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请看下面这篇关于如何引导推荐人撰写长江EMBA推荐信的文章。
当你的长江EMBA申请材料准备得七七八八,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字字珠玑,履历(CV)光彩夺目时,是否有一丝隐忧掠过心头?那就是——推荐信。这份不由你亲笔书写,却对你的申请结果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文件,仿佛一个神秘的“黑箱”,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优秀的申请者,能力超群,却可能因为一封平庸,甚至是“帮倒忙”的推荐信,与梦想中的商学院擦肩而过。
推荐信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为招生委员会提供了一个来自第三方的、客观且权威的视角来印证你的优秀。它不是你简历的简单复述,而是要让一个熟悉你的人,用生动的案例和真挚的情感,为你勾勒出一幅立体的、有血有肉的领导者画像。对于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全球顶尖商业精英的殿堂,招生官们早已阅人无数,他们期望看到的,是能够真正打动人心、展现你独特潜力的故事。因此,如何“引导”你的推荐人,共同完成一封“封神”级的推荐信,就成了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这趟旅程,我们一起走。
我们首先要打破一个常见的误区:推荐人的职位越高、名气越大,推荐信就越有分量。事实并非如此。想象一下,一封由某位只与你有一面之缘的行业大佬写的推荐信,通篇可能都是“该同学工作努力,为人谦逊”这类空泛的赞美。这对于见多识广的长江商学院招生官来说,几乎是无效信息。他们真正想看到的,是推荐人对你的深刻了解。
一封有力的推荐信,其根基在于推荐人与你之间有足够深入的互动和了解。他/她应该是你的直属上司、项目负责人、重要的合作伙伴,甚至是长期服务的核心客户。这个人必须亲眼见证过你的成长,了解你的工作细节,能在关键时刻评价你的决策能力、领导风格和团队协作精神。简而言之,一个能讲出你具体故事的“ platoon sergeant (排长)”,远比一个只知道你名字的“general (将军)”更有价值。
在选择推荐人时,尽量不要选择两位背景和视角完全相同的推荐人。比如,两位都是你的直属上司。更理想的组合是能够从不同维度展现你的能力和特质。这样的组合能让招生委员会更全面、立体地认识你。
你可以考虑以下组合:
请记住,你的推荐人通常都是非常忙碌的商业人士。指望他们在百忙之中,仅凭记忆就为你写出一封内容详实、案例生动的推荐信,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充足且精准的“弹药”,让他们可以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这不仅是对他们时间的尊重,更是对你自己申请结果的负责。
你应该精心准备一份“推荐人专属资料包” (Recommender's Packet)。这份资料包应该是一个结构清晰、内容精炼的文档,而不是把你所有的申请材料杂乱地丢过去。这份资料包应该包括:
在“故事清单”这部分,你需要下足功夫。这绝不是简单地罗列你的工作成就。你应该策略性地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你领导力、创新能力、抗压能力以及与长江商学院价值观相契合的案例。对于每一个案例,建议使用经典的STAR原则进行梳理:
当你准备好资料包后,就到了正式邀请推荐人的环节。强烈建议你当面或者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这比一封冷冰冰的邮件要真诚得多。在沟通时,你需要清晰地表达三点:
推荐人答应后,你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时间。但是,为了避免意外,适时且礼貌的跟进是必要的。最佳的跟进策略是“一次性提醒”。在距离截止日期还有一周左右的时候,可以发送一封简短友好的提醒邮件。
邮件可以这样写:“尊敬的[推荐人姓名],希望您一切都好。只是想友情提醒一下,我申请长江EMBA的推荐信提交截止日期是[具体日期]。之前发您的材料如果需要任何补充,或者您在撰写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找我。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支持!” 这样的口吻既起到了提醒作用,又不会给对方带来压力。提交完成后,无论申请结果如何,一份真诚的感谢信,或是一份贴心的小礼物,都是维系这段宝贵人脉的必要举动。
虽然你不能代笔,但你需要知道一封“封神”级的推荐信长什么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来看看平庸的推荐信和顶级推荐信的区别。
一封出色的推荐信,通常包含清晰的开场、有料的主体和坚定的结尾。
下面的表格将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差异所在:
要素 | 平庸的推荐信 | “封神”级推荐信 |
---|---|---|
具体性 | “他是一位优秀的团队领导。”(形容词堆砌) | “在去年的XX项目中,面对团队士气低落的困境,他通过每日晨会和一对一沟通,重新凝聚了人心,并带领团队在预算内提前2周完成了交付。”(有场景、有行动) |
比较性 | “他在同龄人中很突出。”(模糊的比较) | “在我过去十年管理过的近50位项目经理中,他的战略思考能力和客户沟通能力,无疑能排进前三名。”(具体的比较群体和排名) |
洞察力 | “他有潜力。”(缺乏证据) | “他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主动反思并建立了一套新的项目复盘机制,这体现了他超越本职工作的系统性思考能力,我认为这正是EMBA学习所需要的潜质。”(从行为看到潜力) |
热情度 | “我愿意推荐他。”(礼貌但平淡) | “如果我的公司有合适的职位,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聘用他。我坚信,他将为长江商学院的课堂带来巨大的价值,我对他未来的成就充满期待!”(强烈且真挚的背书) |
通过这张表,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封好的推荐信,是从形容词走向动词,从模糊走向量化,从陈述走向故事,从礼貌走向热情的过程。
回顾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一封“封神”级的长江EMBA推荐信,并非是申请者听天由命的结果,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真诚沟通的产物。从精心挑选推荐人,到为他们提供详实的“弹药”,再到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跟进,最后到深刻剖析信件的关键点,每一步都凝聚着你的智慧和努力。
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你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长江商学院寻找的,正是具备这些综合素质的未来商业领袖。当招生官读到一封充满真知灼见、洋溢着真情实感的推荐信时,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推荐人对你的高度评价,更能看到你在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展现出的高情商和专业度。
所以,不要再将推荐信视为一个不可控的变量。把它当作你整个申请材料中一个可以主动管理的“项目”。用你的专业和真诚,去引导和赋能你的推荐人,帮助他们写出最真实、最闪光的你。最终,这份凝聚了双方心血的推荐信,必将成为你通往长江商学院之路上,最有力的“神助攻”。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