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站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高地,手握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心中却燃起一团对商业世界本源性问题探索的火焰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DBA)或许就成了您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然而,从成功的管理者到严谨的学者型高管,这条路并非一蹴而就。在这条进阶之路上,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它不仅是知识的加油站,更是通往DBA殿堂的战略跳板。因此,如何选择和规划EMBA阶段,就成了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战略性投资,是为最终DBA目标铺设基石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
如果您的终点是DBA,那么在选择EMBA院校时,眼光需要超越单纯的品牌声誉和校友圈层,更加聚焦于院校的学术底蕴和研究实力。DBA的核心是“研究”,是基于严谨科学方法的商业洞见创造。因此,一个拥有强大研究基因的商学院,能为您未来的博士学习提供最肥沃的土壤。
具体来说,您需要考察这所商学院的教授团队。他们是否仅仅是优秀的“商业讲师”,还是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持续发表研究成果的“学者”?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其教授团队往往由在全球顶尖学府(如哈佛、斯坦福、沃顿等)获得博士学位并持续发表高质量研究的学者组成。他们在EMBA课堂上带来的,不仅是成熟的商业案例,更是案例背后经过千锤百炼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思辨视角。这种学术氛围的熏陶,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您的研究思维,让您提前适应DBA所要求的学术严谨性。与这些本身就是博士生导师的教授们建立联系,无疑为您未来申请DBA、乃至寻找导师埋下了宝贵的伏笔。
此外,院校的“学术传承”也至关重要。一个理想的选择是,您所就读的EMBA项目与其DBA项目之间有着紧密的衔接。一些顶尖商学院会为自己的EMBA校友申请本校DBA提供优先通道或学分互认的便利。这不仅是程序上的简化,更意味着课程体系、学术文化和师资网络的一脉相承。您在EMBA阶段所熟悉的教授、所建立的学术兴趣,可以无缝对接到DBA的学习中。退一步讲,即使该校没有DBA项目,其在全球学术界的声望和网络,也能为你申请其他顶尖院校的DBA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背书”。一位来自研究型商学院EMBA的推荐信,其分量远超普通院校。
对于志在DBA的您来说,EMBA的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即管理技能和商业工具的学习,而应更关注“道”的探索,即商业逻辑的深度剖析和研究能力的初步构建。在选择EMBA项目时,要仔细审视其课程设置是否包含或侧重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素养的模块。
一个对未来DBA学生友好的EMBA课程体系,通常会具备以下特点:
在EMBA学习期间,您需要有意识地转变学习心态。当同学们热衷于讨论某个案例中“如何做”才能成功时,您需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个成功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它在何种边界条件下才成立?能否用某个理论来解释?这种从“求解”到“解惑”的思维转变,正是从EM-BA(Executive Master)到D-BA(Doctor)的核心跨越。利用EMBA的课堂和资源,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将每一个案例都当作一个潜在的研究课题来审视,您的收获将远超一张学位证书。
EMBA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在于人脉,但对于DBA导向的学生而言,构建人脉的重心需要有所调整。您所要建立的,不仅仅是商业合作的伙伴圈,更是一个支撑未来学术研究的“学术生态系统”。
首先,最重要的资源是教授。在EMBA课堂上,您要主动识别并结交那些与您潜在研究兴趣相符的教授。不要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互动,要利用课后、午餐会、返校日等一切机会,与他们进行深度交流。向他们请教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并尝试从学术角度探讨其可能性。一位欣赏您求知欲和思辨能力的教授,很可能会成为您DBA申请时强有力的推荐人,甚至是您未来的博士生导师。记住,DBA是导师负责制,提前锁定一位愿意指导您的“伯乐”,是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次,您的EMBA同学,这群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是您未来DBA研究最宝贵的“富矿”。传统的EMBA社交可能是为了寻找商业机会,而您的社交目的则更应侧重于:
因此,在EMBA期间,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真诚的交流者。您展现出的深度思考能力和对行业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样会吸引志同道合的同学,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能在EMBA阶段相互砥砺,更能延续到DBA的学习乃至之后的人生道路上。
从EMBA到DBA,这是一场长达5到8年甚至更久的“学术马拉松”,对您的时间、精力、财力和家庭支持都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在EMBA阶段就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自我评估,至关重要。
EMBA的学习本身就是高强度的,它要求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投入大量时间用于上课、阅读、小组讨论和作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您能否胜任DBA学习的一次“压力测试”。您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能否持续地在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我对这种高强度的智力挑战是感到兴奋还是疲惫?如果连EMBA的学业都感到力不从心,那么面对难度和深度都指数级增长的DBA,您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决心和可行性。
同时,要将EMBA和DBA的学习与您的长期职业规划相结合。DBA毕业后,您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继续留在企业,成为一位具备学者思维、能从根本上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企业思想家”?还是转型进入学界或智库,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连接者?不同的职业目标,会反过来影响您在EMBA阶段的资源投入重点。例如,若想留在业界,您可能需要更关注与产业界同学的链接;若想部分转型学术,则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在与教授的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上。清晰的规划能让您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避免迷失方向。
维度 | 常规EMBA视角 | DBA导向的EMBA视角 |
---|---|---|
学习目标 | 更新管理知识,拓展商业人脉,提升职业平台。 | 构建研究思维,寻找研究方向,建立学术网络,为DBA申请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院校选择 | 看重品牌声誉、校友圈层和地理位置。 | 更看重教授研究实力、学术氛围、课程的研究导向,以及与DBA项目的衔接性。 |
课程参与 | 关注案例的解决方案和实用工具,学习“How”。 | 关注案例背后的理论和逻辑,探究“Why”,有意识地训练批判性思维。 |
人脉构建 | 以商业合作为主,寻找潜在的客户、伙伴或投资者。 | 双轨并行:与教授建立学术导向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建立“研究共同体”,视其为潜在的研究对象和洞见来源。 |
毕业产出 | 一份漂亮的履历和一张含金量高的学位证书。 | 除学位外,更重要的是一份明确的研究计划初稿、几封有分量的教授推荐信,以及对自身研究能力的清晰认知。 |
总而言之,当DBA是您星辰大海的征途时,EMBA绝不仅仅是一个中转站,它是您整个航程的“序章”和“基座”。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规划的EMBA阶段,能够为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高您成功迈入并完成DBA学业的概率。这要求您在选择之初,就以终为始,用一位“准博士生”的眼光去审视和利用EMBA的平台。
从选择一所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拥有世界级研究型教授团队的商学院,到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嗅觉和批判性思维,再到构建一个能同时支撑商业实践与学术探索的复合型人脉网络,每一步都应服务于您最终的DBA目标。这趟旅程考验的不仅是您的智识,更是您的远见、自律和规划能力。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许可以更多地关注EMBA校友在完成DBA学习后的职业轨迹变迁,以及不同类型的EMBA项目对其毕业生攻读DBA成功率的影响,这将为后来的探索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祝您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智慧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最终在商业知识的版图上,刻下属于您自己的独特印记。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