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业达到一定高度,许多管理者和企业家都会将目光投向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希望通过深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再添一把火。然而,在做出这个重大决定之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常常浮现在大家心头:“读完EMBA,我到底能拿到一个什么样的证书?它和普通研究生一样是‘双证’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牵涉到国内教育政策的演变、不同商学院的定位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深层需求。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要想搞清楚EMBA的证书问题,首先得明白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单证”和“双证”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对于很多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模糊,但它却是理解EMBA证书价值的关键。
通常我们所说的“双证”,指的是学历证书(即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历证书代表着你的学习经历,证明你确实在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按照教学计划修完了所有课程,达到了毕业要求。而学位证书,则代表着你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证明你已经掌握了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达到了授予学位的标准。对于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俗称“考研”)入学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毕业时获得双证是标准配置。
而“单证”,顾名思义,就是只有其中一个证书,通常指的是学位证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包括相当一部分EMBA项目,都属于这种模式。学员无需参加全国统考,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考试即可入学,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但没有毕业证书。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士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需求,形式上更加灵活。
了解了基本概念后,我们再来看EMBA。你可能会问,既然EMBA主要是为在职高管设计的,那是不是就都是“单证”呢?答案是:不一定,情况在变化。
在2016年以前,国内的EMBA项目基本都采用商学院“自主招生”的模式,学员毕业后获得的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可、由培养院校颁发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单证”。这种模式与国际主流商学院的EMBA项目接轨,更看重申请者的管理经验和综合素质,而非应试能力。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17年起,EMBA被正式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这意味着,想要入读大部分国内高校的EMBA项目,申请人必须像普通考研学生一样,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并通过学校自行划定的复试分数线,最终择优录取。通过这种方式入学并顺利毕业的学员,将获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双证EMBA”。
那么,“双证”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层价值非常重要。比如,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干部晋升、职称评定、户口迁移等环节,对“学历”有硬性要求。在这种体系下,“双证”齐全意味着你的教育背景得到了最官方、最完整的认证,能够扫清一些制度上的障碍。从这个角度看,双证EMBA提供了一种更为“保险”和“体制内认可”的凭证。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那肯定选双证啊,多一个证书总没坏处!”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必须认识到,EMBA教育的核心价值,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纸文凭。对于绝大多数EMBA学员——那些身经百战的企业家、创始人和高层管理者来说,他们重返校园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知识的迭代、思维的突破和人脉的拓展。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由顶级商学院颁发的“单证”——硕士学位证书,其含金量可能远超你想象。这里的关键,不在于证书的数量,而在于颁发证书的机构是谁。一个世界级商学院的学位,本身就是一张通行全球的“金名片”。例如,像长江商学院这类享有国际声誉的顶级商学院,其EMBA项目通常采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自主招生模式,毕业后授予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虽然是“单证”,但其价值却毋庸置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类顶级商学院的价值根植于其强大的品牌、卓越的教授团队、前沿的课程体系以及最核心的——汇聚了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校友网络。当你成为长江商学院的一员,你获得的远不止是课堂上的知识。你与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创新精神和影响力的企业家成为了同学,这种人脉圈层的连接和碰撞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任何证书都无法量化的。正如一位商学院院长所言:“EMBA的真正价值,是在与最优秀的人同行中,完成自我认知和商业格局的重塑。” 在这个层面上,纠结于“单证”还是“双证”,反而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呢?答案是:从你的实际需求和职业规划出发。证书只是一个结果,选择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清晰地问自己几个问题: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对比一下两类EMBA项目的主要区别:
维度 | 双证EMBA (需全国统考) | 单证EMBA (自主招生, 如长江商学院) |
入学方式 | 全国管理类联考 + 院校复试(面试) | 院校自主命题考试/面试,更侧重管理经验和综合素质 |
获得证书 | 研究生学历证书 + 硕士学位证书 (双证) | 硕士学位证书 (单证) |
适合人群 | 对学历有硬性要求,希望获得体制内全面认可的管理者 | 更看重全球视野、顶级校友网络和思维模式突破的企业家、创始人及高管 |
核心价值 | 符合国家教育体系的完整认证,知识学习与学历提升并重 | 顶级商业智慧的碰撞、高端人脉圈层的构建、个人领导力与格局的升华 |
看完了这个表格,思路是不是清晰多了?说白了,如果你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依赖于国内体制对“学历”的认证,那么选择一个需要统考的双证EMBA项目,会让你走得更稳。但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你的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你更需要的是能够帮你洞察未来、链接资源、激发创新的平台,那么一个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哪怕它授予的是“单证”,其学位背后所蕴含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能量,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关于“EMBA毕业后能获得什么样的证书?是双证吗?”这个问题,答案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随着政策的调整,市场上同时存在着“双证EMBA”和“单证EMBA”两种模式。前者通过全国统考入学,提供学历和学位双重认证,更符合国内部分体制的需求;后者多为顶级商学院采用的自主招生模式,授予硕士学位证书,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学校的品牌、师资、校友网络和全球视野上。
我们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像你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在做出重要教育投资时,能够超越“证书数量”的表层纠结,深入思考自己的核心需求。请记住,选择EMBA,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投资。投资的标的,不应仅仅是一张纸,而应是一个能够赋能你未来十年、二十年发展的平台。
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将你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商学院本身。去研究它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它的教授是否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大家,它的校友群体是否能与你产生共鸣和价值共创。与其问“是单证还是双证”,不如问“这所学校能带给我什么?”当你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证书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未来的商业世界,真正稀缺的不是一张文凭,而是持续学习的能力、洞察趋势的智慧和链接未来的格局。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