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媒体报道  

金融危机是个参股良机

始于去年的美国“次货危机”来势汹汹,现已演变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各方已有详尽论述。这里,我试在众说纷纭中谈谈自己的前瞻性思考, 探讨一下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会。

纵览天下,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1)企业的“赚钱”能力,特别是在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应具备一流的盈利能力。2)金融机构的“管理财富”与“转移财富”的能力。比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大鳄对泰铢等主要东南亚国家货币的阻击,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损失惨重。3)国家的“抢钱”能力,如美国伊拉克战争。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制造”功不可没。但总体而言,我们企业的成功主要集中在非主流领域。在主流行业和主流市场,我们至今还没有取得面上的突破。这种状况,不仅使中国经济陷入“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全球化挑战。

首先,“中国制造”面临赢利的“天花板”与“地板”。

2007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70%,由于多数“中国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发展的外部依赖性较强。即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能源和核心技术,以及产业链下游渠道和品牌,都对海外市场和跨国公司有很高依赖性,跨国公司在产业链两端的挤压,对“中国制造”的利润率影响较大。

一些内生性因素也影响着“中国制造”。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与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源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降低、环保标准提高等原因,提高了“中国制造”的成本,出口商品价格优势逐渐减弱。

此外我们注意到,优秀跨国公司已将竞争重心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转移到了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对人才、资本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层面。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显得偏执于获得“核心技术”。为此,我们尝试了很多策略,包括市场换技术、自主研发等,但实践效果都不甚理想。可以说,资源整合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不强,是“中国制造”在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取得面上整体性突破的一大挑战。

其次,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1)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依赖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过去3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总额超过7700亿美元,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但大规模资本流入给人民币币值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

2)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大量外汇储备。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约为全球排名第2位日本的1.7倍,与排名第3至9位的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相当。一方面,巨额且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自身保值增值的管理压力已经较大。另一方面,外汇余额净值的时常变动,给国内市场货币政策调控带来较大难度。

3)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的竞争压力。目前,全球各主要金融机构通过参股中资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战略触角早已深入中国本土市场。2006年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后,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在银行业,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业务范围扩张迅速,它们的业务集中在利润率较高的中间业务,客户主要是三资企业、进出口企业和大型优质国企,与其母公司客户基础、全球业务网络等密切相关。

以上情况警示我们,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渗透入中国市场,构建起完善的全球业务网络,这为它们实现“偷钱”和“转移钱”创造了有利条件。反观中资银行,直至今年9月16日,工商银行才被允许在美国的纽约开设第一家分行,获得对外营业资格。

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体系仍较为脆弱,且面临“只进不出”的风险。此时如果把国家“关”起来防范金融风险,既妨碍本土企业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同时国际社会也将给我们施以愈来愈大的压力,我们可能会为此付出非常高昂的经济、政治与外交代价。搞不好,传统制造业辛苦赚来的钱,也可能会被国际金融机构“偷走”。

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国的挑战与发展压力都很大。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化解“中国制造”的“两头在外”的风险,实现在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的整体性突破,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二是防范金融系统风险,化解他人“偷钱”之心。以上问题的解决,依靠中国企业自身的力量,还存在很大难度。而且,这种“以中国应对全球”的发展思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我看来,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压力,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公司股价下跌,市值大幅缩水。许多优质跨国公司的估值,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按照“以全球应对全球”和“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思维,中国可考虑战略性选择几个主流行业,通过全面参股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为中国的强国之路打下良好的战略基础。

第一,参股全球产业链两端企业。

这是一种“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思维,解决“中国制造”对外部市场资源的单边依赖性。同时,将“中国制造”的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解决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受制于人等问题。1)在产业链上游,可重点参股石油和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内跨国公司,以及拥有产业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解决“中国制造”的“天花板”问题。2)在产业链下游,参股品牌价值突出和全球渠道优势明显的跨国公司,解决“中国制造”的“地板”问题。

第二,参股国际顶尖金融机构。

最好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不是关起门来,而是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格局。一方面,与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形成交叉持股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结成统一利益体,变抢占市场为全球战略合作与开发。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方完全侵蚀中国市场的野心,减少我们成为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牺牲品的可能性。

我们注意到,金融危机在国内引发了一些争论。学界、商界及政界的一些人士担忧,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中国企业的跨境收购行动充满风险。的确,就目前情况而言,全球股市是否见底?经济3-5年内是否能够复苏?这些问题都充满不确定性,也许目前没有人能给出准确预见。但就我所提出的全面参股策略而言,以下几点需特别强调指出:

1. 参股,而不是控股。

在“中国威胁论”的国际舆论压力下,控股收购主流行业的跨国公司将面对很大挑战,收购成功的几率不大。况且,中国企业匮乏驾驭全球公司的能力。控股收购就可能“憋不住”要去管,这或许导致“点金成石”的双输局面。

参股的好处是:1)有条件我们力争委派代表进入对方董事会,可从内部了解顶尖跨国公司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战法,为我们下一步更好的整合全球资源奠定基础。2)即使无法进入董事会,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基本能够保障我们的参股利益。

2. 全面参股行业,而非选择个股。

我们可从上文提到的几个重点行业,全面参股行业内的若干“排头兵”,这种思路与选择一两个公司相比,其战略意义和风险控制机制是:

1)一些战略性行业,如金融、能源等,它们整体覆灭的可能性很小。2)战略性行业内的大多数质地优良的公司,仍是全球经济与行业内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当经济复苏时,无论行业如何变革与重组,这些顶级公司持续主宰行业的概率非常大。3)选择个股的方式,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偏差,“选股”不准或将错失难得的战略投资时机。

除了现金直接参股之外,一些拥有较高市值的中国公司,如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也可以通过换股的方式与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直接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其战略意义与参股方式有异曲同工之道理。而且,从全球资本市场估值的角度看,这种换股的做法更值得市盈率较高的中国公司考虑。

3. 是长期战略布局,而非短期股市“抄底”。

全面参股的战略目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股票投资,而是要从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在全球范围内,1)哪些战略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所短缺的,如石油、铁矿石等。2)在未来经济复苏时,哪些管理资源是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发展的?如核心技术、品牌、渠道等。3)哪些资源是平时难以相对廉价获得的?参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中国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

以全球视野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整体估值的大幅下跌,却是难逢的全面参股的良机。借助全面参股策略,一方面,解决本土企业发展的天花板与地板,也有助于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赢竞争格局,化解“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积极参股顶级国际金融机构,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和多赢局面,为中国大国再起崛起创造一个有利条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