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站在自己领域的山巅,俯瞰风景,以为这便是全部?你或许是一家成功企业的创始人,一位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专家,或是一个带领百人团队冲锋陷阵的管理者。带着这份自信与成就感,你踏入长江商学院EMBA的课堂,期待着与一群同样优秀的人激荡思想。然而,很快你就会被一种更复杂、更深刻的感觉所包裹——在这里,你不仅会遇到比你更优秀的人,更会惊骇地发现,那些人,比你还要努力。这,究竟是种什么感觉?
初入校园,每个人都像一颗自带光芒的星。你的履历、你的公司、你的头衔,是你习以为常的光环。在过去的环境里,这道光环足以让你成为焦点。但在长江商学院,你会发现周围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恒星,他们不仅光芒四射,甚至拥有更强的引力。那个坐在你旁边,课堂上提问一针见血的同学,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两家公司的上市;那个在小组讨论中逻辑缜密、永远能看到问题本质的同学,或许在某个你完全陌生的前沿科技领域,早已是世界级的权威。
这种感觉,首先是震撼与错愕。你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在这里可能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溪。你精心构建的知识体系,在更宏大、更前瞻的视野面前,显得有些单薄。这种冲击会迅速剥离掉你身上的虚浮光环,让你回归到一个最纯粹的学习者身份。随之而来的,不是嫉妒或自卑,而是一种久违的敬畏之心。你开始敬畏知识的浩瀚无垠,敬畏他人背后那些你看不见的艰辛与付出。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叹:“原来,优秀是一种没有终点的修行”。这种谦卑,是清空自己、准备装入新知的最佳状态,也是真正成长的起点。
当敬畏之心沉淀下来,另一种更具体的情绪便会浮现——压力,一种无处不在的“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这种压力并非来自直接的竞争或攀比,而是源于一种深刻的自我对比。你会发现:
这种“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现实,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你努力的“颗粒度”和时间的“利用率”。起初,这会带来强烈的焦虑感,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掉队。但很快,在长江商学院这个独特的场域里,这种压力会奇妙地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你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不再为自己的“勤奋”而沾沾自喜。你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管理、学习方法和努力的定义。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这种感觉的转化:
感受阶段 | 消极反应 | 在长江EMBA的积极转化 |
初期冲击 | 焦虑、自我怀疑、“我可能不够好” | 激发斗志:看到差距,产生追赶的欲望,打破舒适区。 |
中期适应 | 疲于追赶、感到倦怠 | 优化方法:不再是蛮力地“努力”,而是学习他人高效的时间管理和战略性学习方法。 |
后期内化 | 习惯性对比、内心失衡 | 建立新标杆:将身边优秀同学的努力状态,内化为自己新的“日常标准”,形成正向循环。 |
在长江商学院的经历,会让你对“努力”这个词有全新的、颠覆性的认知。过去,我们可能认为努力就是“投入足够长的时间”,就是“996”,就是“拼命”。但在这里,你会看到努力的更高阶形态。
你会发现,那些顶尖的同学,他们的努力并非盲目的、消耗性的,而是战略性的、持续性的、高质量的。他们的努力体现在对事物本质的不断追问,体现在对跨界知识的渴求与整合,体现在对自我边界的持续拓展。这是一种建立在深刻思考之上的努力。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在其著作《终身成长》(Mindset)中提出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与“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理论,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倾向于逃避挑战;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培养,他们拥抱挑战,并从失败中学习。
在长江的同学们身上,你能清晰地看到“成长型思维”的烙印。他们的努力,颗粒度极细。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加油”口号,而是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执行的动作:
这种感觉,就像你一直以为自己在跑100米冲刺,拼尽了全力。到了这里才发现,人生其实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而你身边的这些顶尖选手,不仅配速比你快,他们的装备、补给策略、呼吸节奏,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千百次的优化。你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战术勤奋到战略勤奋的认知升级。
最终,所有这些复杂的感觉——震撼、敬畏、压力、焦虑——都会沉淀为一种温暖而坚实的力量:见贤思齐,并肩同行的幸福感。
你会意识到,这些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人,他们不是你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你触手可及的同学、战友。你们在同一个课堂上分享困惑,在同一个小组里为了一个方案争论到深夜,在同一段戈壁挑战中互相搀扶。这种环境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孤军奋战的局面。当你遇到瓶颈时,总能从同学身上找到新的视角;当你感到迷茫时,总有人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你,天花板还远未达到。
长江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说:“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能量场’。” 在这个能量场里,优秀是一种“传染病”,努力也是。你会被这种氛围不自觉地裹挟着前进。你会开始享受这种被“碾压”后奋起直追的过程,因为你知道,每一次感到“被碾压”,都意味着你又看到了一个新的、可以企及的高度。这种感觉,不再是“我不如人”的挫败,而是“我能变得更好”的期许。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你成长路上的参照系和助推器。从他们的努力中,你看到的不再是压力,而是未来的可能性。
所以,在长江商学院,发现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究竟是种什么感觉?
它是一种“归零”的感觉,让你放下过往,以海绵的姿态去吸收;它是一种“唤醒”的感觉,点燃你内心深处对成长的渴望;它是一种“重塑”的感觉,让你重新定义成功与努力;最终,它是一种“融入”的感觉,让你从一个孤独的“我”,变成一个互相赋能、共同进化的“我们”。
这种感觉,或许一开始会让你感到不适,甚至痛苦。但当你真正拥抱它时,你会发现,这正是你踏入这所顶级商学院所能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逼迫你走出舒适区,去仰望星空,也激励你脚踏实地,去追寻那片更璀璨的星辰大海。而这,正是终身学习者最美妙的旅程。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