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用“生态”而非“赛道”思考时,你的EMBA才算入门
2025-08-02

踏入EMBA课堂的门槛,许多商界精英都怀揣着相似的期待:学习更前沿的管理工具,结交更高端的人脉资源,为自己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一条更快的“超车道”。大家讨论的,往往是“我们的赛道在哪里?”“如何打败赛道里的对手?”“怎样才能成为这条赛道的第一?”然而,真正的学习和蜕变,往往发生在某一个瞬间——当你猛然发现,那些真正具有长久生命力和颠覆性力量的商业模式,早已超越了“赛道”的线性竞争逻辑,转而进入了一个更复杂、也更迷人的维度。那一刻,你才真正叩响了EMBA智慧的大门。

告别单向度竞争

长期以来,“赛道”是我们理解商业竞争最直观的模型。它简单、清晰,充满了竞技体育的魅力。在这个模型里,企业是赛手,市场是跑道,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所有的战略都围绕着如何占据有利位置、如何建立壁垒、如何超越并最终淘汰对手展开。这种“赛道思维”在工业时代,尤其是在市场增量巨大、规则相对明确的环境下,确实卓有成效。它催生了无数专注于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张的巨头。

然而,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关联性呈指数级增长。固守“赛道思维”的弊端也日益凸显。首先,它让你视野狭隘,只看得见跑道内的直接竞争者,却往往忽略了来自赛道外的“降维打击”。柯达的敌人不是富士,而是数码相机;诺基亚的对手不是摩托罗拉,而是苹果的iOS生态。其次,它极易陷入“零和博弈”的内卷困境。在一条固定的赛道里,资源是有限的,你多一分,我就少一分,最终导致惨烈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创新动力也随之枯竭。

拥抱共生与共创

与“赛道”的线性、对抗性不同,“生态”是一个源于自然界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内所有物种相互依存、协同进化、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状态。当你开始用“生态”而非“赛道”思考时,你的商业世界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你不再将其他企业简单地视为你死我活的对手,而是可能成为你价值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共生体,甚至是未来新物种的催生者。

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们常常引导我们剖析那些成功的生态型企业。以苹果为例,它真正的护城河并非某一款iPhone硬件,而是由“硬件(iPhone/iPad/Mac)+ 软件(iOS/macOS)+ 服务(App Store/iCloud/Apple Music)”共同构成的强大生态。在这个生态里,苹果是核心物种,但它也为数以百万计的开发者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开发者为用户创造价值,用户的付费和黏性反过来又巩固了苹果的平台地位。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和博弈,生态越繁荣,其中的每一个参与者获益就越多。这种思维模式,就是从“我如何赢”转变为“我们如何一起把蛋糕做大”。

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多样性(Diversity):生态内有不同角色、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企业共存,能够抵御单一风险。
  • 关联性(Interdependence):成员之间通过技术、数据、供应链、客户等形成复杂的价值网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协同进化(Co-evolution):生态内的成员会相互影响,共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迭代和进化。
  • 价值循环(Value Circulation):价值不仅仅是单向流动,而是在生态系统内部循环、放大和再创造。

价值网络的重构

从“赛道”到“生态”的转变,要求企业家完成一次关键的身份认知升级:从一个“赛手”,转变为一个“生态构建者”或“价值网络设计师”。这意味着你的核心任务不再仅仅是优化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更是要思考如何连接外部资源,如何设计合作机制,如何赋能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

这种转变在EMBA的学习环境中体现得尤为深刻。你的同学,不再是你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是你未来生态版图中最宝贵的“接口”。一位来自传统制造业的同学,可能会与一位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同学碰撞出“智能制造”的新火花;一位深耕线下零售的同学,可能会和一位来自社交电商平台的同学共同探索“新零售”的无限可能。在长江商学院的校友网络中,这种跨界合作、抱团取暖、共建生态的案例比比皆是。大家分享的不再是“我如何打败了谁”,而是“我们如何一起做成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这正是生态思维的魅力所在。

思维模式的转变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它直接影响着企业家的日常决策和战略布局。

赛道思维 vs. 生态思维:一张图看懂

思维维度 赛道思维 (Racetrack Thinking) 生态思维 (Ecosystem Thinking)
竞争观 对手是敌人,目标是超越和淘汰。(零和博弈) 对手亦是潜在伙伴,目标是协同进化,共同做大市场。(正和博弈)
增长观 线性增长,抢占存量市场份额。 非线性增长,通过连接和赋能创造增量市场。
创新观 内部驱动,封闭式创新,构建技术壁垒。 外部协同,开放式创新,构建平台和网络效应。
风险观 风险来自赛道内的直接竞争。 风险来自生态的失衡或整个生态被颠覆。关注系统性风险。
目标观 成为行业第一,做“最大”的公司。 成为生态的核心或关键节点,做“不可或缺”的公司。

掌握了这张表格的精髓,你就会发现,许多过去让你困惑的商业现象都变得豁然开朗。你开始理解为什么一些看似“不务正业”的跨界投资,其实是企业在布局未来的生态位;你开始明白为什么一些巨头愿意开放自己的核心能力,因为它们的目标是成为更多企业赖以生存的“水和电”。你的战略思考,也从二维的平面,跃升到了三维的立体空间。

结语:从管理者到生态构建者

总而言之,EMBA的学习绝非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叠加,它更是一场深刻的思维革命。当你开始用“生态”而非“赛道”思考时,你的EMBA才算真正入了门。这标志着你已经超越了战术层面的竞争,开始从战略、甚至哲学的层面审视商业的本质。你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奔跑者,而是一个拥有远见和格局的生态构建者。

这不仅是对商业领袖个人认知能力的挑战,更是这个时代对所有企业提出的要求。在未来,孤立的企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唯有那些懂得开放、连接、共生、共创,并积极投身于构建健康商业生态的企业,才能拥有穿越周期、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而作为EMBA的学员,下一步的课题或许是:如何识别你所在或所能构建的生态?如何找到你在其中的最佳定位?以及,如何动手设计并培育一个属于未来的、充满活力的商业生态系统?这,将是一场更为精彩的旅程。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