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的“开学破冰”,最让你尴尬的环节是什么?
2025-08-02

踏入顶尖商学院的殿堂,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各行各业精英的EMBA项目,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们习惯了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在会议室里指点江山,然而,当这一切被“开学模块”中的“破冰环节”瞬间清零时,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便开始了。褪去职位、头衔与光环,我们被要求以最“真实”的面貌面对一群同样优秀的陌生人。这本应是建立连接、开启学习之旅的美好序幕,却也常常成为大型“社交尴尬”现场。在那些精心设计的环节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瞬间,能让见惯了大场面的我们,尴尬到想用脚趾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

强行“破冰”的尴尬

在所有环节中,最先让人感到不适的,往往是那些旨在“快速拉近距离”的强制性自我暴露环节。组织者通常会设计一些游戏,比如“分享你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讲述你人生中最失败的一次经历”。其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分享脆弱,建立信任。然而,对于一群习惯了保持专业形象、情感内敛的商业领袖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社交裸奔”。

我们并非不愿意分享,但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情境。在一个刚刚认识不到一小时的圈子里,被要求当众剖析内心深处的柔软或不堪,这种感觉非常怪异。它打破了成年人之间默认的社交距离和隐私边界。你会看到,一位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投资人,面色微红地分享自己小时候尿床的“糗事”;一位以果敢著称的上市公司CEO,在主持人的再三追问下,含糊其辞地讲述一段早已尘封的创业失败史。这其中的尴尬,并非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分享的“被迫性”和“情境错位”。正如组织行为学教授 Adam Grant 所指出的,“脆弱性的展现应该是自发的,而非被索取的。被索取的脆弱性不是真诚,而是一种表演。” 在这种“表演”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连接,而是一种为了融入集体的无形压力。

才艺表演的压力

如果说强制分享是精神层面的尴尬,那么“才艺表演”环节则是将这种尴尬实体化、公开化。这几乎是所有团队建设活动的保留曲目,但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堂上,它显得尤为“魔幻”。想象一下,一群平均年龄40+、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企业家、高管,被要求在晚宴上“秀出自己”。于是,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上演了。

有人选择唱歌,但五音不全的歌声在豪华宴会厅里回荡,台下的掌声越热烈,台上的表情就越僵硬;有人选择跳舞,但僵硬的四肢显然跟不上动感的节拍,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我是谁,我在哪儿”的迷茫;还有人选择朗诵诗歌,用一种饱含深情却略显做作的语调,吟诵着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的诗句。最尴尬的,莫过于那些实在没什么“才艺”可言的同学,在众人的起哄下,被迫讲一个早已过时的冷笑话,或者表演一个滑稽的动作。这种压力,不亚于做一次未经准备的路演。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并非真正的才艺比拼,而是一场“态度”的考验——你是否愿意放下身段,是否“玩得起”。然而,用这种方式来检验一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未免有些简单粗暴。这让许多人陷入两难:不参与,显得孤傲不合群;参与了,又可能出糗,留下长久的“黑历史”。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才艺尴尬”,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归纳:

EMBA破冰才艺秀尴尬指数表

表演类型 尴尬指数 (1-5星) 主要尴尬点分析
深情独唱(跑调版) ★★★★★ 演唱者自我感觉良好与听众实际感受的巨大反差;礼貌性鼓掌下的“酷刑”。
即兴现代舞 ★★★★☆ 肢体不协调,动作与音乐脱节,将艺术演绎成“挣扎”,尤其对于平日严肃的领导者。
朗诵抒情诗 ★★★★ 在热闹的社交场合进行严肃的文学表达,容易产生情境错位,显得矫揉造作。
讲冷笑话 ★★★☆☆ 笑话本身不好笑,或者节奏没掌握好,导致全场安静,只有讲述者尴尬的笑声。
团队大合唱 ★★☆ 尴尬程度相对较低,因为“法不责众”,个人失误可以被集体掩盖,但依然无法避免整体的混乱感。

身份剥离的游戏

破冰活动的另一个核心设计理念是“打破隔阂,人人平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者会引入各种“身份剥离”的游戏。比如,所有人换上统一的服装,取一个临时的“花名”,或者参与一些需要紧密身体接触的团队游戏,如“信任背摔”、“人肉坦克”、“解手链”等。

这些设计的初衷是好的,旨在暂时抹去我们在社会中的身份标签,让董事长和总监、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能在同一个层面上互动。然而,这种强制性的“身份剥离”有时会适得其反。对于一个习惯了发号施令、掌控全局的领导者来说,突然被要求蒙上眼睛,完全信任地向后倒去,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抗拒是真实存在的。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挑战。我们花了半生时间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和个人边界,在短短几分钟内被游戏规则强行瓦解,这种感觉并不总是愉快的。

特别是那些需要亲密身体接触的游戏,在性别、文化背景和个人习惯各异的群体中,更容易引发尴尬。一位注重个人空间的女士,可能需要和一位素不相识的男同学前胸贴后背地完成某个任务;一位有洁癖的企业家,可能需要和满身是汗的队友扭成一团“解手链”。此时,游戏的乐趣早已被身体的抗拒和心理的别扭所取代。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论”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我们每个人在社会舞台上都有自己的“前台”和“后台”表现。破冰游戏粗暴地将所有人的“后台”都拽到了“前台”,并且要求大家对此报以微笑和热情,这本身就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演出”。

隐形价值的较量

即便在这些试图抹平一切差异的环节中,一种更深层次、更隐蔽的尴尬依然存在——那就是无处不在的“隐形价值较量”。虽然名片被收起,头衔被淡化,但一个人的阅历、财富、社会资源和思维方式,会像水中的油滴,无论如何搅拌,最终还是会浮现出来。

这种较量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在自由讨论环节,有人分享的是周末去爬山,有人则不经意间提到“上周在瑞士滑雪时偶遇了某某大佬”;在案例分析中,有人从纯粹的理论角度出发,有人则直接引用自己公司上亿项目的亲身经历作为佐证;甚至在穿着统一队服的情况下,手腕上不经意露出的名表、谈吐间流露出的国际视野、对某个冷门领域(如艺术品收藏、红酒品鉴)的精通,都在无形中划分着圈层。

这种隐形的较量,让所谓的“平等”变得十分微妙和讽刺。它让一些背景相对普通的同学感到压力,也让那些“顶流”同学的每一次发言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贴上“炫耀”的标签。这种尴尬在于,大家都在努力扮演“普通同学”的角色,但彼此的“底牌”却在不经意间暴露无遗。这使得破冰活动从一场“交朋友”的聚会,悄然演变成了一场不动声色的“资源探底”和“实力评估”,这与活动建立纯粹同学情谊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结与反思

回顾长江商学院EMBA的开学破冰,那些令人尴尬的环节,无论是强制性的自我暴露充满压力的才艺表演令人不适的身份剥离游戏,还是无处不在的隐形价值较量,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一个人均“身经百战”的精英群体中,建立真实而舒适的连接?

这些尴尬瞬间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们深刻地反映了成年人社交,尤其是高端社交中的复杂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破冰”,或许并不在于设计多少新奇的游戏,而在于创造一个能够激发真诚、尊重个体差异、鼓励自然交流的环境。强扭的瓜不甜,强行“破冰”所建立的,可能也只是脆弱的“塑料情谊”。

对此,未来的EMBA项目或许可以做出一些改进建议:

  • 用共同创造代替强制分享: 将破冰的重点从“分享过去”转向“共创未来”。例如,可以组织一场高强度的商业模拟挑战赛,让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协作方式,从而建立基于欣赏和尊重的连接。
  • 以兴趣为导向的自然分组: 与其进行随机或强制性的团队活动,不如提前收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如徒步、阅读、美食、投资等),组织多场小型的兴趣小组活动。在共同的爱好中,人们更容易放下防备,建立更深层次的友谊。
  • 提供“有选择的参与”: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边界感。在设计活动时,应提供不同参与度的选项,让内向或不喜表演的同学也能以自己舒适的方式融入集体,例如作为观察者、记录者或幕后支持者,而非强迫每个人都站到聚光灯下。

最终,长江商学院EMBA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高质量人脉网络的构建。而一个好的开始,是这段宝贵旅程的基石。理解并优化“开学破冰”这一环,正视其中的尴尬,并以更人性化、更智慧的方式去设计它,或许是所有顶尖商学院都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毕竟,让一群最聪明的大脑感到舒适和真诚,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智慧。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