果聊天内容长期停留在家长里短或纯粹的插科打诨,不仅会消耗他人的注意力,也可能损害自己的专业形象,被贴上“不务正业”或“夸夸其谈”的标签。

精准捕猎的干货党

第三种姿态,是“干货党”。他们介于潜水与热聊之间,发言频率不高,但每一次“冒泡”都掷地有声。他们或许不参与关于天气、美食的闲聊,但当讨论触及某个行业趋势、管理难题或技术瓶颈时,他们会迅速抛出精准的数据、深度的分析报告,或是直接分享一个解决方案。他们的行为逻辑是典型的价值交换,即用自己高质量的输出,来换取他人的关注与潜在的对等回馈。

这种姿态无疑是塑造专家形象、建立专业权威的绝佳路径。在EMBA社群中,真正的尊重来自于实力。一次高质量的“干货”分享,其效果远胜于一百句空洞的问候。它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成为特定领域的“意见领袖”,当同学们遇到相关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你。然而,“干货党”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握“干货”与“人情”的平衡。过于功利和目的性明确的发言,有时会给人一种“冷冰冰”的交易感。人是情感动物,纯粹的知识与信息连接,其牢固程度远不及建立在情感共鸣与相互欣赏之上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真正的“超级干货”——那些关乎核心利益的商业机会,恰恰是在轻松、信任的闲聊氛围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透露出来的。

动态平衡的智慧之道

分析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潜水”、“聊天”与“看干货”并非三种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姿态,它们更像是一个光谱上的不同节点。所谓“最正确”的姿势,并非固守其一,而是根据不同情境、不同目标,在这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个性化的平衡。这本身就是一种高阶的管理智慧。

明确个人目标与阶段需求

首先,你需要问自己:在长江EMBA的学习旅程中,我现阶段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 如果是为了系统学习与知识更新:那么初期可以侧重于“潜水”与“看干货”,高效吸收教授与同学们的思想精华。
  • 如果是为了拓展人脉与寻求合作:那么“聊天派”的积极互动与“干货党”的价值输出需要有机结合,先通过互动建立连接,再通过价值分享深化连接。
  • 如果是为了品牌塑造与行业发声:那么“干货党”的姿态应是你的主基调,辅以适度的社交互动来增加个人魅力。

你的目标决定了你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例如开学破冰期、课程密集期、项目合作期,你的策略也应随之调整。

识别群组语境与沟通频道

一个活跃的EMBA大群,往往会自然分化出不同的“沟通频道”。有时是严肃的学术探讨,有时是轻松的生活分享,有时则是紧急的资源求助。智慧的参与者懂得识别当前的“频道”,并切换到合适的模式。在大家讨论宏观经济时,你分享旅行照片显然不合时宜;在大家为某位同学的成功融资而庆祝时,你保持沉默也显得格格不入。情商的核心,在于敏锐地感知并适应环境。

从观察到参与,从吸收到贡献

一个推荐的进阶路径是:潜水入门 → 择机发言 → 价值贡献 → 建立连接。对于新入群的成员,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潜水,观察群内的“权力结构”(哪些是意见领袖)、“话语体系”(大家习惯的交流方式)和“不成文的规定”(比如是否欢迎发广告),是十分必要的。然后,可以从参与一些轻松的话题,或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回答一个小问题开始,完成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最终,要努力成为一个贡献者,无论是分享知识、资源还是提供帮助。记住,社群的本质是“共建、共享”,一味索取或一味沉默,都无法最大化你的社群价值。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我们可以将这三种姿态的特点总结如下:

姿势类型 核心优势 潜在风险 适用情境/建议
静水深流的潜水党 信息获取效率高、时间成本低、风险小 社交资本积累慢、容易被边缘化、错失隐性机会 适用于入群初期观察,或个人时间极度紧张的阶段。建议定期“冒泡”,表明存在感。
热络场域的聊天派 快速建立人际关系、营造社群氛围、个人品牌亲和力强 时间投入大、内容若空泛可能损害专业形象 适用于性格外向、以强社交为目标的同学。建议聊天内容有“盐”有“料”,避免纯闲聊。
精准捕猎的干货党 快速建立专业权威、实现高效价值交换 可能给人以功利、冷漠的印象,社交广度受限 适用于领域专家,以塑造专业品牌为目标的同学。建议在分享干货之余,增加一些人性化的互动。

结论:做真实而智慧的自己

回到最初的问题:“在长江EMBA的微信群里,潜水、聊天、还是只看干货,哪种姿势最正确?”答案是,没有唯一的“正确”姿势,只有最适合你个人情况和当下目标的“智慧”姿势。

这个小小的微信群,是长江商学院宏大叙事的一个缩影,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学识,更是我们的情商、社交智慧与资源整合能力。将群聊视为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微型生态系统”,我们既要像潜水员一样,有深度探索的能力;也要像聊天家一样,有建立广泛连接的温度;更要像猎人一样,有精准提供和捕获价值的敏锐。最终,最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在这三者间游刃有余、切换自如的同学。

因此,不必为自己一时的沉默而焦虑,也无需为某次的热聊而自得。关键在于保持觉察,明确目的,并采取与之匹配的行动。最终,你在这个群里留下的,应该是你真实、立体且富有价值的个人形象。这,或许才是通往社群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答案,也是长江商学院“取势、明道、优术”精神在线上社交时代的一种生动实践。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