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人文与管理  >  杜维明  

杜维明

TU Weiming

哈佛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名誉教授、长江人文委员会主席

教授简介:

长江商学院名誉教授、长江人文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研究教授及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并担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为国际哲学联合会理事,并担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一直致力于协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文明对话。杜维明教授以文化中国、文明对话、现代性的反思及儒学创新为研究重点,被誉为当今世界最有前瞻性及影响力的儒学思想家之一。

主要研究领域

致力于在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儒学、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及现代精神的反思等方面的研究。杜维明教授的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推崇儒家文化所蕴涵的道德理性、人文关怀和入世精神。

 

学术理念:

杜维明是当代儒学思想家,长期致力于阐释儒家经典,参照各轴心文 明及非轴心文明的多元核心价值,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儒家哲学。杜维明教授倡导“文明对话”,构建“对话文明”的论域,定义了中华文明具有 “学做人”的文化特质及兼容并蓄的文化能力。杜维明同时解构了“文化中国”的概念,使其超越了地域与政治的版图,为研究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及文化特征提供 了理论基础。杜维明教授创造性地转化了儒家传统,开拓了“第三期发展”的宽广视野。1985年杜维明在北京大学讲授儒家哲学课程,萌发了大六知识分子重新认 识传统文化的意识。他还在全球一百多所著名学府任教与讲学,为各类重大的学术活动做主旨报告,实践了儒家“做学问”的精神与方法,为儒家伦理开辟了新思 路,为儒家的“心学”在认识论及科学理性的领域中提供了新观点。杜维明是国际上最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 杜维明开展的讨论:

文明对话——人类各文明此消彼长,强势的霸道,弱势的扭曲,文明 冲突甚至比版图扩张,经济侵略更为常见。杜维明倡导“文明对话”,进行了精辟的理论探研,主张做学问,并长期身体力行,从各国大学开始,逐步推广到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退休领袖行动大会,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及民间团体,进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理念的对话与交流。杜维明创建了 “对话的文明”与“中国是一个学习的文明”等理论与概念,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做出卓越的贡献。

    “文化中国”跳出了地理版图与政治版图的概念,以文化为核心,凝集了两岸三地,海外华人,与中国既没有婚姻,也没有血缘关系,但关怀中国文化的各国人士。杜维明教授的高瞻远瞩,为这一论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

    现当代哲学的主导语境源于希腊与希伯来两大文明,价值判断基于理 性判断,逻辑推理。中国,乃至于东方的传统哲学的思想与智慧全部都如同半月的暗面,由于角度不同,光芒被暂时遮掩。尤其是深受启蒙主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 常以欧美文化中的长处与自己传统文化的短处比较,如民主,人权,自由,选举与权威主义,裙带关系,男尊女卑。杜维明深入学习,在充分承认启蒙思想具有普世 价值的前提下,明确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智与智慧同样具有普世价值,同样应该得到世人的敬重,如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学的 “慈悲”,道家的“自然”。即梁漱溟之后,杜维明是来到北京大学讲授儒家伦理课程的第一人,指出“儒家哲学思想在现代转化的同时也会转化现代,它将走向世 界,得到更广泛的实践”。

没有杜维明长期不懈地努力,没有杜维明的做学问,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会复兴,哲学思想的“满月”情景同样也必将会出现。但是,正因为有了杜维明教授,有了杜维明的理论与实践,“复兴”的速度,“满月”的色彩一定会大不一样。

 

● 儒学创新与现代转化:

杜维明认为:儒家的人性自我的实现,除了需要内在主体在自我修养 中不断深化外,还需要在外在人际关系的层层拓展与交互作用中进行创造性转换。「自我转化」是思考的起点,它对儒家的「自我」意涵作了深度挖掘,将儒家的 「自我」分析为身、心、灵、神四个层次。他指出:儒家之「修身」和「修己」是同义语,「身」与「己」有时可以互用,「身」即是「自身」的间称。并指出: 「身体」或「身」、「体」,在儒家传统中是极丰富而庄严的符号,非body可以代替。所谓「以身体之」,可以想「身」所隐含的「体验」之殊义。儒学中的「自我」(self),不是封闭且孤立于世界的抽象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和 转化的过程。儒家的自我超升,绝不是离身心以成就神灵的模式,而必须以「身」体之,才可知「心」,才可觉「灵」,才可明「神」。身、心、灵、神四层次不是 截然分离的四阶段,而是一个连续过程中互相融贯的四度超升。而这种自我的四度超升,就是自我「创造性转化」的过程。

    杜维明继承牟宗三儒学发展三期说,对儒学第三期的前景,曾有明确的展示。他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轴心时代」思想,说明从先秦到西汉,儒学出现和发展的原因。并用日本学者岛田虔次(しまだ けんじ)的论断,指出宋元明清儒学,是东亚文明的集中体现,是针对佛教文化挑战的「一个创造性的回应」。而对于第三期儒学的发展,则以爲是对西方文化挑战的回应。

    杜维明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对儒家伦理与经济伦理、 企业伦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对儒家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及现代化的不同类型、多元的现代性等宏观课题展开探讨。他的研究,不仅对于当前的经济发 展及文化思考具有启发作用,而且对于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的理论建设,亦具指导意义。

    杜维明指出:儒学在二十一世纪是否还有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儒学是 否能经过纽约、巴黎、东京,最后回到中国。儒学只有在这些文化中生根,才能以康庄的姿态回到中国。儒学要在这个时代得到真正的发展,想要确立新儒家哲学与 人类学的地位,必须通过与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达成。具体而言,在超越层面上,儒学需要与基督教展开对话;在社会政治层面上,需要与马克思主义展开对话;在深 度心理学层面上,则是需要与弗洛依德主义展开对话。 

 

孔夫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中国人的「道」,有情有信;普天下的「公」,古今一理。作为新儒家的代表,杜教授以大中华为背景,同时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在当今世界,他所推行的「道」,必将越来越能显现其普世的价值和恒久的魅力。

 

 

学术成就

出版英文著作11部,中文著作16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如《工业东亚与儒家伦理》、《儒家发展与现代化》、《人性与自我修养》、《今日儒家伦理:新加坡的挑战》、《儒学精神与儒家传统》等; 2001和2002年分别荣获第九届国际T‘oegye研究奖(International T‘oegye Studies Award)和联合国颁发的生态宗教奖等奖项。

 

奖项:

2001年获第九届国际“李退溪研究奖”

2002年获得联合国颁发的第二届“托马斯·伯利生态宗教奖”

2007年获得哈佛美国人文学者协会颁发的“杰出人文学者终身成就奖”

2009年荣获中国首届“孔子文化奖”

2010北京大学首届人文基金奖励

2012年荣获首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2013年12月3日,杜维明教授荣获全球思想家论坛颁发“文化理解杰出成就奖”

2014年1月8日,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杜维明教授获颁“2013中华文化人物”奖

 

荣誉博士学位: 

山东大学

台湾东海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

澳门大学

美国里海伊大学

美国密执安州立大谷大学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日本创价大学

 

荣誉教授: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中山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暨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长江商学院

上海社科院(荣誉研究员)

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最高荣誉顾问)

京都大学

创价大学

拉慢大学

印度尼西亚大学

 

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

山东大学

华南 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